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五百首文库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701530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词五百首文库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国古代诗词五百首文库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国古代诗词五百首文库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中国古代诗词五百首文库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中国古代诗词五百首文库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词五百首文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词五百首文库(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 世纪至前 6 世纪) 。 (另外还有 6 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 ,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 ,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chng曾注释诗经 ,因此又称毛诗 。 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齐、韩、赵、魏、秦) ,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

2、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 160 篇, 是 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雅” 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 “小雅”,有诗 105 篇,其中大雅 31 篇,小雅 74 篇,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固然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 颂包括周颂 (31 篇) , 鲁颂 (4 篇) ,和商颂 (5 篇) ,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 40 篇。 “颂” 是祭祀乐歌,分 “周颂”31 篇、 “鲁颂”4 篇、 “商颂”5 篇,共 40 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

3、歌,但鲁颂四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诗 经关雎j 关关雎鸠ji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x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w mi)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m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诗 经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 经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

4、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s。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chun死。诗 经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ch ch。静女其娈lun,贻y我彤管。彤管有炜wi,说怿y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 经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q巾,聊乐我员!出其闉 yn闍d,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l,聊可与娱!诗 经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jing 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 qi q,齿如瓠h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

5、骄,朱幩fn镳镳bio,翟zhi茀f 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g濊濊 hu,鱣鲔(zhn,wi )发发,葭菼 tn 揭揭。庶姜孽孽ni ,庶士有朅qi。3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 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 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 40 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汉朝(前 202公元 220 年) ,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前 202年高祖刘邦

6、建国,定都长安。文景之治后,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在“昭宣中兴 ”时达到极盛。公元九年, 王莽 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 年,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万国来朝。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共历 400 多年。220年被迫禅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结束。 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y,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y。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j,耳中明水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r行者

7、见罗敷,下担捋l髭z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 qio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ch ch) 。使君遣吏往,问此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4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lin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 隅(y) 敷(f) 笼系(j) 倭(wo

8、 ) 堕(du) 髻(j ) 缃(xing) 绮(q ) 襦(r) 捋(l) 髭(z)须 著帩头(zhu qio) 踟蹰( ch ch)姝(sh) 宁可(nng )不(fu )千余骑(j) 骊(l ) 鬑鬑(lin)趋(q) 【词语解释】 陌上桑:陌上:田埂上。桑:桑林。 东南隅:指东方偏南。隅,方位、角落。我国在北半球,夏至以后日渐偏南,所以说日出东南隅。 喜蚕桑:很会养蚕采桑。 青丝为笼系:用黑色的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笼,篮子。系,络绳(缠绕篮子的绳子) 。 笼钩:一种工具:。采桑用来钩桑枝,行时用来挑竹筐。 倭堕髻:即堕马髻,发髻偏在一边,呈坠落状。倭堕,叠韵字。 耳中明月珠:耳朵上戴着宝

9、珠做的耳环。明月珠,一种大个儿的宝珠。 缃绮: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织品。 襦:短袄。 下担捋髭须:放下担子,抚摩胡子(和下接诗句都是形容看得出神) 。捋,抚摸。髭,嘴唇上方的胡须。须:下巴上长的胡子。 脱帽著帩头:把帽子脱下,只戴着纱巾。古代男子戴帽,先用头巾把发束好,然后戴帽。著,戴。帩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但):只是。 坐:因为,由于。 使君:汉代对太守、刺史的通称。 五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马拉的车。汉朝太守出行用五匹马拉车。 踟蹰:徘徊不前的样子。又作“踟躇”。 姝:美丽的女子。 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宁可:愿意。 (不):通假字,通“ 否”。 一何:何其,多么。 东方:指夫

10、婿当官的地方。 千余骑:泛指跟随夫婿的人。 居上头:在行列的前端。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用什么(标记) 。 骊驹:黑色的小马。这里指马。 骊):纯黑色 黄金络马头: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络,这里指用网状物兜住。 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 千万余:上千上万(钱) 。 小吏:太守府的小官。有的本子作“小史”。 朝大夫 :朝廷上的一种高等文官。汉代宫名,大夫。 侍中郎:出入宫禁的侍卫官。 专城居:作为一城的长官(如太守等) 。专,独占。 白皙:指皮肤洁白。 鬑鬑颇有须:胡须稀疏而长,须发疏薄的样子。白面有须,是古时候美男子的标准。颇;稍微。

11、 盈盈:仪态端庄美好。 (冉冉):走路缓慢。 公府步:摆官派,踱方步。 殊 :出色,与众不同,非同一般。 致词:同“致辞”,即答语。 【古今异义】 1.但坐观罗敷(坐) ,古义;因为。今义;坐下。 2.使君谢罗敷(谢) ,古义;请问。今义;感谢,道谢。 【词类活用】 1.罗敷喜蚕桑(蚕桑) , 名次作动词;“采桑养蚕” 2.青丝为笼系(系) , 动词作名词;“络绳”孔雀东南飞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y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kng hu) ,十

12、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m) ,及时相遣归。 ”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5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答:“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

13、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f)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 chng)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png)萦(yng)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wi)蕤(ru)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wi)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

14、四五通。足下蹑(ni)丝履,头上玳(di)瑁( mo)光。腰若流纨 wn素,耳著明月珰( dng)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m,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

15、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pn)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6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 f 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pin)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