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2.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868398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2.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2第四课草原人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初步学会从地理环境、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方面分析大草原的特点。教材分析重点草原人家的特色难点澳大利亚的气候对牧民生活、牧草和畜群的关系教具澳大利亚地理位置气候图教学过程第四课草原人家叙述:今天上课之前,我们有幸请到“羊之声”演唱组合,下面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他们为大家表演。提问:1、请问这是哪里的民歌?2、请问澳大利亚有什么美称?承转:为了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下面就开始今天的澳大利亚之旅。展示:澳大利亚牧业的分布和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及气候图提问:澳大利亚牧场分布有哪些特点?提问:澳大利亚的牧业的分布广泛

2、、规模很大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有什么关系?提问:正是这些条件,加上靠海,运输非常方便,澳大利亚适合与大面积发展畜牧业。因此,养的总数非常多,占世界的六分之一,羊毛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那么你知道澳大利亚的人口有多少吗?提问:澳大利亚的人口有1700万,是大洋州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地广人稀,那么,澳大利亚是怎样依靠很少的人力完成放牧、打草、剪毛等众多工序?展示:课前下载的有关资料。提问:澳大利亚人民很好的利用了有利的条件,和谐的发展。请问,你对澳大利亚还有其他了解吗?教学过程提问:以上学习,我们对澳大利亚现代化的大牧场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世界上还有哪些主要的大牧场呢?叙述:下面请大家看一段内

3、蒙古的录象。提问:牧民的生活与草原、牧业之间有什么联系?小结:总而言之,不管是澳大利亚的牧民还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牧民,他们的生活、生产都与广阔的草原结下了深刻的情缘。布置作业练习册1-9题板书设计一、澳大利亚的牧业二、内蒙古的牧业教学后记上课时间:年月日干旱的宝地-丝路明珠余晓飞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的的第一框内容,是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框以x疆为案例,阐述了x疆干旱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们适应干旱环境,并利用、改造自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一主题。本框教学内容丰富,知识性强,重点展示了我

4、国吐鲁番地区古代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明了灌溉系统坎儿井,由此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绿洲农业。从而使得绿洲地区人民丰衣足食,并为“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旅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和食物。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水是生命之源,从而增强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意识,领略x疆人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精神,认识到人类应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存,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义。二、学情分析随着新课程的展开,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但七年级的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而且本课内容与我省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很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挖掘教学

5、素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通过实物、地图、视频等一系列丰富的资料,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干旱的自然环境是如何影响x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案例的学习,初步学会分析以我们x疆为代表的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特点,了解x疆作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特点和绿洲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干旱的自然条件是如何影响x疆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锻炼和提高学生利用地图、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案例的学习,体会x疆人民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自然,

6、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存,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认识到人类不应成为干旱自然环境的奴隶,而应成为适应和改造环境的主人,从而激发人的创造力,并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x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难点:坎儿井的构造和利用。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由千岛湖的风光-有水,引出缺水-干旱,导入干旱的典型例子-x疆。【出示地图】中国地形图、x疆地形图【提问】x疆为什么这么干旱呢?【学生读图】山地和盆地为主的地形以及离海远的地理位置导致x疆降水稀少,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承转】沙漠连绵的干旱地区,曾被视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的地方。然而,居住在这里的x疆各族人民

7、没有被干旱的自然环境所征服,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去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来改造生活,发展生产,并创造和延续了灿烂的文化。【探宝行动】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资料探询x疆的“宝”,请各组派代表汇报探宝成果,形式不限。(提示:“宝”包括地上之宝、地下之宝、自然之宝和人文之宝。)【小结】x疆是个好地方宝地。【播放视频】介绍x疆古老的灌溉系统-坎儿井。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水源,古称“井渠”。至今已有XX多年的历史。吐鲁番是坎儿井的故乡。【出示地图】讲解坎儿井的构造【畅所欲言】坎儿井这样设计有哪些优点?(减少蒸发,节

8、约水源;避免污染,保证水质;没有暴晒,水温清凉;自流灌溉,不需动力。)【小结】坎儿井是x疆人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充分体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转】然而,同学们,那么好的生命之泉坎儿井现在却面临绝境。【补充材料】“生命之泉”坎儿井面临绝境坎儿井数量:1237个446个年进流量:6.999亿立方米.7亿立方米仅有100多个能正常出水,其他仍在不断堵塞干涸。【亮出你的观点】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以机井、水库等现代水利设施代之,坎儿井的维修费用太高,应让古老的坎儿井自生自灭。另一种观点:应加强对坎儿井的保护利用。你认为呢?【承转】正是x疆人民发明和利用坎儿井,使沙漠边缘的片片绿洲,

9、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出示图片】绿洲农业的丰硕成果(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各抒己见】x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x疆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很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承转】正是这片片的的绿洲,为东西方的交往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给东西方文明带来了繁荣。【出示地图】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长约7000公里,中国境内约占4000公里,其中x疆约占XX公里,故x疆被称为“丝路明珠”。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交流,促进了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承转】随着世界格局的改变和文明社会的快速发展,靠骆驼运输的古老丝绸之路逐渐被海路和更为先进的交通方式所取

10、代。【出示地图】亚欧大陆桥亚欧大陆桥的畅通,促进了沿桥国家的经贸合作、亚欧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x疆作为我国向西的一个门户,依然发挥着交通要道的作用。【承转】现在x疆人民又赶上了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x疆的这些“宝”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尤其是x疆丰富的矿产资源。【出示图片】塔里木盆地油田的开发等图片x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x疆石油资源量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x疆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远景十分可观。【出示地图】西气东输示意图强调x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小结】x疆正是凭借这些“宝”,成为西部一颗亮丽的明珠。

11、【出示图片】楼兰、塔里木河【拓展延伸】繁华的楼兰古城的销声匿迹、塔里木河的干涸说明了什么?在现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如何让古老的绿洲焕发青春?【小结】人类应该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总结】坎儿井绿洲农业水丝绸之路矿产资源干旱宝地人类伟大的创造力【走进家乡】对于水源丰富的千岛湖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因地制宜,趋利避害,促进我们千岛湖的经济发展呢?【放飞你的祝福】略石油宝库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2-7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二、教学目标学生能通过自己身边的例子阐述西亚

12、石油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重要影响。学生能了解“欧佩克”组织,能指出西亚地区几个主要的产油国,并能结合地图指出西亚石油出口欧洲和中国的路线。学生能感受到石油给因缺水而长期贫困落后的西亚各国带来的巨大改变,能结合时事表述石油的出现给西亚各国人民带来的困扰和隐忧,能充分认识到:要把握机遇,因地制宜,充分发展才是一个国家明智的选择。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西亚石油的输出路线以及它给西亚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石油的出现给西亚国家带来的困扰和隐忧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师准备幻灯片、自制短片让世界充满爱、资料西亚小资料。六、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阅读西亚小资料。熟悉西亚在世界的位置,石油生产情

13、况,掌握一些有关西亚的时事新闻,七、教学流程石油之“产”:重要的生产地、出口地石油之“销”:美国、西欧、中国、日本石油之“忧”:枯竭、纷争、懒惰、污染石油之“利”:因油而变,富有、繁荣1、板书设计2导入【构思】利用漫画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操作】()展示今年油荒时期,网络上流行的一幅漫画图片我恨不得。设问一:图片传达了车主怎样的心情?设问二:油价飚升,谁最开心?引导学生关注一个国际石油组织“欧佩克”。()地图展示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及其方位。设问三:欧佩克成员大多在什么地方?由此导入课题石油宝库。3第一部分:石油之“产”【构思】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掘“石油宝库”的基本特征。【操作】

14、()学生结合地图指出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八个主要产油国。()同桌互为搭档,根据小资料,归纳西亚石油生产的主要特点。a储量巨约占全球石油储量的1/2b产量大占世界总产量的1/3c出口多约占世界出口量的60d开采易开采成本仅为我国的1/3e油质好中轻质低腊石油f运输便油田近海,港口便捷小结:西亚波斯湾沿岸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地和出口地,真不愧为“石油宝库”。4第二部分:石油之“销”【构思】通过石油运输路线演练,让学生巩固大洲大洋知识,了解西亚石油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操作】()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亚石油主要运输的区域。(美国、西欧、中国、日本)()情景设置:假如你是一艘油轮的船长,满载30万吨

15、原油从科威特出发,前往英国。请为你的油轮设计一条航行路线。同桌搭档,根据课本附页世界地形图,设计出运输线路。一名学生代表在大屏幕上展示该小组所确定的线路,其余学生可进行补充或更正。教师:动画地图显示线路: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设问:为什么不能经过苏伊士运河?(请学生根据小资料形成答案)苏伊士运河只能通航载重25万吨以下的船只,多数大吨位油轮还是得绕道好望角前往欧洲()西亚石油出口中国的咽喉要道在哪里?(马六甲海峡)中国每年原油进口的85都经过这里。()如果时间允许,可增设一问:西亚石油输往中国的线路潜藏着什么风险?为了确保西亚石油顺利运到中国,你有什么建议?小结:西亚石油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5第三部分:石油之“利”【构思】通过图片来直观感受石油给西亚产油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操作】()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描绘出西亚地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干旱、多沙漠、缺乏水资源)()按常理,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当地应当是一幅什么景象?每位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常理下”的西亚,并把它写在纸上,之后向同学们展示。教师:展示一组来自今天西亚产油国的图片: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阿联酋迪拜“阿拉伯塔”;档次最高的汽车市场;天价手机号码;耗资最多的亚运会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