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绪论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8321429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9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绪论(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通信原理,袁伟娜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华东理工大学,2,课程简介,性质 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特点 系统性强 原理性强 数学分析多 预备知识 付氏变换(信号与系统) 随机过程(概率论) 调制与解调(高频),3,主要教学形式 授课(ppt教学和黑板板书)、指导、实验。 学习方法 掌握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和分析思路 会进行分析 记住结论 课程成绩分配 平时成绩:30%(出勤5、作业5、期中考试10、实验10) 期末考试:70%,4,教材 通信原理 樊昌信等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数字通信 基础与应用(第二版,英文版) 美Bernard Sklar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通

2、信原理,续大我等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通信原理教程,樊昌信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通信原理学习指导与题解,王福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通信原理考研指导,郝建军等,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通信原理学习与考研指导,沙济彰等,科学出版社,5,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 1.2 通信系统组成 1.3 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 1.4 信息及其度量 1.5 主要性能指标,6,1.1 引言,7,通信的定义,通信: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通信方式:运动通信;电通信 运动通信:利用人力或机械的方式传递信息(邮政) 电通信: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学或其它电磁系统对符号、信号、文字、影象、声音或任何信息的传输、发射或接收

3、。 通信系统:传递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和。,8,通信的随机性:通信的本质是随机的 随机信源 被发送的信号,在传输或接收端,会受到随机形式的干扰(随机噪声),9,消息、信号、信息,消息(message):通信系统要传送的内容,例如:语音、文字、图象等 根据消息的状态可分为: 离散消息:可数的消息状态( 符号、文字、数据等) 连续消息:连续的消息状态( 语音、图像等) (电)信号(signal):传输消息的手段,是消息的载体。 在通信系统中是用电信号的某一个或多个参量(频率、幅值、相位等)来承载消息。 按代表消息的参量的取值方式不同,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区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准绳是看

4、其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而不是看时间。数字信号在时间上可以是连续的,模拟信号在时间上可能是离散的。 信息(information):消息中包含的新的,有意义的且可被理解的、不可压缩的东西,消息是信息的载体。,10,通信技术发展历史(1),19世纪发展电通信以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快,其发展简史如下: A.D.1844,Morse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之间发送世界 上第一份电报(数字通信) A.D.1864,Maxwell提出电磁辐射方程 A.D.1876,Bell发明电话并获得专利(模拟通信) A.D.1896,Marconi发明无线电报 A.D.1918,AM广播,超外差接收机问世 A.D.19

5、36,BBC开始电视广播 A.D.1937,Alex Reeves构想出PCM原理 A.D.1948,Shannon提出信息论 A.D.1962,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PCM进入实用,11,通信技术发展历史(2),A.D.1963,IEEE成立 A.D.1960-1970 彩色电视机问世;数字传输理论与技术迅速发展;出现高速数字电子计算机 A.D.1970-1980,VLSI、程控数字交换机、光纤通信系统、微处理器迅速发展 A.D.1985,传真机普遍实用 A.D.1989,Motorala引入便携式蜂窝移动电话 A.D. 1990至今:Internet、 GSM与CDMA、ISDN、 xD

6、SL、HDTV、GPS 软件无线电、ATM与IP、蓝牙技术,SDH 3G 4G .,12,1.2 通信系统组成,13,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信息源把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即完成“非电量”到“电量”的变换。(如:话筒,摄像机等) 发送设备将原始电信号变成适合在信道传输的形式(如:编码器、调制器等) 信道信号传输的媒质,包括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接收设备将信道中送来的带有噪声和干扰的接收信号正确还原成原始电信号 受信者将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还原成消息。(如:扬声器、显象管等) 噪声源:信道中或通信系统各噪声和干扰的等效集中表示,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噪声和干扰理想化,并认为是从信道中引入的。,接

7、收设备,14,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中强调已调信号参量与基带信号成比例,15,信息源模拟通信中的信息源是状态连续的模拟信号 调制器进行频谱搬移,将原始的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不同信道内传输的已调信号。(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 解调器将已调信号还原成基带信号,解调是调制的反过程。(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 基带:来自信源(和经过编码)的信号所占用的频带称为基本频带,简称基带。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和经过编码)的信号,通常包含较低频率的分量,甚至包含直流分量 频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称为频带信号。,16,数字(调制)通信系统模型,基带信号,频带信号,基带信号,数字通信中强调已调频带信号参量与

8、基带信号一一对应,17,信源编/译码器(Source Encoder/Decoder):信源编码器的作用包括:提高消息传输的安全性、有效性,将模拟信号转换成为数字信号从而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信源译码器是信源编码器的逆处理。 信源编/译码器通过采用加密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提高数字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减少数字信息的冗余度,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通过采用模数(A/D )变换,可以将模拟信息源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参见第7章) 信道编/译器(Channel Encoder/Decoder):信道编码器的目的是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按照一定的规则在数字信号中添加一些

9、保护成分(冗余信息),从而提高数字信息对抗噪声和干扰的能力。 信道译码器按照对应的规则进行解码,从解码的过程中发现和纠正错误,从而提高数字信息的传输可靠性。 调制(Modulate):使经过编码的信号特性与信道的特性相适应,使信号经过调制后能够顺利通过信道传输。,18,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模拟信号,A / D,数字通信系统,D / A,受 信 者,19,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比较,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点 可再生更好的抗失真和干扰的能力 信道编码技术信号传输质量好,可靠性高 数字加解密技术保密性好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容易实现,成本低,更具灵活性 更适合数字业务,容易实现多网合一,数字通信系统的缺点

10、同步设备复杂位同步,帧同步 占用带宽较宽例如一路模拟电话所需带宽为4KHz,而一路数字电话的带宽可以达到几十千赫(64KHz)。,20,1.3 通信系统分类及传输方式,21,通信系统的分类(1),按消息的物理特征 电话通信:传送消息是语音信号 电报通信:传送的消息是文字、符号 图象通信:静止图象(传真)和活动图象(视频) 数据通信:一种总称,传送数据流(语音、图象、文字等) 按调制方式 基带传输:未经调制的信号直接传送 频带(调制)传输 连续波调制(载波为连续信号) 模拟线性调制(AM、DSB、SSB、VSB)、模拟非线性调制(FM、PM) 数字调制(FSK、PSK、ASK) 脉冲调制(载波为

11、矩形脉冲) 脉冲模拟调制(PAM)、脉冲数字调制(PCM、DPCM),22,常用调制方式及用途,23,24,通信系统的分类(2),按传输信号特征 模拟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 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数字信号 按信号复用方式 频分复用(FDM) 时分复用(TDM) 码分复用(CDM) 波分复用(WDM) 按传输媒介 有线(电缆通信、光纤通信) 无线(微波中继,卫星和移动通信),25,通信系统的分类(3),常用传输媒介及用途,26,通信系统的分类(4),27,通信传输方式(1),单 工,半双工,双 工,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接收和发送消息的工作方式。,通信双

12、方可以同时进行接收和发送消息的工作方式。,28,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 串行:码组的各位被依次串行送出 并行:码组的所有码元被并列同步传送,堪称“齐步走”,按照数字信号排列顺序分类,29,通信传输方式(2),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并行传输中的各位必须同步 串行传输则有同步与异步之分,码组,码组,传送方向,串行数据流,位同步脉冲,串行数据流的同步传输,30,串行传输的异步传输 在异步方式下,一般在传送的同一个数据帧内各个码元是紧密排列,一位接一位,而各帧之间则可能有间隔,间隔大小不定。,通信传输方式(3),31,1.4 信息及其度量,32,离散信源的度量 直观经验 消息出现的可能性越小,携带的信息量就

13、越大; 消息持续时间越长,携带的信息量越大; 信息量的定义 1)单个离散消息x所携带的信息量 其中P(x)为消息x发生的概率,以2为底时,单位bit ,a=10, 哈特莱,a=e, 奈特,信息及其度量(1),33,信息及其度量(2),例1已知二元离散信源只有“0”、“1”两种符号,若“0”出现的概率为1/3,则出现“1”的信息量为 例2若用M进制波形之一来传送M个消息之一,且这M个消息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则发送每一波形的信息量为 若M=2,有,34,信息及其度量(3),注意:用二进制信号传送二进制消息时,当消息出现的概率相等时, 每一信号携带的信息量为1bit。,+1,-1,t,+1,t,+1

14、/2,t,-1/2,t,-1,t,(二进制信号),(4进制信号),35,信息及其度量(4),2)一串符号构成消息的信息量 离散信源X产生的由一串符号构成的消息中携带的信息量为: 其中,ni、P(xi)分别为第i个符号出现的次数和概率,N为离散信源中符号的个数。,36,信息及其度量(5),例3一信源由4个符号0,1,2,3组成,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8,1/4,1/4和1/8,且每个符号的出现都是独立的.试求消息201020130213001203210100321010023102002010312032100120210 的信息量. 0 23次,114次,213次,37次 每符号“0”携带

15、的信息量为: log2(8/3)=1.415 每符号“1”携带的信息量为: log2(4)=2 每符号“2”携带的信息量为: log2(4)=2 每符号“3”携带的信息量为: log2(8)=3,37,信息及其度量(6),消息的信息量为 每符号的算术平均信息量为,38,信息及其度量(7),3)离散信源平均信息量(熵) 离散信源X每个符号xi所含信息量的统计平均值 其中P(xi)为第i个符号出现概率,N为离散信源中符号的个数。 在例3中,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为,39,信息及其度量(8),4)离散信源最大熵 当离散信源中每个符号等概出现且各符号出现为统计独立时,该信源有最大平均信息量:,40,信息

16、及其度量(9),连续信源的信息度量 连续信息的平均信息量(相对)为,41,1.5 主要性能指标,42,有效性指标:有效性是指传输一定信息量时所占用的信道资源数(频率范围或时间间隔)(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有不同的有效性评估指标!) 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有效传输频带宽度(带宽) 在传输的信息量不变的条件下,模拟通信系统所占用地有效带宽越小,系统的有效性越好。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 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分别反映了传输一定信息量时数字通信系统所占用的信道时间间隔和频带宽度。 传输速率:码元(消息符号)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 码元传输速率:每秒钟传送的码元个数(又称码元速率、传码率、波特率),常用符号RB表示,单位为波特(Baud= Symbol/s)。,43,传输速率(续):码元(消息符号)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 若信道上传输一个码元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