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013596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2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2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2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2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积累“啜泣、纳罕、迂回、训诫、瘦骨嶙峋、小心翼翼”等词语。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鉴赏课文中由事推理的感悟美。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朗读复述法: 本文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作者从童年的一次“脱险”经历,感悟到战胜艰难险阻的人生哲理。通过朗读感知文意,朗读以“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三点要求给予指导和评价。复述故事情节,体味记叙的周密。设疑研讨法:通过有创意的设疑,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研讨,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朗读质量。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阅读中感悟和思考

2、生活哲理,激励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敢精神。【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意,研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及生活哲理。【教学难点】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内容,获得教益。【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积累,开拓视野1.教师出示名言,学生齐读背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学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我们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亦或是迎上去?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享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

3、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三)检测字词、扫通障碍1.找一名学生读“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学生领读,老师纠正。训诫(xn ji) 耸立(sng l)迂回(y hu)凝视(nng sh)啜泣(chu q)纳罕(n hn)瘦骨嶙峋(ln xn)心惊肉跳(xn jng ru tio)头晕目眩(tu yn m xun)小心翼翼(y y)2.老师点出一些词语,让学生掌握词义并造句。例:心惊肉跳、啜泣、头晕目眩(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文章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中心意思,还要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默读完课文,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4、。板书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学法指导a默读要求(时间、内容)b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可小组交流,也可大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脱险”的过程这个重点。复述不是背诵,即使给与复述较好的学生以鼓励。合作探究: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他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问题组: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

5、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合作探究:联系你的生活,讲讲你“吃一堑,长一智”的经历,把你的感悟与同学们分享,让大家都变得聪明起来!例:小学五年级期中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三十名,开完家长会,爸爸对我说期末考试一定要考前十名,当时我想天哪!我怎么办?打死我也做不到呀!我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办主任发现了,找我谈心。告诉我,先定目标考到前二十名,再考前十五名,再努力争取考前十名,而且他

6、说他非常喜欢聪明的我,而且他坚信我一定可以实现我的想望的。教师鼓励,“想望”一词已能够学以致用!语言积累很重要!小结这位同学所用的方法跟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给大家分钟背诵黑体字,并比赛谁背得最好。体验反思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大屏幕投影问题: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战胜困难,实现理想的?学生拿出准备的练笔,可小组

7、交流,也可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教师都要鼓励)。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2.识记积累课下注释及“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做到“四

8、会”,即“会读,会写,会解释,会造句”。板书设计: ln xn xun chu生字:嶙峋眩目啜泣生词: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复习检查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给下列字词注音、解词、造句。训诫( ) 耸立( )迂回( )凝视( ) 啜泣( )纳罕( )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二、讲授新课:(一)分析结构、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启示把故事分成四个部分,并在课文中标出。(板书)、概括每一个部分的大意并用一句简短的语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叙)(二)分析描写心理的词语并理解其作用。1、从第一部

9、分中我们可以得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孱弱多病,常受到母亲“不要冒险”的训诫)或“乖、懦弱、胆怯”2、但在玩厌了弹子游戏想找新花样来玩的心绪中,禁不住伙伴们的鼓动,终于也跟着大家去爬悬崖,结果被困在了悬崖上。3、齐读第二部分,划出描写“我”的心理状态的词语。(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嶙峋的胸腔里面扑扑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4、这些词语描写出“我”当时的一种什么状态、心理?(有被抛弃的委屈、有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然而最强烈的是恐惧感) 5、如何理解课后练习三中的前一句话?(“我”此时非常害怕摔死,以

10、致自己在啜泣一时也不知道。)6、为何不直接写“我”哭了?(一是真实的需要,“我”太害怕了以致连自己哭了也不知道;二是写法的需要,这样写更能将“我”当时的恐惧心理描写得真切、生动。)、分析“我”爬下悬崖时心理经历过几个变化过程?最初: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到的”随后:信心大增“我”能办到最后:激动啜泣、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还给你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请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交流,整理在练笔本上。明确重点讨论:父亲是为了能让“我”学会自己

11、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他救得了儿子一次,但不可能救他一辈子。父亲教给我好方法,让我一辈子受用。小结: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父亲并没有责备不听话的“我”,先是安慰“我”,他要和“我”一起回家吃晚饭;给“我”鼓励,给与信心和勇气,“你能办得到的。”;他还夸“我”,说“好”,让“我”不要担心;当“我”踩到了岩石后,他又一次夸“我”,说“很好”,并告诉“我”如何做下一步。可见“父亲”指点有方,给“我”信心和勇气,终于有了人生第一次成功的经历!总结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这篇课文,特别是“着眼于那最

12、初的一小步”这一句,说的是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一个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了。这篇课文,它启发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个什么道理,悟到哲理就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成为一笔精神财富。善于感悟,写作文,也有东西可写,在不起眼的题材上也能写出好文章。(三)比较阅读: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明确两篇文章都提到如何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山的那边告诉我们人们要实现远大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战胜失望,征服所遇到的任何困难。或在困难面前,不要气馁,要坚持到底,成功就在终点等你。教师总

13、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1.老师送学生一首诗一步一步一步走不完长征路长征却少不了每一步一步登不上高山顶一步却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请珍重你的每一步布置作业:将(三)3题形成书面小文章或写成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脱险经历:冒险脱险蕴含哲理

14、: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的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第三课时一、检查作业小组交流、推荐有趣味的作文片断在班上诵读,师生共同评议。二、多角度阅读、方法指导:同学们,苏轼的题西林壁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移动视线从不同角度观察山姿,那么进入视野中的庐山形象也就有了差异。同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章,也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发现,西方评论人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思维空间的拓展,阅读质量也就随之提升了。多角度阅读,首先要确立角度,关键也在于确立角度。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举个例子说,评论文中杰利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就是一个角度。这样的角度文中很多。、学生研读文章,积极思考,就文中的人物、情节提出自己有创意的解读角度:教师启发、整理。如:父亲怎样教孩子脱险?评论杰利。评论四个孩子。、小组合作研讨,多角度探究文意:石架大约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他的办法有什么普遍意义?哪些地方写到杰利,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