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317171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艰难的国运 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1939年出版)、李大钊选集(1959年出版)、李大钊诗选注(1979年出版)。,背景资料,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

2、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预习思考 本文是一篇用_形式写的“黄河颂”, 民族精神颂。作者是_ ,字_ , 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_ 者, _ (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 “ ” _,散文,李大钊,守常,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的丰碑,一 (xi

3、)千里 险 (jn) 丛山 (di)岭 阻 ( y ) 逼 (xi) 奇趣横 生 (q q) 浊 流滚滚 旅 行_ 李大(zho)_,泻,峻,叠,抑,崎岖,狭,zhu,hng,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l,钊,逼狭: 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雄健: 境界:,形容很狭窄。,形容山路不平。,阻止、抑制。,曲折环绕。,同样如此,也是这样。,强健有力。,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解释词语,分析课文重点词语,1、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崇山峻岭叠岭,绝壁断崖 2、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 3、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逼狭:非常狭窄、艰难,亦复

4、如是:也是如此,老:富有经验的,4、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5、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6、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趣味:意义、价值,成:成就、形成。,阻抑:阻碍抑制,魄势:气魄、威势,朗读,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饱含感情朗读(充满乐观,铿锵有力),自由朗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 要点,1、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 2、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曲折坎坷 3、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 4、谈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把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精神联

5、系起来。 5、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人类历史的道路,民族生命的进程,人类历史的生活,中华民族的史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人类历史道路 民族生命过程 人类历史生活 中华民族史路 中华民族精神,范围逐步缩小,艰难国运 雄健精神 壮美趣味,雄健国民,以情行文 以理服人,概括起来说,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总结文意,自主学习与思考,“艰难的国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雄健的精神”具体在文中指什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

6、? 你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你有过这种“有趣味”的经历吗?为什么说“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感觉到的”?,思考:“艰难的国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第四节开头的一句: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第五节中间的一句: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由此可见,“艰难的国运”有两个方面, 一、是时代性,“现在”“目前”1923年,是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环境。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疯狂镇压进步革命力量,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时期,前途茫茫。 二、是艰难国运的严重性“崎岖险阻”、“艰难境界”。,试阐释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7、“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你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你有过这种“有趣味”的经历吗?为什么说“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感觉到的”?,课文中提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奇趣横生” “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难,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困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8、C.为民族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是一种“战斗的欢乐”。 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欢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惟有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更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小组探究,三、文中最显著的特色是比喻说理,你能将下列本体、喻体准确对应吗? 1、长江大河 A.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 一往无前 2

9、、扬子江、黄河 B.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3、浩浩荡荡 C.中华民族精神 4、平原无际,一泻千里 D.中华民族历史前进中的艰 难斗争 5、曲折回环,崎岖险阻 E.中华民族历史的光明前途 6、扬子江黄河, F.民族生命进程 穿沙漠,过山峡 7、浊流滚滚,一泻千里 G.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 国运 8、旅行 H.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精神,“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浊流滚滚,一泻

10、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作用 比喻的运用,使作品中的一些语言具有多重的含义,如“道路”“境界”“旅途”“征人” “崎岖险阻” 等,既有本义,也有比喻义、引申义,值得反复品味。,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课堂小结,开放探究,1、文中说“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生命的前进?”请联系课文的时代背景,谈谈当时中华民族的“崎岖险阻”“艰难境界”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艰难的国运,

11、雄健的国民,雄健的精神,林则徐,鸦片战争,李大钊,五四时期,北伐战争,叶挺,刘胡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董存瑞,黄继光,抗美援朝,文革时期,张志新,人民群众 无名英雄,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英勇无畏,一往直前,2、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途中还要不要雄健的精神?为什么?,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

12、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无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格言共勉,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毛泽东,作业: 1、 搜集爱国故事和以爱国为主题的名人名言。 2、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抒发爱国情怀的名篇佳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名句至少三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明喜欢的理由。 3、 模仿课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品味语言的含蓄美,1、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的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2、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3、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文章中第二、三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是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第二段语意的重点是逼狭险峻的境界,第三段语意重点是崎岖的境界。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由推进了一步。第二段说两种境界,第三段则说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走到崎岖的境界,置身奇绝壮绝的境界,有冒险的奇趣美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