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317342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夏朝建立的了解,引导学生对国家产生初步的认识。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讲述传说,阅读课文,设问思考,展开想像,对本课的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和比较,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商朝经济生活的了解,培养学生适应生存环境,创造物质文明的理念。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和盘庚迁殷教学难点:王位世袭制的形成。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知道什么是国家吗?它是怎样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国家是谁建立的?二、禹建立夏朝1、大禹治水课件出示大禹治水图提问:大家听说过大禹治水的传说吗?大禹治

2、水的结果怎么样?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2、禹建立夏朝(标志着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夏朝的建立,说明我国原始时代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标志着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三、王位世袭制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提问:大禹死后,王位由谁继承?什么是王位世袭制?它取代了原始时代的什么制度?从禅让制演变到王位世袭制的原因是什么?2、夏朝的统治(1)阶级关系提问:夏朝由谁统治?统治者阶层还有什么人?他们属于什么阶级?被统治者是什么?(2)国家机构请学生阅读课文并介绍:夏朝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国家机构有哪些?学

3、生讨论后归纳。四、商汤灭夏1、夏桀的暴政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桀骑人石砖画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夏桀。2、商汤灭夏,建立商朝(1)商汤灭夏提问:商汤是如何灭掉夏朝的呢?学生讨论后归纳(2)商朝的建立看书自己归纳(3)盘康迁殷提问:盘庚库什么要迁都到殷?(4)残酷的奴隶制度(5)商朝经济的发展教师指出: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其经济有了很大进步。(6)商朝的统治区域打出幻灯夏统治区域图、商统治区域图、中华人民共同国版图,将三图相比较。五、小结第六课 西周的分封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4、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三、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

5、,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2、学习新课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一、夏朝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

6、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3、课堂小结:多媒体显示历史坐标图,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个概括总结。4、开发思维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自我测验利用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个了解。所以,选择题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再现,材料题是一个知识拓展题。向学生提供了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处境,加深对讨论问题的理解。这部分采用抢答的方式,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进

7、来,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附:板书设计一、夏朝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5、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6、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 3、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目标通过对甲骨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汉

8、字与甲骨文渊源。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辨认甲骨文,了解汉字与甲骨文渊源;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认识商代青铜铸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所反映出的国力盛衰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师:中国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创制了文字。世界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我国的汉字在世界语言文字的历史上独树一帜:它结构复杂,被誉为方块字。它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文字,在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汉字是其中一种。你想知道我们今天的汉字是怎么来的

9、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请打开书46页,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板书: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师:就目前的考古学成就来看,我们今天的汉字源于商代的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顾名思义,叫做甲骨文。先来看两幅图片:这是出土的刻有文字的牛骨;教材中还有刻有文字的龟甲。它们距今至少有3300年的历史了,很古老,很神秘。设问:关于甲骨文,你最想知道什么?师:总结:同学们求知的欲望很强,提出了很多疑问。甲骨文自发现以来,已经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甲骨文学,很多问题不是我们今天一节课能够解决的。归纳起来,我们比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1甲骨文在哪里出土的?2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

10、的?3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4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师:1介绍殷墟(略)2补充清末王懿荣的小故事(略)3现在出土的甲骨文有十几万片,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5000多个,考释过的有2000多个。那么甲骨文里到底记载了什么内容呢?要知道甲骨文的内容,首先必须了解商代贵族王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那就是占卜。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一定要占卜定吉凶。在按占卜的结果安排活动。可问:为什么要占卜?(答: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人们迷信鬼神)可简单补充如何占卜。(略)师:所以甲骨文实际上是卜辞,它里面记载了商王的活动和一些政治,经济情况,非常具有历史价值。我们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发展来的;甲骨文是

11、象形文字,一些简单的形象性强的,我们也能认识。下面我们作个猜字游戏:你认识这些甲骨文吗?它们是今天的哪些汉字?师:板书:二 闻名于世的青铜器:设问:其实,商代留下的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文明成就不止甲骨文,还有闻名于世的青铜器。我们在电视上或参观中一定见过不少青铜器。关于青铜器,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想知道有关青铜器的什么?请小组讨论后提出至少三个感兴趣的问题。看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最有助于我们了解青铜器?师:1首先应该明确商代是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时期。2什么是青铜器?3青铜器的种类有哪些?4不同种类的青铜器调配铜和锡的比例是一样的吗?。56代表作:司母戊鼎设问:假设你是博物馆的文物讲解员,你该

12、怎样向参观者介绍这件文物?请写出简介。不超出80个字。师:请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做解说员?7这样大型的青铜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说明了什么?(主要教师讲解制造过程)师:总结: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术精湛,气势宏大的司母戊鼎正是当时那个时代辉煌灿烂文明的象征。今天,司母戊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1世纪来临之际,党中央铸造了司母戊鼎的复制品,命名为“中华世纪鼎”,作为中国人民迎接新世纪的礼物送给联合国,现以被永久收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与青铜器,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你还有哪些疑问没有解决?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春秋

13、的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能力目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亡增强毅力发奋学习重点、难点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策略和方法学科渗透语文(成语)教学媒体投影教学程序教学内容 板书 春秋战国的纷争 .强调;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一 春秋争霸-相继称霸(前770前476) 分析:1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a政治上:号令诸侯b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2著名霸主: a齐桓公首先称霸(任用管仲为相) b晋文公称霸 c楚庄王称霸 d吴越称霸 c宋襄公和秦穆公二 战国七雄(前475年前221年) 分析: 前

14、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1三家分晋(韩、赵、魏) 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3主要战役: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小结,强化训练:1本课内容 2巩固练习1教师活动2课前导学:学生预习,熟悉课文有关的成语: 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老马识途朝秦暮楚等3指导讨论 你认为那个成语给你的感受最深?补充课外知识管鲍之交和一箭之仇等4提问:晋国争霸战争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分析)5学生补充成语:围魏救赵、增灶减灶、介绍:孙膑与庞涓;廉颇蔺相如;赵括与白起。6组织讨论 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历史发展的趋势又是怎样?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及补充成语回忆: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前771-前770)思考:回答:1课文中的成语2齐桓公为什么先称霸要点:归纳a自然条件b雄厚实力c高明手段3学生讲:成语故事 成濮之战,退避三舍4想一想:什么时件事魏国的原气大伤?5可考虑表演“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