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研究课题评审会发言稿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680598 上传时间:2017-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化研究课题评审会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文化研究课题评审会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文化研究课题评审会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文化研究课题评审会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文化研究课题评审会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研究课题评审会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化研究课题评审会发言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文化研究课题评审会发言稿非常荣幸的是,九江地域历史文化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关注。去年北京“” 看望江西代表团时,习总书记专门向时任九江市委书记殷美根问及“什么是九江文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决定由廖奇志副市长负责组织相关调研,文化、宣传、教育、新闻等单位配合调研,相关领导和专家积极参与,廖副市长点名要我参加,大家不遗余力,各抒己见,一个关于九江历史文化发展、内涵和特征的大致轮廓逐渐清晰起来。一次研讨会上,九江学院党委书记郑翔将九江地域文化概括为“六地”的说法,得到了多数专家的赞同。应当说,一个好的研究开端已经形成。幸运的是,这一研究,后来又被立项为科研课题,使这项研究纳入了规范化和科

2、学化的轨道。送来的中期成果九江历史文化论证纲要(下简称纲要),我已经认真拜读,总体感觉视野宏阔,史料翔实,思路明确,方法有效,为完成这一重要研究项目做了非常有益和非常有效的基础性工作。下面提些建议,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指正。1、应该对即将展开的“历史文化”研究内涵,做出较为明确而准确的定义,并框定层次和范围。因为,“历史”可以分层分类,“文化” 也应该分层分类。文化的最基本分层(由表及里)是:“器物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比如说,以服装、建筑、饮食等等文化现象为对象研究,是“器物文化”层的;从风俗、习惯、社会风尚等等层面研究的,是“制度文化”层的;从心理特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3、理想信念等层面研究的,是“心理文化”层的。这是展开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和定位坐标,接下来的研究,是在怎样的层面上、类型上展开进行的问题。历史文化研究,应当首先明确这个方向。2、“九江 ”,在课题研究中,明显是个文化地域概念。所谓文化地域概念,不等于行政概念,不等于地理概念,甚至不等于历史概念,却又与之相关联,是这几种概念的文化综合,类似于与“国家” 相区别又联系的“民族” 概念。作为“ 文化地域”的九江,不能从行政区划去诠释,也不能从九江 1.88 万平方公里的地理范围去框定,也不能从孤独发生在九江范围内的“历史事件”去理解。虽然可能与此都有关联,但是,必须找准真正属于“九江地域”的那些最具特质

4、和特征的文化元素。反过来说,有些文化事件,即使不是发生在九江,却对九江地域文化生成产生了重要作用,也应当纳入研究范围。就像“青阳腔”,原产地是安徽青阳,虽然不是“九江”的,但,却是“ 九江地域”文化的。这样说来,研究的另一个前提,必须明确“九江地域” 这一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3、纲要 叙述的“ 地理、历史及文化成因”,似乎让人觉得九江文化有三个“成因” ,地理、历史和文化。这存在明显的逻辑不顺问题。地域文化,是人类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地理范围内实践活动凝聚的结果(成果)。地理和历史,是产生文化的物质基础,文化,则是人类基于这种物质基础活动产生的精神成果和精神物化成果。因此,文化,地域文化,是这

5、样的,不是那样的,其出现的原因,只能在地理环境、历史变迁及人的精神需要这三个因素中去寻找。注意,别忽视了“人的精神需要”这个文化成因。研究文化,最终就是目标于“人的精神需要” 。人类劳动实践朝着什么方向走,最终不是地理决定的,也不是某些历史事件决定的,而是人的理想和精神需要决定的(马克思曾谈到这个意思)。4、在“ 独特的文化成因”(基于上述原因,可否改成“ 地域文化史”之类的叙述)中,并没有体现九江地域的文化“独特” 。“前沿地带” ,“江湖交汇”,“背山面水”,“地理坐标”等等,既不是独特文化本身,也不是某种文化一定出现的基本前提。文化的独特性,应当体现在人群思维模式,语言方式,道德风尚,价

6、值取向,理想信念等等方面的特殊性。每个地域都可能发生不同的历史事件,然而,如果这些不同历史事件或者不同地理环境没能促使或催生上述心理文化出现“特殊性 ”,便不能判断这些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对“地域文化”形成究竟有何作用。概言之,文化,可以继承,却不能成为文化的成因,文化是许多综合因素的结果;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地域性地理历史催生出特殊精神需要的结果。5、“九江的多元文化及其特征”这种说法,本身值得商榷。因为,任何地域文化都具有多元性,也就是说,任何地域文化,都不可能是一种完全封闭而不受外来文化影响渗透的无缝堡垒。多元性,是文化的本意,否则便没有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强调九江文化的“多元性”或“多

7、样性 ”,唯一的理由和意义在于,突出其在中国农耕文化大背景下的九江文化的“异质性”。然而,下面罗列的六种文化现象,最多只在陈列一些九江之外较少发生或者没有发生的文化事件和文化事实,而不能说明这些文化现象是“异质”于中国文化整体特征的,从而无法凸显九江文化的“异质性”和“ 独特性” 。当然,降低一个层面来说,这里不是谈文化,而是陈述地域文化现象,如是那样,就应当将下列六种文化“现象”,表述为“ 中国古代灿烂的九江文化现象” ,或者类似的表述。6、“六种 ”地域文化现象的表述,存在明显的很难平行并立的问题,存在几“种”之间,相互交叉涵盖乃至相互隶属的问题。譬如说,“千古名篇”,算不算“ 正统文化”

8、 ?“山水生态”与“千古名篇” 之间怎样分开?“孝义家风”,算不算“正统文化”?“千古名篇”里,有没有“ 宗教”文化?“兵家必争”,“商家必争”的说法,能否体现九江文化的独特性?7、“六种 ”中,罗列的事实,只能是事例,不能有效支持九江一定是“什么”“之地”的论点。 “义门陈”“贤母”等事例,根本不能证明九江的家风就是“孝义家风” 。发生在九江的不伦不孝事例可能会更多。至于“虎溪三笑”这样的无稽之谈,当离谱的故事听听还勉强,至于文化“研究” ,则应避而远之。8、纲要 中提及的 “码头文化”,说的是“码头”,诸如“ 米市”“茶市”“海关” 等,这些要说,而更要说的是,从“ 码头” 入手,深入提取

9、总结由此衍生的特质文化。其实,由“码头”带来的文化“新质” ,曾经影响到九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尤其是影响到九江人的心理精神层面。所以,该浓笔重彩。9、尽管还不能算是九江地域文化的根本层面,然而,“山水生态”的确应该是九江地域文化文明值得大书特书的亮点。然而,研究者也应当明白,在当今多地打着“山水生态”招牌下的文化研究,已经烂了牌子,因此,“山水生态”之类的文化研究,应当放在更加宏观和有效比较的背景下展开。唯有如此,才能凸显九江地域山水文化的优越性、特殊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附带提醒一句,国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文化意义,不应为本课题研究遗漏。10、 “九江文化的

10、品牌打造 ”,应当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归依和目标,是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鉴于纲要文字叙述较少,且过于笼统空泛,这里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A、 “打造”何种“ 文化品牌” ,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随心所欲的,不是领导人随心策划描绘的“蓝图”,而是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客观走势和既定方向。因此,不要使用“打造”这样的词汇,“打造” 是铁匠干的活。B、根据既有的文化基础,九江人建设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在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可以也应该发挥主体能动性。于此历史关口,研究者应当花大力气甄别九江地域文化在新时期可能遭遇的优势和劣势,建立一个扬长避短的发展模型。譬如说,九江文化的历史

11、优势如何发挥,九江江河码头文化如何走出桎梏,走向港口,走向海洋,九江心理文化的真实现状及业已存在的急功近利、小富即安、巧言少行、图慕安逸、玩弄智巧、匮乏合作等等思维方式和生存模式,如何去对接一个亮丽的文化品牌?C、“ 文化品牌” 应当如何立足?有了长江、庐山、鄱阳湖,是不是就有了天然的“山水文化”?现代的“ 山水文化” 该如何从传统的“山水文化”中升级换代浴火重生?譬如说,庐山“五大丛林”,曾是庐山文化重要组成,而今多成废墟,这张过期了的“老名片” 如何登上时代的航船?休闲养生健康快乐,已是现代文化追慕的主题,一个自我标志为山水生态文化的九江,如何在这个主题的博弈中,获得自己该有的位置?未来九江文化的生长点是什么,如何呵护它去生长,长成后将会是什么模样?这些,该是本课题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D、建议本课题组,最终能将九江地域文化现代发展的研究和思路,落实在一些可以具象化为行动的措施和计划上。比如,如何发挥九江山水优势,如何整合生态资源,如何展示山水文化的宗教、诗文等等“遗产”魅力,如何引导九江百姓与时俱进走上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