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跟进生成》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072633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态跟进生成》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动态跟进生成》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动态跟进生成》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动态跟进生成》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动态跟进生成》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态跟进生成》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态跟进生成》ppt课件(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态 跟进 生成,福建省平潭实验小学 陈敬文 chenjingwen808 ,现代课堂三境界:,撼城博客:http:/ 按着预先设计“走教案” 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 让“死”的教案牵引“活”的学生, 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 使原本鲜活灵动的学习变得机械与呆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 更是动态、变化、开放、生成的过程 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促进教学有效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现代的课堂,课堂教学改革迫切需要整合,形成一种既能突破传统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的

2、束缚、揭示当代学科课堂教学实质,又能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科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新的课堂教学理论体系。 课堂教学活动生成应有的生气和活力,充满好奇心和对智慧挑战的刺激 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发挥和体现。,现代课堂三境界:,动态现代课堂是动态的课堂 跟进在动态课堂中的跟进 生成跟进的目的是生成,动态:现代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动态即“运动变化的状态”(辞海) 课堂中的“动态”是指与“静态”相对的一个概念。 教师、学生、环境、资源等都是不断变化的,且多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比较复杂而多变的“场域”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

3、 动态课堂的数学学习是生成的数学学习,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数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新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在课堂上,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用自己的独特方法去认识体验所学知识,同时还伴随着许多意外的发现。,动态的课堂与萎缩的课堂,机会来自出题者“失误”,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上出现了一道用724的除法算式,这已经超出了教材的范围,任课教师叫苦不迭。然而,在阅卷中,教师发现针对此题,学生的思路可谓“丰富多彩”:,有的学生从410算起,一步一步地算410=40,411=44417=68,418=72

4、, 得出724的答案为18; 有的学生画出72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平均分成4份,得出结果为18; 有的学生用49=36,7236=36,364=9,9+9=18,即先分给每个小组9个,剩下的再分给每个小组9个,合起来每个小组共分得9+9=18个; 有的学生用724=936,364=9,92=18,思路跟上面相类似; 有的学生用724=1032,324=8,10+8=18,即每小组先分10个,剩下32个再每组分8个,这样两次共分得18个。,命题的失误,注入动态,给了学生一个难得的尝试机会,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闪光点。,动态,尝试,创造,案例1:如何用4条不重合的直线,用“一笔画”贯穿以下九个点?,

5、激起动态,真的没 办法吗?,案例2:8的一半是什么?,常规课堂的答案是:4。 动态课堂的答案: 是 0; 是 3; 是 S 。,案例:“正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师:这三个图形都是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每个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你有什么方法来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生:用尺量。 师:如果没有尺呢? A生:(上台表演)我上下对折,可以证明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对折,可以证明左右两条边一样长。,B生:(上台表演)我沿对角线对折,可以证明旁边的两条边(邻边)一样长。 C生:(在座位上说)我先沿着一条对角线对折,然后再对折。(师:好的,你也是沿对角线折) D生:

6、我觉得应该把前面两位同学(A、B生)的方法拼起来。(师:是的,很好) 3、师:请每位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横、竖、斜折)折一遍,看看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不是相等。,片断中,教师营造动态的课堂,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索,老师的信任、开放的提问,为学生真实大胆地尝试、猜想提供了可能的空间。在此过程中,学生暴露出来的想法、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老师难以预计的,教师要力图抓住这些来自学生的问题,使之成为教学的最佳资源。这是一种动态型的教学过程,是对过去强调教育过程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补充和修订。,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好朋友,但在动态课堂中, 教师更要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动态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特征

7、,数学教学本质:活动 互动 发展 刊登福建教育20095月号上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发展的过程。我用了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即“活动、互动、发展”,同时认为数学教学的本质已深含其中。,关键词1: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数学活动有两层含义: 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 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 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化是指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起点,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有数学结论的过程。

8、这里说的“活动”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案例:张齐华执教的分数的意义,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对单位“1”和“分数”的数学化过程着实让人叫绝。 请看片断: 师:(板书)1,认识吗? 生:认识 师:“1”这是我们一年级时就学过的,老师往这一站,几个人? 生:1个人。 师:能用自然数1来表示吗? 生:可以。,分数的意义,师:除了这一个人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看看我们的周围还有什么可以用1来表示? (师:瞧这小手举的,多自信!赞赏的眼神) 生1:1个话筒能用1 生2:1只铅笔 生3:1个会场 师:1个会场可不可以用1来表示? 生:可以,分数的意义,师:注意,可别小看这个同学的发言(1个会场用1来表示

9、)。看看我们刚才是1个人、1只话筒、1只铅笔,这都是1个物体,可他说一个会场有几百个人,那么几百个人能不能用1来表示。 生:(齐声)不可以 师:再想想 生:(马上改变想法,齐声说)可以 师:你们也太善变,不要因为老师说再想立马变了,要动动脑筋想,数学是要自己思想。 生:(再次强调)可以,分数的意义,师:我们可以把1会场的人看做 生1:一群 师:对,几百个人可以组成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那么除了一群用“1”来表示,还有没有其它的? 生:一个房子,一个地球,一面黑板 师:刚才我们说的是1个房子,一只铅笔这些都能用1来表示。那么还能是一个群体也用“1”来表示,比如说这一个小组的12个同学,可不可以用“

10、1”来表示? 生:可以。 ,张老师引导学生由生活中的“平常事”、“平常物”入手,由1到“1”再到单位“1”的纵向数学化,不断丰富学生对“1”的认识,拓展“1”的内涵,抽象、内化单位“1”。 帮助学生在丰富的意象中建立分数、1、整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通过深化“单位1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3/4表示?”探究和“单位1不同,为什么可以用一个分数表示?”同化比较,抽象出分数的意义。,显而易见,张老师在课堂中用心勾勒“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轨迹,让学生亲历从1到“1”再到单位“1”的数学化过程,为完整建构“分数的意义”铺平了道路。,数学学习 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学对于指导学生建构数

11、学知识应当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我们来看丁杭缨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片断:,案例:丁杭缨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师:我们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这三条边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这是一根吸管,如果老师请你把这根吸管任意剪成三段,然后把电线穿进去,电线穿进去的目的是为了让它首尾相连不会动,想像一下它会围成一个什么图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生:可能会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直觉是一个三角形,有不同见议吗?都认为是三角形,有没有同学认为不是三角形的。 生:没有。,丁杭缨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师:有吗?没有,我们试着剪剪看

12、,请你们同桌合作,来任意剪一下(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剪的时候要小心,千万不要把吸管剪爆开了,同桌互相帮忙,然后把它穿起来,看看你围成的是三角形吗?穿完之后别忘了打个结。 (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丁杭缨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师:作品围成的是作品围成的也是 师:作品,咱们看一下,这也是剪成三段的,围成三角形了吗? 生:没有。 师:发现什么了吗?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这个是我们同学任意剪的? 师:还有这个作品 ,看到了吗?也没有围成三角形,这也是一种现象。 师:好的,我们一起来研究黑板上的这4个图形(给图形编号),请看黑板。,丁杭缨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师:一个吸管任意剪成

13、三段,很多孩子都说一定可以围成三角形,但号号都没有围成三角形,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号号同样是剪成三段,却没有围成三角形呢?同桌讨论一下。(师参与讨论) 师:好,停,请告诉我,为什么号图形不能围成三角形,谁来说理由。 生1:因为它们三条边不相等。 生2:因为有2条边太短了,一条太长了。 师:你们看到了吗?谁还想再来说? 生3:因为底下2条边相加不能等于第3条边。,丁杭缨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师:号图形,上面的两条边相加等于第三条边,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号图形这两边的和小于第三条边,所以它又不能围成三角形,那和以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怎样的就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1:三角形上面的2条边

14、大于下面一条边。 生2:三角形的任意2条边大于第三条边。 生3:三角形的任意2条边大于或等于第三条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他用了大于或等于,有意见吗? 生:有,丁杭缨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师:什么意思? 生4:不能是等于,如果是等于就会像号图形那样变成一条直线。 师:同意吗?那该怎么说。 生4:三角形的任意2条边的和大于它的第3条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我听到了2种说法,这个同学说只要三角形的两条边大于第三条边,就能围成三角形,这两个同学说的是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就能围成三角形,他们多了一个任意,他没有任意,我想先采取这个同学的说法。 (板书:三角形 两边的和大于第三条),

15、丁杭缨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师:基本同意的? 生:同意 师:运用这个结论,我们一起看一下。(课件出示) 师:这也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不能,虽然是随意选两条边,但它其中加起来,有一条是长边。 师:你能不能再说出一组数据来? 生:4+510,丁杭缨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让我们的数学来说话,4+510,所以它不能围成三角形,如果我一定要把它围起来,就会像黑板上的几号图形。 生:号 师:对,就是我们黑板上的号图形,由此这句话的确不那么妥当,两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我们需要修正一下,你觉得应该怎样修正。 生: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丁杭缨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把一根吸管“剪”成三段,通过一次“围”的动作体验,对“达成什么图形”的结果思考,既确立了“学生已有经验”的起点,又激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角度。 接着丁老师针对粘在黑板上四种情况的“作品”引导学生:“为什么号号不能围成三角形”,随着学生的“三边不相等”、“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两边之和不是大于或等于第三边”等依次回答,学生完成了自己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第一次建构。,丁杭缨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当然,此时学生自己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