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学案1(北京课改八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186294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化和液化》学案1(北京课改八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汽化和液化》学案1(北京课改八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汽化和液化》学案1(北京课改八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汽化和液化》学案1(北京课改八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汽化和液化》学案1(北京课改八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化和液化》学案1(北京课改八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化和液化》学案1(北京课改八年级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化和液化学习过程(一)复习(二)学习沸腾现象1探究实验(1)引入水的沸腾是我们常见到的现象,谁能描述一下水沸腾前后有什么现象?(2)设计实验我们需要哪些器材?如何组装?实验的主要步骤怎样?(3)进行实验第一步注意:“注入适量的温水”、烧杯上加盖目的是_; “两看一听”包括:_、_、_。第二步注意:从_开始给温度计读数,读数要迅速准确。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是_。也要“两看一听”;还要记录数据。合理分工,一人看时间,一人观察,另一人记录数据。表格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4)交流实验过程的体会和收获。2实验结束后,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定义:沸腾是在_温度下才发生的,并且在液体的_和

2、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现象:沸 腾 前沸 腾 时水的温度的变化情况水中气泡变化情况水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图像:了解横轴、纵轴代表的含义、图像的画法、图像的作用等等。规律:A沸腾时继续对液体加热,液体的温度_。B沸点是液体_的温度。阅读P.38沸点表: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水银的沸点是是_,酒精的沸点是_。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沸点的高低决定于_和_。C沸腾需要_热。D沸腾的条件:液体的温度要达到_,而且继续_。3比较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蒸 发沸 腾不同点发生条件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液温变化影响因素相同点4阅读P.38“生活 物理 社会”,了解液体沸腾的应用。(三)巩固练习课本

3、P.40 WWW 2、3、4(四)布置作业补充习题P.14 2、P.15 6、8、P.16 9、10、11课课练P.2527 1、2、3、4、6、7、8、10、12第三课时学习过程(一)复习(二)学习液化的知识1引入: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液化现象引入。2探究活动一:(1)演示课本P.39图2-19活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观察金属盘的底面,可以发现:金属底面上会生成_,它们是_态的水,是烧瓶中的水先由_态变成_态,再由_变成_态而形成的。瓶中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原因是_。实验过程中还发现金属盘的温度会_。(2)归纳:液化的定义:物质由_态变为_态的现象。液化的特点:液化是一个_热的过程。(3)应

4、用:解释下列现象并说明该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河面上常会出现一层雾气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3探究活动二(1)完成课本P.39图2-20活动,注意观察乙醚状态由_态变成_态,乙醚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2)归纳: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_、_。(3)应用: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使气体液化的现象。(三)巩固练习课本P.40 WWW 5、6(四)布置作业补充习题P.15 7课课练P.2527 5、9、1

5、1补充练习1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2如图2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汽化,后液化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凝固3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A油的热量比水的热量多 B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C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D油的

6、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4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5“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

7、”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6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_。你的理由是什么? _。7下图是从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请你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_。8今年入夏以来,深圳阴雨连绵,暴雨不断,降雨量同比明显上升。这是由于深圳处于_气压控制之下;雨天室内墙壁常常“冒汗”,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_现象;降雨严重影响了荔枝树花的_,降低了结果率,造成深圳荔枝大幅减产。9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图22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淡水。则: 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形成水蒸气; 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形成小水滴; 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_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