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初中八年级语文25教案2829303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924050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马初中八年级语文25教案2829303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白马初中八年级语文25教案2829303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白马初中八年级语文25教案2829303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白马初中八年级语文25教案2829303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白马初中八年级语文25教案2829303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马初中八年级语文25教案282930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马初中八年级语文25教案282930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马初中 八 年级 语文 教案备课组成员: 方吉泰 戴丽霞 李钊 韩明辉 备课组长:方吉泰 主 备 人:李钊课题:25、词曲五首 总第 28 课时教材解读:本课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第一课时,本文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A 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B 类: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学 习目 标C 类: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

2、上形式上的特点。重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预 习作 业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正确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教 学 板 块 个体学习清单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3 )分钟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导入主题二、揭示目标:( 2 )分钟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

3、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教师解读使学生明确任务三、指导自学:( 15 )分钟研习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合作2、朗读赤壁 学习四、点拨、交流与探究:( 10 )分钟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

4、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2、师生共同读品诗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

5、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师生合作探究互动交流学习五、当堂训练:(

6、5 )分钟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学生能力训练比比我最“棒”六、课堂小结:( 3 )分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

7、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赤壁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教师总结阐明本节课的目的和内容七、布置作业:( 2 )分钟背诵今天所学的两首古诗。课外延伸巩固知识强化训练教学反思:白马初中 八 年级 语文 教案备课组成员: 方吉泰 戴丽霞 李钊 韩明辉 备课组长:方吉泰 主 备 人:李钊课题:25、词曲五首 总第 29 课时学习要点: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

8、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预 习作 业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参考: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教 学 板 块 个体学习清单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3 )分钟过零丁洋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

9、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激发兴趣二、揭示目标:(口述) ( 3 )分钟 明确目标 三、指导自学:( 15)分钟研习诗歌过零丁洋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要点提示:(1)一是在他 21 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

10、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4)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自主学习四、点拨、交流与探究:( 10 )分钟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2、师生共同读品诗句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

11、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合作探究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5、当堂训练:( 5 )分钟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巩固知识 六、课堂小结:( 3 )分钟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

12、一首一尾两件事以 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师生共解七、布置作业:( 2 )分钟背诵今天所学的一首古诗。课外训练 独立完成教学反思:白马初中 八 年级 语文 教案备课组成员: 方吉泰 戴丽霞 李钊 韩明辉 备课组长:方吉泰 主 备 人:李钊课题:25、词曲五首 总第 3

13、0 课时学习要点: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预 习作 业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宫阙(que4) 绮户(qi3) 婵娟(chan2)教 学 板 块 个体学习清单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3 )分钟水调歌头这首词是苏轼创作进入全盛时期的代表作,全词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咏月诗词中不可多得的名篇。激发兴趣二、揭示目标:(口述) ( 3 )分钟 明确目标 三、指导自学:( 15)分钟研习诗歌水调歌头解题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

14、: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自主学习四、点拨、交流与探究:( 10 )分钟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1)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

15、,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2)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提问:什么语气?要点提示:反诘埋怨。合作探究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怀念谁?要点提示:弟弟子由。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 提问:用什么语气、态度?要点提示: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提问: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要点提示: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五、当堂训练:( 5 )分钟“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巩固知识 六、课堂小结:( 3 )分钟天地无穷,人生短促,他以享有清风明月自矜,在寄情山水、物我交融中怡然自得。亲人分离,他又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宽解祝福作为近千年前的古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不无缺憾,但他一辈子处人处事坦荡圆通,随遇而安,因缘而适,有效地保持了内心的平静,一生乐观、开朗,达到了多少人心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