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730730 上传时间:2017-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念刘和珍君编制人:高春玲 审核人: 日期: 2013.10.15 编号:1001001学习目标:一、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三、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难点抓住感情,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课时:二课时自主学习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二、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 ,原名 ,字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18 年 5 月,他首次用“鲁

2、迅”这一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1921 年 12 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有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 等十六种。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2.给加点的词注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徘徊( ) 大抵( ) 踌躇( ) 寥落( ) 绯红( ) 攒射( )桀骜( ) ( ) 赁屋( ) 噩耗( ) 不惮( ) 尸骸( ) 虐杀( )屠戮( ) 浸渍( ) 转辗( ) 殒身不恤 ( )长歌当哭( ).根据注音组词。悼( ) 辑() 诧() 斐() 绰() 缉() 淖() 揖() 棹() 葺() 咤()

3、蜚() 溢() 喋() 殒() 黯() 缢() 谍() 陨() 谙() 谥() 牒() 勋() 喑() 碟() 蔼() 挽() 霭() 冕() 三:背景介绍“三一八”惨案,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 1926 年 3 月 12 日的大沽口事件。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党的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展开了。3 月 17 日下午,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政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 月 18 日上午 10 时,李大钊作了演说,正午 12 时,两千多群众高唱国民革命歌 ,高呼“打倒帝国主

4、义” “打倒段祺瑞” “驱逐帝国主义公使出境” “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进行游行。女师大学生会主席刘和珍欣然前往,并担任指挥;女师大进步学生杨德群等沿途散发传单,群情激昂。刘和珍等到就是此时遇难的。3 月 25 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先生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慨,对未?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篇章。课堂探究学案问题探究一:整体感知,把握线索1. 给课文每一段拟一个小标题2. 合并归纳:目的 真相 总结教训和意义3. 品读一二段,思考: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作者对每一类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可以概

5、括为什么?(从文中找关键词)文章开头为什么说“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而不说“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五日”?作者两次写到“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但为什么又说“我说不出话”呢?“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 “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怎样理解第二节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幸福者和哀痛者”这两句话?达标检测 巩固提高词语填空。(1)向来从来人们无从知道他们增添了多少价值,也不知道他们的管理和战略职能是否像我们 听到的那样关键。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 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2)寥寥了了这道数

6、学题很难,会做的人 无几。朋友来信说,他读这本书,不很 ,拿给孩子读,孩子也说不懂。(3)暴发爆发据天文学家介绍,狮子座流星雨将于 11 月 18 日再次 。当我们遭遇不公或无理侵害时,不能把情绪的 看成是理所当然的,而是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问题。(4)干练熟练我想他一定是一个精明 、久经战斗的人物。大厨 的刀工让我们瞠目结舌。第二课时一、前置性补偿陶渊明挽歌诗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僬侥(jioyo 高耸) 。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萧。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 各自归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

7、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说明:这是一首自挽诗。诗以假想的口吻,写了自己死后出殡、送葬和入葬后的情景和感触。表达了作者憎恶现实,鄙弃世俗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气节。课堂探究学案二 速读课文三、四、五段找出刘和珍的事迹,并分析总结刘和珍的品质。合作讨论: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写人的文章,鲁迅先生没有详写刘和珍的生平,也没有详写惨案的本身,人物形象却可亲可敬,关键是写出了人物的个性,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请讨论作者的手法。三 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含义(1) 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的加点词改成“攒射” “

8、射击”好不好?为什么?(2)“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 ,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4. 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达标检测 巩固提高文段默写。真的猛士, , 。这是 ?然而 , , ,仅使 。在这 中, , 。我不知道 !惨象, ;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沉默呵,沉默呵! ,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当时用 ,结果却只是 ,但 ,更何况是 。苟活者在 中,会 ;真的猛士, 。形成性检测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地震现象。 (不超过 30 个字) (4 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 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从而产生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震动。震波极其强烈的超级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地震是 的自然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