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虚词教学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9073577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4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虚词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虚词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虚词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虚词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虚词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虚词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虚词教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虚 词,导航,介词,拟声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学习任务,课堂小结,学习任务,1、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 2、了解虚词的种类和用法。,活动一 :默读虚词表-认识虚词,(一)学习补充资料-虚词的“虚” 简要补充知识: 1、 词语在语法上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并且可以充当词组和句子句法成分的一类词。 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是不表示实在意义并且一般不做词组和句子成分的一类词。 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词和虚词,认识虚词,2 、虚词的特点 A.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表示比较实在的词汇意义,虚词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而且这种的语法意义还

2、不是虚词本身具有的,而是在与实词结合时才产生的。 B.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大多数能自由地单独说出来,虚词只能与实词结合使用。 C.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够自由地充当主、谓、宾、定、补等各种句法成分。只有一些虚词,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认识虚词,3、虚词的使用-“虚词”不“虚” 学生看例句,辨析句中哪些是虚词,看去掉它们句子会发生哪些变化? 例句: 1 )这是我的书包。 2 )他正看着我。 3) 那个是我的。 4 )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5 )他从地上捡起那件脏衣服,一声不吭地走了。 分析例句,可见虚词重要作用。,活动二:自主合作学习-认知副词介词连词组词叹词拟声词,1、自读虚词表,结合表中的作用

3、和举例,初步认识副词、介词、连词、组词、叹词、拟声词。 2、合作学习,理解副词、介词、连词、组词、叹词、拟声词的作用,以副词、介词为例引导学习方法,副词 1、填空:副词:修饰 ,表示等。 答案: 动词、形容词。频率、语气、程度、范围、时间。 2、结合表中举例和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试举有哪些副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肯定、否定语气? 参考答案 1) 表示程度的:很、最、太、极、挺、稍微、非常、极其、格外。 2)表示范围的:都、共、只、光、仅、总共、统统、一齐、互相。 3)表示时间、频率的:已、曾经、正、将、马上、再、又、一再、常常。 4)表示肯定否定的:准、必须、的确、没有、非、别、莫、不 。

4、,以副词、介词为例引导学习方法,介词 1、填空:介词用在 前面,同这些词和短语一起表示 。 答案: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时间、处所、方向、对象。 2、结合表中举例和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试举有哪些介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 参考答案 介词的语义分类: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2、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3、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4、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5、表排除的:除了、除非,理解认识连词,一)连词用来 。表示 。 答案:用来

5、连接词、短语和句子。 表示并列、选择、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结合表中举例和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试举有哪些介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 表示并列:而、并、并且、而且、和、跟、与、同、或。 表示选择: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要么-要么。 表示转折:虽然-但是、却。 表示因果:以致、于是、因为所以、因此。 表示假设:如果就、只有才、既然那么,助词:附在词、短语、句子后头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重叠,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也不能单独成句,一般读轻声。,结构助词:的 地 得 似的 动态助词:着 了 过 语气助词:呢 吧 啊 吗 嘛 罢 么 了 的 哇 啦 哪 呀 哩,理解叹词、拟声词,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可以表示惊讶、赞美、埋怨、叹息等感情。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它不跟其他词组合,也不充当句子成分,能独立成句。 如:啊、哎、嗨、哎呀、哎哟、喂,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哗”、“轰隆隆”。,活动三:实战演练,1、以背影为例,师生交流发现文中的副词、介词、连词、组词、叹词、拟声词。 2、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自主发现副词、介词、连词、组词、叹词、拟声词。,课堂小结,学生小结或教师小结.,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