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乡愁 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072617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 乡愁 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4.2 乡愁 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2 乡愁 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 乡愁 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5.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导学案 语文版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品读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3、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二、学习重点与难点: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三、学习时间:1课时 (一)简介作者 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

2、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乡 愁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四

3、)合作探究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 2、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抽象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呢?找出这首诗中的意象(意象是一种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创设意象就是借助某一事物,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其上加以表达的写作手法)。并概括它们分别寄托了什么情感。 意象情感邮票少年时代乡愁的 之情 青年时代乡愁的 之情 中年时代乡愁的 之情 晚年时代乡愁的 之情作者巧妙的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 、 、 、 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从而将 情感转化成 的形象。 3.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4、加深、升华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 、 、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 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 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 ,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 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 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 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4.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 ”“ ”“ ”“ ”四个数量词和“ ”“ ”“ ”“ ”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

5、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5. 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 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 ,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升华为“ ”和“ ”了。6、怎样理解“乡愁”的含义“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 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 。7、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什么感受 这首诗借 、 、 、 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作者 , 的强烈愿望。(五)诗歌的构思特点诗歌用“ ”“ ” “ ”“ ”等表示时间顺序的词来结构全篇,层层深入。前面三节,写的是诗人在 的经历,层层铺垫,及至最后,感情推向高潮,集中抒发了诗人在 思念 的强烈感情。(六)拓展延伸依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七)作业 完成新课堂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