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法应用与拓展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964401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入产出法应用与拓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投入产出法应用与拓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投入产出法应用与拓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投入产出法应用与拓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投入产出法应用与拓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入产出法应用与拓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入产出法应用与拓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4 投入产出法的应用和拓展,一,研究产业结构及其关联程度 二,编制和修订宏观经济计划 三,研究价格水平及其变动影响,1,一,研究产业结构及其关联程度,(一)初始需求及其变化对各部门产出和投入结构的影响 初始需求:对最终产品的需求。等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 1,分析初始需求及其变化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结构的影响 f=f(1)(消费需求)+f(2)(投资需求)+f(3)(净出口需求) q=q(1)(消费需求引致)+q(2)(投资需求引致)+q(3)(净出口需求引致) 根据投入产出行模型,(q(1), q(2), q(3)=(I-A)-1 (f(1), f(2), f(3) 2,分析初

2、始需求及其变化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结构的影响 x=x(1)(消费需求引致)+x(2)(投资需求引致)+x(3)(净出口需求引致) y=y(1)(消费需求引致)+y(2)(投资需求引致)+y(3)(净出口需求引致) 根据投入产出中间流量模型,(x(1), x(2), x(3)=A( (1), (2), (3) 根据投入产出列模型,(y(1), y(2), y(3)=(I-)(q(1), q(2), q(3),2,(二)利用有关的技术经济系数,分析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产业关联程度 1产业关联系数的测度方法,列和:当某个产品部门新增一单位最终产品时,所引起的对各部门的完全需求之和。表

3、明该部门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力度。 行和:当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新增一单位最终产品引起的对某个产品部门的完全需求之和。表明该部门感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影响的强度。,3,为便于比较,需要将各行(列)和加以平均:,4,以此为基础,可确定两个产业关联分析参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力系数,(1)影响力系数。依据“列和”数据确定:,5,表示某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力的相关水平。当系数大于(小于)1时,其影响力超过(低于)各部门平均水平。 (2) 感应度系数。依据“行和”数据确定:,表示某个产品部门受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影响的相对程度。当系数大于(小于)1时,其感应度超过(低于)各部门平均水平。,我国1997年的影

4、响力和感应度系数,6,依据1997年投入产出表: 我国影响力系数最大的“龙头产业”是: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建筑业,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等;最小的是金融保险业和农业。 感应度系数最大的“基础产业”则是: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采掘业,农业,商业饮食业等;最小的是建筑业、其他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 各部门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的变革,产业结构和部门关联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各地区也互有差异),7,2产业关联系数的应用问题*,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作为投入产出分析的工具之一,用于考察产业结构

5、无疑具有显著意义。但计算这些指标和观察其排序结果时,还必须注意不被特定方法的分析角度和隐含前提迷惑,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一,投入产出分析是从技术经济联系的角度研究部门关联的方法体系,而这里的“技术经济联系”仅限于部门间的产品流量关系。 二,常规投入产出法所分析的技术经济联系侧重于各部门间的“产出流量(相互提供产品)”和“投入流量(相互消耗产品)”两个方面。 三,上述测度方法给出的重要性系数仅从中间消耗的角度说明了部门间关联的相对强度,而非实际作用的强度或绝对力度。,8,二、编制和修订宏观经济计划,(一)编制和安排宏观经济计划 用投入产出法编制宏观经济计划的主要特点:从对最终产品的初始需求出发

6、,安排国民经济的生产规模和产业构成。编制计划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可以适当兼顾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等方面的关系,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运用投入产出法编制宏观经济计划的步骤: 1,基期的投入产出表 计算相应的消耗系数 对有关系数适当修订或预测 2,经济增长目标和产业结构要求 确定社会最终产品的总量和构成 3,投入产出行模型 计算各部门总产出 安排国民生产计划 计算公式:qt=(I-At)-1 ft ft为计划要求的最终产品向量 qt 为计算得到的计划期各部门总产出向量,9,例:给出某年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的生产情况如下表。假定计划期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最终产品结构调整

7、为:甲部门占15%,乙部门占45%,丙部门占40%。则计划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应为:5440*110%=5984亿元,At =,甲部门:5984*15%=897.6(亿元) 乙部门:5984*45%=2692.8(亿元) 丙部门:5984*40%=2393.6(亿元),qt=(I-At)-1 ft =,=,10,(二)检验或修订宏观经济计划 当原来的计划是采用其他方式编制时,可用投入产出法对有关计划指标的合理性与协调性进行检验,必要时作出适当修订。 1,当原有的计划已安排各部门的总产出数额时,可以用投入产出模型检验由此提供的最终产品能否适应实际社会需求,或是否达到一定的GDP增长目标. 基本计算公

8、式:ft = =(I-At) qt qt为原计划期给出的各部门总产出向量 ft 为各部门可能提供的最终产品向量 2,当原有的计划已安排GDP和各种最终产品的数额时,可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各部门相应需要完成的总产出,并检验各部门原来安排的生产增长目标能否与计算结果相衔接。 基本计算公式: qt=(I-At)-1ft ft为计划要求的最终产品向量 qt为计算得到的计划期各部门总产出向量,11,3,计划执行过程中,由于情况变化,出现攻击方或需求方的缺口时,可用投入产出方法调整原有的生产计划指标。 基本计算公式: qt = (I-A)-1 ft ft 为需要调整的最终产品向量(增减量) , qt 为各部

9、门总产出的相应调整量 例,在前面例子的计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分析预测得知:甲、丙部门的最终产品可能分别出现100亿元和50亿元的供给缺口(供不应求),而乙部门的最终产品则可能出现80亿元的需求缺口(供过于求),需要调整原来的生产计划安排。 qt = (I-A)-1 ft = =,说明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甲部门需要追加119.83亿元总产出,乙部门需要削减52.42亿元总产出,丙部门需要追加62.99亿元总产出。,12,三、研究价格水平及其变动影响*,价格问题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1,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 2,适当的价格管理和价格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

10、重要手段 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相互提供、相互消耗产品的复杂联系,不同产品的价格又是相互影响的,形成一套价格体系。某种产品的价格变化,会通过影响其他产品成本变化的方式,进而对有关产品的价格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科学地计量和测定价格水平,并分析价格变动的波及影响,投入产出模型可以用于这一领域研究。,13,(一)价格测算模型的建立 “按实物产量计算的增加值系数矩阵” “实物型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该模型表明:任何部门的产品价格都是由单位中间投入成本和单位最初投入成本两大部分组成,而各部分之间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又使不停产品的价格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结成一个有

11、机联系的价格体系。,14,在实践中,编制完整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面临问题: 1,许多服务产品没有适当的实物计量单位,难以纳入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2,实物产品种类繁多,资料搜集困难,编制工作量十分庞大。 变通方式处理:以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增加值系数代替相应的实物型系数,再以价格资料进行适当调整。而且,为了排除价格变动对系数的影响,最好采用固定价格编制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价格测算应用模型”: 实际分析形式:,15,(二)价格测算模型的应用 1最初投入变动对价格的影响分析 表:技术经济系数资料,产品部门,16,例,若第一、二部门的劳动者报酬系数分别提高5%和8%,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可依

12、据模型测算出各部门产品价格的变动率应为?,例,若所有各部门的劳动者报酬系数都提高8%,则各部门产品的变动率应为?,17,2产品价格变动的波及影响分析 (1)价格变动波及影响的基本测算模型 设投入产出表中前m种产品的价格首先调整或变动,由此波及影响到其他产品的价格,引起新的变动。记:,利用矩阵分块法将价格测算模型表达为:,18,右边分块计算,得到:,上式中,p(1) 给定, p( 2) 、 、 均未知,求解得到:,设 在调价前后固定不变(即 =0),则上式可以简化为:,19,(2)一种产品价格变动波及影响的测算 若只有一种产品的价格首先发生变化(不失一般性,设首先变动价格的是第一部门的产品),则有 例如,若第一部门的产品价格提高10%,对其他部门产品价格的波及影响应为? (3)多种产品价格变动波及影响的测算 例如,若第一部门的产品价格提高10%,第二部门的产品价格提高5%,则其他部门(第三部门)产品价格的波及影响为?,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