中考古诗词欣赏题例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924277 上传时间:2017-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欣赏题例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古诗词欣赏题例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古诗词欣赏题例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欣赏题例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欣赏题例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古诗词欣赏题例析一、归园田居 陶渊明 (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二、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 唐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三、游山西村 陆游 ( 南宋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四、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2、,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五、黄鹤楼 崔颢 唐朝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六、春 望 (杜甫 唐朝)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唐朝)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

3、上空留马行处。古诗词中“草”的意象1、屈原以芳草喻贤才君子,而以萧艾比变节退化了的人才。从屈原作品开始,就形成了“美人香草,以喻忠贞”的传统(阴阳失和喻君臣不协)。这一传统在中国诗史上影响深远。如“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离骚)“香草为君子,名花为长卿”(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花园2、以芳草比喻自己追求的理想文天祥诗句“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端午感兴),文天祥希冀复国如孟浩然诗句“欲寻芳草去,惜与古人违”(留别王维),孟浩然期望归隐。 3、草成为寄托离别情怀、怀人相思的物象。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在江淹别赋中就有这样的描写:“春草碧色,春水绿波,

4、送军南浦,伤如之何!”这一意境常常在古诗中出现。比如:“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谢眺酬王晋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诗人着眼于草每到春来总要重现新绿,着眼于春草重生像回归一样,即由草的“归”联想到人的归,好像回归一样,所以常把草作为抒情的依托。再如:“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顾况赠远)及“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断续”(姚月华怨诗),都是如此。绿草重生,而友人难见,诗人对此难免顿生惆怅,悲伤断肠。所以古典诗词中,经常看到“芳草”与“断肠”联系在一起,如“庭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韦庄谒金门)、“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比如,汉乐府“青

5、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冶诗句:“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送阎二十六赴郯县),还有李煜的著名词句“离情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这些都是着眼于草的连绵,以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青草象征同样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愁情。【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倚危亭,恨如春草,萋萋 尽还生。 秦少游4、移情:同样是借草抒情,但在不同诗人笔下,表现总是多彩多姿。诗人常用一种移情的手法,即将主观感情外化到客观事物上。比如,“故人形迹灭,秋草向南悲”(顾况别李别

6、驾)、“上有如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李白灞陵行送别)。实际上是人悲、人伤心,诗人却说草悲、草伤心,这样就显得灵动含蓄,让人觉得余味无穷。在表达怀人情愫的诗句中,还有一十分成功的、类似借代的表现手法,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绿罗裙颜色与草色相同,所以诗人就“爱屋及乌”,由于想起爱人罗裙的颜色,故而怜爱普天下的芳草了。本是以罗裙代指爱人,继而以罗裙的颜色代指爱人,后又以罗裙颜色相同的芳草来代指爱人了。牛希济词句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艺术流程。5、草又常被用来表现悲伤的情感,这大概是因为秋草、荒草极易触动人的感伤情绪。比如“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寇准踏莎行)、“高

7、梧月白绕非鹊,衰草寒露啼鸣螀”(陆游秋兴)。草在渲染悲哀气氛中的作用极强,因而在挽歌、怀古诗中,草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意象。前者如“荒草和茫茫,白杨亦萧萧”(陶渊明挽歌诗)、“春草何茫茫,王孙旧此游”(刘长卿过漂母墓),后者如“君王不少见,芳草旧宫春。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刘长卿青草宫怀古),“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长江流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窦巩南游感兴)至于杜甫与崔灏的名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就更为人们所熟知了。6、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白居易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7、感时伤世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8、以寸草难以回报春光的照临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抚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是以碧绿的草色比喻消闲的人心和淡泊宁静情怀;“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形容读书之乐如窗前春草绵绵无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