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新课程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的参考方案》解读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8168971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4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高中新课程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的参考方案》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构建高中新课程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的参考方案》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构建高中新课程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的参考方案》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构建高中新课程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的参考方案》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构建高中新课程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的参考方案》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高中新课程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的参考方案》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高中新课程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的参考方案》解读(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高中新课程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的参考方案解读,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刘文川 2006年9月12日,文件框架,目标任务 构建策略 实施程序 实施保障,目标与任务,(一)目标 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为依托,切实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目标与任务,(二)任务 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 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平台,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 探索新型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自愿、平等地

2、参与教学活动。 促进校内、校际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优化组合和共享。 发挥优质网络资源作用,促进专家引领便捷化 。,目标与任务,(三)说明 本方案是参考方案,仅供学校借鉴参考,各校应该根据实际进行探索创新。 教师应按照新课程理念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具体教学内容,编制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 。 网络学习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课堂教学,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一、构建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的策略,1构建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互动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选择适合网络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程资源,研制课件,优化重组信息资源,依托校园网,将其置于网络

3、学习平台之上。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课堂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意义; 将网络互动学习形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构建一个适应科技发展特点的良好学习方式。,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学习模式的示意图,教师,教师、学生与信息资源“三位一体”,教学活动,2实现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习效果。(互动平台的内容要求),(1)构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2)构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提升交流合作能力。 (3)构建一个学生学习检测评价系统,提高教学效率。,3注重课例研究,提升网络教学水平。(互动平

4、台的改进要求),通过课例分析,改进教学: 课前备课组和教研组共同研制 课中注意观察、及时收集信息 课后反思总结、改进内容与形式,二、实施程序,1制定计划: 选取13个学习主题为一单元 ,集中进行,便于比较分析。 有条件的学校,由学科教研组统一安排,每个学期每位教师都要开设一次以上网络互动模式教学。,2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课程资源,做好教案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在学校网络平台上,有计划地放置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学习资源。 加强校园网建设,促进教师注意平时的积累,丰富网络资源。,3课堂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 (2)巧设问题教学 (3)进行互动学习 (4)引导归纳提升 (5)适时评价反馈,课堂互动

5、流程参考示意图如下:,4课例质量评价:,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与师生互动三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问卷调查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 以常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基础,并突出网络教学特色。 (教师活动应该包括平台建设水平),5课后拓展:,充分发挥学校电子阅览室的作用,并利用学校局域网的论坛、电子邮件、BBS、QQ、博客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课外在线交流学习 。 亦可通过互联网,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和学习。 引导学生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网络。 及时将学生学习成果上传,引导学生参与网络建设,形成师生共建、资源共享、成果展示、经验

6、交流的学习平台。,6监控指导管理:,建立配套管理机制,加强网络教学监督; 进行专项课题研究,依托网络环境建立动态的课题管理,及时全面地反映研究情况和成果; 注意研究资料的积累,不断收集信息及时更新管理网页。,三、实施保障,1组织保障。学校领导、各处室主任与骨干教师组成学校项目管理组,对项目活动和学科的专项活动进行管理、指导;组织信息素养较高的学科骨干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技术攻关小组,加大科研开发与管理的力度和实践的效度。 2政策保障。为了保证项目有效地实施,各校领导应适时把握、监控该项目进展情况,建立激励教师参与项目活动的工作机制。,三、实施保障,3经费保障。确保项目活动经费的投入,加快学校

7、信息化建设。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投入资金用于硬件环境建设、学科信息资源库建设、相关软件开发与购置、教师培训等。 4技术保障。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网络实施有效管理,以维护学校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环境的正常运行,确保项目活动的顺利开展;积极开发相关学科教学、管理、评价等平台,提升项目研究的水平。,常见问题与对策:,网络上的资源是教师自己设计的,十分有限:提高网络的开放性 师生互动的问题多数仍局限于问答上,探究导向不足:提高问题的开放性 教学过程往往追求学生对问题的统一认识:探索结论的开放性 网络学习测评题目多数是选择、判断题,学生思维训练不够:提高试题的开放性 网络学习有其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和劣势:提高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