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10分作业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909699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10分作业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10分作业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10分作业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10分作业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10分作业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10分作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10分作业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军礼分五个项目即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和大封。 (填空 )2. 建设诚信政府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 (填空 )3. 汉初贾宜提出“民为政本”的著名理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 (填空 )4. 从“礼”方面来看,为仁需要以礼作为框范,而礼是行仁的()。 (单选 )A、手段B、目的C、归宿D、目标5. (),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 (单选 )A、智者B、明者C、仁者D、礼者6. 所谓()是指对父母不能绝对的顺从,孝经云:“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单选 )A、敬亲B、奉养C、待疾D、谏诤7. 在儒学中,忠的表现不包括()。 (单选 )A、“爱人”的基本表现B、忠于君,忠

2、于国C、忠于人情世故D、忠于天道8. 传统社会中“齐家”的主要内容有()。 (多选 )A、父慈子孝B、兄友弟恭C、妯娌间的关系D、夫义妇顺9. 关于修身中学与思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自我修养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B、需要人们做到坚持不懈的学习C、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D、学习和思考需要结合起来10. 春秋时期,忠的含义涵盖了()。 (多选 )A、君臣关系B、个体集群关系C、社会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D、以上均是11. “齐家”观念与当代干部道德实践中提到,没有家庭的和谐幸福,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幸福。 (判断 )正确 错误12. 传统孝文化孝敬父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

3、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 (判断 )正确 错误13. 随着春秋末年的礼乐崩坏的局面的出现,“义”逐渐与“利”相联系起来,被加以思考。 (判断 )正确 错误14. 孔子修身思想的主要内容中,“智”包括理智、理性、智慧、学识,智的内涵是思维,外在形态是知识。 (判断 )正确 错误15. 当代社会中的“义”对各级干部的道德实践的影响。 (简答 )()认识到社会生活中 义与利总是并存的早些年,多有人批评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指其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提出应为人的利益追求正名。近年来,世道轮回,人们又为利欲熏心、物欲横流所苦恼,于是又有人重提回归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然而

4、,把今日道德的堕落归咎于人们的见利忘义,与当年把经济的落后归咎于传统的重义轻利一样,简单但不靠谱。不管是早先的批评者还是近来的推崇者,就其把儒家的重义轻利看作是把义与利分离甚至对立起来看的观点,都是流于表面,不明就里。儒家之重义轻利,绝非主观上要把义与利分离甚至对立起来,而是说面对义与利客观上的冲突,人应该怎么办?这才是真正的问题。荀子主张“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义中总有个利存在,利中总有个义存在。关键是如何看清“义”和“利”。义有大义,也有小义;利有大利,也有小利。官场上的江湖义气,表面上看似乎是有一点利他主义,但对全社会来讲,狭义上的江湖义气往往只是一种小义、私义。作为各种社会政策的制

5、定者、执行者,更应该从大义、大利的角度去看待一切问题和事情,避免各种小义和小利。天地生万物而不偏私,爱万物而一视同仁,所以作为人道之一的“义”的精神。为此要求各级干部,在行为上也应该做到无偏无私,做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公公平平,做到“循理而行”。“义者,宜也”,宜的意思是应当、应该。这也说明,人的行为要与一定的准则相适合。当今社会要具体理解孔孟义利观的本意,需要理解孔子的“名”的观念。胡适曾说,“正名主义,乃是孔子学说的中心问题。”辜鸿铭也提到,“名分大义”是儒教中“最重要的思想”,儒教与其他宗教的本质区别也正在于此。儒家关于社会秩序正当性的看法,是一个人的“名”决定他的“分”。所以有“名分

6、”、“应分”之说。而这“名分”或“应分”既包括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包括他应得的权力和待遇。简言之,责、权、利统一于名,义与利通过名连接起来,统一起来。义就是安分守己。合乎名分之利,本身就是合乎义的,只有非分之利才是不义之利。(二)以 义作为主导个人处理义利关系的准则孔子以义为立身处世之本,提出“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义以为质”等主张,强调君子出来做官,目的就是为了行义。所以孔子又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命题。后来,这一命题被儒家发展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义利之辨”。荀子说“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义胜利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西汉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

7、功”。清初的颜元把道义与公利结合起来,提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以计其功”。当代各级领导干部,当然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中这个优秀的部分,做官、当干部是为了“行义”,这个“义”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利为民所谋”。生与死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在通常情况下生与义并非处于矛盾冲突的状态,欲生者可以欲义,两者可以兼得。但在特殊环境里,生与义发生冲突而无法兼而有之,人们在两难中必须择其一。当面临生命与道德原则发生激烈的冲突而无法两全时,是保全生命而舍弃道德原则,还是舍弃生命而维护道德原则?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对于生与死的态度与体验不同,从而成为区别不同文

8、化特色的重要标志。这个问题曾引起中国古代哲人的关注。荀子说:“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这话反映了人们共同喜生恶死的普遍心态。但是作为君子或者仁者,如何取舍呢?孟子告子上中有一段话广为人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段话,可视为儒家关于义利关系的极端表达,因为利害莫大于生死。中国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或在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之时,或在救助他人于困危之际,临难不惧、慷慨赴难,把牺牲生命视为“成仁”、“取义”,把成仁取义视为实现人生永恒意义的正确途径,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精神品格,以实际行动

9、谱写出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舍生取义”为中国广大人民所恪守,反映了社会对死亡所作出的价值评定及其倾向,这种为整体利益而献身不再是悲剧性的,它已经完成了一种置换,以个体的死亡换来了国家的安定、民族的兴旺、人民的幸福,从而获得不朽的英名。当然,这种为实现人生永恒而献出生命的行为,不是出于外在某种势力的强制,而是出于主体内心意志自由的自觉选择,因此有很高的伦理价值。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一定的确定性,它是这个民族文化具有的特定性质所在。一个民族无论遇到怎样严峻的挑战和挫折,都不会完全改变原有文化传统的机制。儒家文化中的“舍生取义”思想代表了中华民族对生与死的沉思。在历史前进过程中它曾经与各种相同的观点融

10、合或相反的观点砥砺而没有準失,说明它博大精深,体现了一种民族的正气,有旺盛的生命力,能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所认同:假若它与世道人心相悖,与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观相抵牾,会早已被淘汰。“舍生取义”,既是中华先哲的精神追求,是献身于“义”的忠臣义士的实际行动,也涵含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促进时代变迁、变化的动力铸造者、历久而弥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由于一段时期理论上的误导,对讲牺牲和奉献精神加以嘲弄、责难,提倡“舍生取义”被认为是不合时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虽然是在和平建设环境里,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并不需要通过生与死这种尖锐对立的

11、方式去解决问题,人们也不希望常常碰到“生”与“义”的两难境地。但是在特定环境里,“舍生”与“取义”的尖锐对立的情况仍然存在着。例如,当穷凶极恶的歹徒行凶残害无辜的时候,要不要挺身而出与之作殊死的斗争?在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要不要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国家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免受损失?面对国外资产阶级用出国观光、定居、留学等作诱饵,能不能做出有损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等等。这都要求作出正确的选择。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在走向深人,积极弘扬儒家文化中的“舍生取义”,对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陶冶人们的情操,塑造一代新人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三)将利他主义作为自身的一种精神追求义利之辨,在

12、儒家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朱子甚至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义”与西方的利他主义有相似的地方。利他主义,是将无私利他作为评价行为善恶的道德原则、道德理论。儒家之“义”是以“礼”为基础,以“礼”为标准,是在差序格局中利他。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儒家之义是一种差等利他主义,其内涵也比利他主义要宽广得多。大家知道,基督教认为人类的始祖犯下原罪,致使整个人类都犯有罪行。但上帝同情受难的人类,便派儿子基督降临人间,以他的死来赎众人的罪,让他们灵魂获救。正如恩格斯所说: “基督教最初的一个革命的(从斐洛学派抄袭来的)根本观念就是,在信徒们看来,一切时代的、一切人的罪恶,都可以通过一个中间的伟大的自愿

13、牺牲而永远赎掉。”可见,基督教强调人死后灵魂升人天堂,才能使生命获得永恒的意义。佛教把人生看成是苦海,有所谓“八苦”之说。佛教认为人的肉体可以消灭,但作为独立实体的灵魂是永生的。人若前世作恶或行善,就决定他今世的苦难或福乐;反之,亦是这样。换言之,佛教倡导的“因果报应”、“三世轮回”说的理论支柱是灵魂不死。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不同,没有形成以灵魂不死为核心,以彼岸世界为极乐的生死观体系 9 孔子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现世, “未知生,焉知死 ”。他在阐述怎样使社会安定、民众乐业时,没有寻求任何神明扶助,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力可为的范围内。至于怎样处理生与死矛盾?孔子主张“杀身成仁”,认为这

14、样的生命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提出“舍生取义”,强调“存义”、“取义”是人生的最高欲望。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还进一步指出,生命是人所珍贵的,但是不该用卑鄙的手段去苟且偷生;死是人所厌恶的,但是为了正义也不能用卑鄙的手段去躲避祸患。基督教与佛教两大文化体系主要是从宗教神学意义上用灵魂的存在来解释人生永恒的;儒家文化主要是从人生哲学、伦理学意义来阐述生命的影响与不朽的。战国时叔孙豹的“三不朽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即是说,人生的不朽就是能在道德、功业和智慧诸方面启迪后代,给社会留下积极的影响。.在这三者之中,“德”表现为人格、品德、情操。儒家文化把“立德”放在首要地位,置于“立功”、“立言”之首,表明对“立德”的重视。孔子认为,人的不朽不在于富贵,而在于有德行。“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曰,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他还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认为人死后名声不被人称道是君子引以为憾的事情。孟子也强调,为法天下,可传后世,就是死后不朽,否则就是终身之忧。总之,对于个体生命存在始终受到时间的制约,这是人们希望摆脱的,即总想让生命获得长久的存在。生命的尺度和价值不在于存活的长短,而在于获得社会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