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的生成和发展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428.71KB
约85页
文档ID:6677188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的生成和发展_第1页
1/85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的生成和发展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渊源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渊源一、心理学二、社会学三、社会心理学四、人类学五、政治学六、六、生理学生理学七、生物学七、生物学八、伦理学八、伦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学习、激励、人格、知觉、领导、工作满意度、工作设计、工作压力群体动力学、工作团队设计、权利、冲突正式组织理论、组织变革、组织文化比较价值观、比较态度、跨文化分析组织文化、组织环境权利、冲突、政治个体群体组织系统政治学学习、激励、人格、知觉、领导、工作满意度、工作设计、工作压力群体动力学、工作团队设计、权利、冲突行为改变、态度改变、群体过程、群体决策比较价值观、比较态度、跨文化分析个体群体组织系统生物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个体群体组织系统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学习、激励、人格、知觉、态度、领导、工作满意度、决策、工作设计、工作压力个体群体组织系统伦理学生理学心理学„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以及改变人的心理或行为的学科,主要探讨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心理活动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心理个性特征:表现出来的态度、观念、信念等 个性倾向 和气质、能力、性格等 个性特征 。

„ 由于人们 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和内在动力 来自人们的心理活动和特征,因而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必须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 探究不同个人背景下的知觉特点、认知习惯、学习方式、能力结构、性格特征、需要与动机等心理品质„ 提供诸如工作动力、工作满足、决策方法、绩效评估、态度测量、工作设计、工作压力、员工选拔等方面的实用知识,从而在个体分析方面贡献于组织行为学„ 网上心理测验: http://www.psy- 华夏心理网 : 研究的对象是人在社会系统中 扮演的角色及人际关系 ,旨在分析、解释 群体中的 个体行为,研究人在相互联系、构成群体和组织时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现象„ 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而生存,他的心理活动必然与群体、组织和整个社会连接在一起所以, 只有从人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关系入手, 才能全面认识 人的行为规律„ 社会学提供了有关团体动力学、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技术、沟通、权力、冲突、团体及团际行为方面的知识,对组织行为学的贡献主要在于群体分析方面„ 华夏社会网: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结合的产物,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普通心理学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 群体中的 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 : 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社会认知、社会自我、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归因、顺从、态度改变、偏见与歧视等„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 : 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冲突、群体决策、共同活动参与等„ 人大社会心理学所 http://www.socialpsy.org/人类学„ 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其主要分支学科为 体质人类学 和 文化人类学 „ 体质人类学 :是从生物的角度对人类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包括人类的起源、发展、种族差异、人体与生态的关系及现存灵长类的身体和行为等内容„ 文化人类学 :是人类学的主要部分,它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所有的种种行为,与组织行为学有密切关系例如,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什么是文化„ 文化人类学的主要概念就是文化和关于文化的定义,这一定义提示出文化人类学的范畴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那么文化是什么呢?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的定义堪称经典:„ “文化或文明,从其最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是作为 社会成员的个体所习得的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他一切 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 。

”„ 文化是影响组织结构以及组织中个体、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 人类的行为并不是完全按照本能产生的, 人的行为中文化性行为多于生物性行为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例如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组织中,人们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规范、风俗、习惯和民族性这些影响着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会形成不同的组织文化和组织环境人类学的贡献就在于这些方面当前组织行为学的新动向,即跨文化管理研究就十分得益于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网站: 人类学天地: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的机能主要是 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意见和利害冲突 „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组织是政治实体,政治行为是组织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事实如果我们想准确地解释和预测组织中人的行为,就必须在分析中引入政治学研究所关心的冲突和权力等概念例如, 冲突的结构、权力的分配、人们如何操纵权力维护个人利益 等等这对于我们研究组织中的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生理学 :研究生物的各项功能,人们在承受工作压力 时出现的各种各样 的生理反应 生物学 :其生物钟理论表明人的生命活动有它自己的 内在节律性 ;伦理学 :其 道德规范 影响人的行为;组织行为学的性质和特色„ 边缘性、综合性综合应用多种学科,是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和综合性学科。

„ 两重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学科方面、研究的对象、管理的性质„ 实用性相对于理论性科学,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组织行为学不仅要研究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还要通过对这些的分析了解,评价人的行为,提出改变人的行为的方法也就是说要经受实践的检验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学科方面„ 从应用的学科来看,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 研究的对象„ 从研究对象 “人 ”来看,人既是生物性的,又是社会性的;„ 管理的性质„ 既是不受社会制度性质制约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自然属性);又是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监督劳动,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社会属性)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一、组织行为学的思想萌芽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准备三、组织行为学的诞生四、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在早期,有3个人在思想上对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框架和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亚当 • 斯密 (Adam Smith)查尔斯 • 巴比奇 (Charles Babbage)罗伯特 • 欧文 (Robert Owen)„ 他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最早 认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意义 和 重视人的因素 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这些可以说是 人类组织化理论 的根基。

一、组织行为学的思想萌芽„ 经济学家、哲学家、教育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他的墓碑上,用简单的一句话记述着他一生的重大贡献:〝这里存放着亚当 ٠斯密的遗骨,他撰写了 《道德情操论》 和 《国富论 》 〞前者 ——关于人类行为的 〝利他〞后者 ——关于经济活动的 〝利己〞亚当 •斯密 ( 1723~1790 )„ 斯密以 人类的利己本性 作为其整个思想的出发点,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论述并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体系„ 他首次 把人的经验、知识、能力 看做是国民财富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认为 “人类的才能与其他任何种类的资本,同样是重要的生产手段 ”„ 他以针的制造为例针的工序从抽丝、拉直、剪断、敲针头、磨针尖、焊接针柄等等,如果分散独立地生产每人每天只能生产10根针而如果10个工人分工合作,一天可以生产4.8万根针由此, 论证了组织起来分工合作的经济优势 ,提出了 著名的劳动分工说 这促进了其后200多年来在生产过程中 流水线 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国富论》 ( 1776)《道德情操论》 (1759)„ 尽管斯密的人性认识是利己的,但他的人性假说后来却被称为 “道德人 ”假设 。

这是因为在此前17年,斯密就撰写了《道德情操论》,早已论述了人类行为的 “利他 ”性 „ 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但又有同情心和利他的一面在经济行为中,每个人追求的都是个人利益,即利己是主要的动力但 为了利己,人们不得不同时利他 也就是为了保障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人必须采取利他的行为, 通过利他才能实现利己的目的 其结果就产生了相互的和共同的利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得到协调„ 他一生的心血主要浇注在这本书的撰写和修改上,尤其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完全致力于本书第六版的修订,首尾耗时31年斯密的思路„ 在 “一切都听其自由 ”的社会里, “人们受到 ‘一只看不见的手 ’的指导,去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 ……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比在真正出于本意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 ”(《国富论》下卷27页)„ 亚当 ·斯密的 最大贡献 就在于他发现了 市场经济的真正奥秘 ,那就是:在价格机制这只 “看不见的手 ”的作用下,每个人 经由 “利己之心 ”出发,最终却 达到了 “利他 ”的目的 ,从而全体社会成员的福祉最终都得到了增进查尔斯 •巴比奇 ( 1791~1871 )„ 英国数学家、机械学家、教育家,曾设计出一种 “计数机 ”。

„ 1832年发表《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指出,由于分工避免了重复学习和训练,节约了固定学习费用, 脑力劳动分工 和体力劳动分工所带来的 节约 是类似的, 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 劳动分工理论 „ 巴比奇认识到在生产活动中有必要争取工人的合作,为此必须提供激励,所以,他明确地提出了 工资加利润分享 的制度以此来 调动 劳动者的工作 积极性 ,在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 寻求和谐的关系 利润分享计划包括:„ 按照工作性质确定的固定工资;„ 按照对生产率作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 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 威尔士的一位企业家,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18岁就拥有自己的工厂,是最早承认工厂制度压榨工人利益的企业家中的代表人物目睹残酷的现实他十分反感,对工人、特别是童工悲惨的工作环境十分同情„ 早在1825年,他就主张制定工作时间法、童工保护法,并且为工人提供热茶、工作餐、通风装置、病假补贴和医疗保健,主张公共教育、企业参与社区规划等等, 倡导一种减轻工人阶级苦难的 “乌托邦 ”式的工作场所 罗伯特 •欧文 (1771~1858)„ 他是最早抛弃当时 把纯粹技术和财务上的成就 作为 成功标志 的工业家之一。

他认为,管理的首要因素就是人 人事职能 不应被认为是从属的管理部门,而 必须被认为 它 就是良好管理的 目的 „ 他为工人们所做的,为社区社会所做的,比他所处的时代超前了100多年由于他开创了 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 的先河,在人事管理方面做出巨大实践和贡献,虽然他不是学者,但他被誉为真正的 “人事管理之父 ”„ 他采取的许多措施,今天我们社会主义的许多企业家都没有做到„ 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手工业为主发展到以机器大工业为主,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管理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其后的百余年里,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产生了许多管理学派和理论家这些理论和学说思想的发展为组织行为学的诞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时期 (1880-1930年代)„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时期 (1930-1950年代)„ 第三阶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