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860067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念母亲》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小学语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人教课标实验版)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红楼小学 李小峰教材分析:怀念母亲是人教课标实验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季羡林先生所写。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能抓住“频来入梦”一个词语展开对课文的学习。2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二、过程与方法1. 利用字理识记会意字“频” ,并理解其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掌握借

2、助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2. 借助课外资料以及反复引读的方法,创设情境,在音乐的渲染下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在读中感悟母亲对季老的爱,进而体会季老对母亲的爱。3. 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子,进行默读、朗读等训练,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引读、轮读等方法,唤起学生对父母的尊重, 。2.利用音频、课外补白材料,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习者情况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语文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素养,比如:他们可以很好地去读一篇以前没有学习过的课文,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对于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而且,因为学生即将进入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因此课堂上的注意力比较集

3、中。但是,因为学生对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悔以及对祖国母亲的爱感悟不够,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多方面调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生之中,进一步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从而把握课文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对两位母亲所怀着的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2.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刻体会。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况。并能选取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做较为深入的资料搜集。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1、猜猜他是谁?2、简介季羡林。3、提起季羡林,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头上的光环,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有

4、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他,了解他。 (板书课题:怀念母亲)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自主地猜猜他是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了解季羡林的生平,萌生对季老的崇敬之情。 二、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想一想:母亲指的是谁?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情感?学生默读课文,自主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设计,既可以提高学生默读的速度,促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之外,还可以很快地使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三、品读课文。(一)抓课文主线。师:母亲去世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母亲的一草一木也会浮上心头。请从

5、课文中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1、会读书的同学,可以把一段话读成一个词。 (频来入梦)2、板书并指导书写“频” 。3、会读书的同学,又可以把一个词读成一句话。(二)品读思母之情1、利用课文中的留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 11 月18 日的日记,了解触景生情的写作方法。2、利用资料补白,体会季母对季老的爱,从而感受季老对母亲的爱。师引读:“我曾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 ”女生齐读;师再引读:“当我赶回家中,看到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 ”全班齐读。(三)品读思国之

6、情。1、自由朗读季老的其余几篇日记,想一想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2、默读 11 月 16 日的日记,完成想象说话:因为季老想到 ,所以觉得有点凄凉。因为季老想到 ,仿佛觉得 ,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3、全班齐读 11 月 16 日的日记,男生齐读 11 月 20 日的日记,女生齐读 11 月 28 日的日记。(四)抒发情感。纵情朗读散文寻梦的开头与结尾,思考交流:1、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面影?2、你从这开头结尾中又感受到了什么?3、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听。4、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3、学习第二自然段,利用音乐渲染,教师引读:“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

7、,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一生接读;师引读:“我曾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 ”女生齐读;师再引读:“当我赶回家中,看到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 ”全班齐读。(三)品读思国之情。1、自由朗读季老的其余几篇日记,想一想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2、默读 11 月 16 日的日记,完成想象说话:因为季老想到 ,所以觉得有点凄凉。因为季老想到 ,仿佛觉得 ,所以觉得这凄凉

8、是甜蜜的。3、全班齐读 11 月 16 日的日记,男生齐读 11 月 20 日的日记,女生齐读 11 月 28 日的日记。(四)抒发情感。纵情朗读散文寻梦的开头与结尾,思考交流:1、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面影?2、你从这开头结尾中又感受到了什么?3、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听。4、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生自主探究,想一想哪句话体现了这个意思。并请个别同学汇报交流。从而季老对两位母亲的爱。学生自由朗读日记,并思考日记所用的写作方法。一个学生朗读补白资料,全体学生从中体会季老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体会浓浓的赤子之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9、除了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通过分读,自读等方式,使学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也是攻克难点的一条捷径。课件出示寻梦的开头与结尾。在读中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的崇高敬意,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抓住主线进行教学,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掌握将文章读薄、读厚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不断与文本展开对话,与作者展开对话,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3、学习第二自然段,利用音乐渲染,教师引读:“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一生接读;师引读:“我曾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誓愿,一旦大

10、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 ”女生齐读;师再引读:“当我赶回家中,看到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 ”全班齐读。(三)品读思国之情。1、自由朗读季老的其余几篇日记,想一想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2、默读 11 月 16 日的日记,完成想象说话:因为季老想到 ,所以觉得有点凄凉。因为季老想到 ,仿佛觉得 ,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3、全班齐读 11 月 16 日的日记,男生齐读 11 月 20 日的日记,女生齐读 11 月 28 日的日记。(四)抒发情感。纵情朗读散文寻梦的开头与结尾,思考交流:1、你仿佛

11、看到了怎样的面影?2、你从这开头结尾中又感受到了什么?3、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听。4、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一个学生接读:“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老师引读之后,女生接读上面的话。再老师的引读下,全体同学齐读上面的话。生自主探究交流,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全班同学分享。新课标指出,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因此,在本

12、段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引读的方法,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的想,与作者情感共鸣,体会作者失母后那无尽的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除了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通过分读,自读等方式,使学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也是攻克难点的一条捷径。四、总结、拓展1945 年,持续了 6 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闭幕,归心似箭的他头也没回,登上了回国的吉普,并写下了一首诗(课件,音乐)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生齐读后欣赏我的中国心 。学生齐读季羡林的诗,并听歌曲我的中国心 。将教材内容有机地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并增加了课外的知识

13、。五、布置作业:1、摘抄感受最深的语句。2、仿照 11 月 18 日的日记写一篇日记。3、搜集有关“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散文等,举办一期展览。生自选作业。作业既有对课文内容的深一层体会,又有课堂上刚学到的“触景生情”写作方法的运用,同时还有课外资料的搜集整理任务,为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了资料。面向全体学生,与单元要求一致,并将课内所得延续到了课外,实现了“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的要求。板书设计:怀念母亲生母 祖国敬意爱慕频来入梦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觉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一、能抓住课文主线进行教学:本篇课文因为引用了作者的日记、散文等,所以文章内容相对较散,但如果

14、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 “频来入梦”是本文的一个关键词,抓住了这个词语,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因此,我这样引导学生:母亲去世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母亲的一草一木也会浮上心头。请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学生很快便找到了,然后引导学生将一段话读成一个词,进行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意思的训练。同时又让学生将这个词语读成几句话,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掌握抓主线学习文章的方法以及将文章读薄、读厚的方法。同时, “频”是一个会意字,也是本课的一个生字,适时地进行了字理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厚度。二、适时地进行了写作方法的

15、指导:11 月 18 日的日记,是作者在看到房东太太的举动时触景生情,引 起 联 想 ,产 生 了 思 念 母 亲 的 感 情 , 发 出 了 古 今 中 外 的 母 亲 都 是 一 样 的 感 叹 , 教 育 学 生学 习 这 样 一 种 写 作 方 法 , 为 自 己 的 人 生 积 累 财 富 , 同 时 在 作 业 中 布 置 了 仿 写 ,为 提 高 学 生 的 写 作 能 力 奠 定 了 基 础 。三、体现了读中感悟、以读促情的课程设计理念:纵观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们都能看到这样一个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且新课标指出: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

16、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因此,在细读本文的时候,我也在力求寻找本文的朗读点。最后,我把目光定格在了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在我的引读下,在音乐的渲染下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的想,与作者情感共鸣,体会作者失母后那无尽的悔,感受作者的失母之痛,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上还是有点欠缺,尽管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指导,也让学生揣摩了作者的表达方法,但是如果课堂上能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并将好的感悟与大家分享的话,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教师个人简介:省份 陕西 学校 渭南市大荔县红楼小学 姓名 李小峰职称小学高级电话 13572373363 邮箱 通讯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红楼小学邮政编码715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