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开放经济中的价格:购买力平价一、一价定律 二、价格和汇率:购买力平价n 本章主要讨论购买力平价对购买力平价的理解是掌握更加复杂的汇率决定模型的基础由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前提条件是一价定律的存在,因此我们首先分析一价定律然后我们考察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以及由此导出的实际汇率最后我们介绍购买力平价的经验证明和运用本章重点的问题n 什么是一价定律?n 什么是购买力平价?n 什么是实际汇率?n 如何运用购买力平价?一、一价定律 (一)本国经济中的一价定律(二)开放经济中的一价定律(一)本国经济中的一价定律n 在一国范围内,一价定律( the law of one price)可简单地表述为:若两个物品是完全相同的,则它们必须卖同一个价n 假设皇家马德里球队与北京现代队将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友谊赛,门票在全国销售,销售火暴如果球票的价格(平均价格)在北京是 680元人民币,在上海的价格是 780元人民币,那么一定会有票贩子倒票票贩子倒票的前提是存在的价格差异,而票贩子所做的真是密切注意这种价格差异n 票贩子会尽可能地从北京买进球票,然后在上海卖出,结果,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会使北京的球票价格上升,上海的球票价格下降。
随着北京的球票价格上升和上海的球票价格下降,票贩子的利润也从原来的100元不断地下降,当两地的票价在 680元和 780元之间的某个价格,例如 740元上相等,票贩子就会停止倒票,因为在这个价格上他们无利可图n 这里的套利是把物品(球票)从某一市场转移到另一市场以获取差价收益的过程综合起来,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更一般的套利的定义:n 即买进或卖出某物以利用差价而获取无风险利润的交易行为n 由此推论:如果没有套利行为,一价定律就不会成立n 当实际的交易成本如票贩子在倒票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通讯费、旅行费等)存在的情况下,套利活动的利润会发生什么呢?n 交易成本( transaction cost)是指与交易相联系的、超过实际交换的商品成本的所有成本在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在上面的例子里,套利者的均衡可以用下式表示:Pb = Ps + C ( 2-1)这里 Pb是北京的球票价, Ps是上海的球票价, C是交易成本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要交易费用小于价差,套利者仍然会继续交易,或者说,当价差小于交易成本时,套利行为将不再有利润。
n 当存在交易成本时,我们就要修正一价定律因为当价差小于交易成本时,套利行为将不再有利润,但价差仍然存在例如,假设票贩子倒一张球票的交易成本是 10元,因此当北京和上海的球票价差为 10元或小于 10元(但不相等 0)时,票贩子就会停止倒票,这时,北京和上海的球票差价仍然存在(相差大于 0到 10元之间的某个价格),也就是同一球票有着不同的价格n 此外,影响一价定律正确性的因素还有法律风险如果倒票是一种非法行为,这时倒票就有着法律风险当法律禁止套利行为,同一物品的不同差价就可能存在n 小结:在本国,一价定律存在的条件是:套利活动存在;交易成本很小;没有法律限制n 那么,一价定律是否适用于所有商品呢?我们来考虑这样一种商品,例如理发假定上海的 “ 标准型 ” 理发价格与北京的不一样,那么,通常意义上的套利行为显然就被排除了,因为套利者无法买卖 “ 理发 ” 因此,短期内,两地理发的价差可能很大在国际经济学文献中,把理发、汽车修理、医疗服务等劳务和某些物品一起称为非贸易商品n 所谓非贸易商品( non-traded goods)(或不可贸易)是指区域内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消除的物品(一般是指劳务)。
n 但是,在经济学上,从长期看,国内外某种服务的价差仍然会消失二)开放经济中的一价定律n 现在我们转向讨论开放经济中的一价定律与本国经济中的一价定律的区别是,要讨论的不是北京和上海,而是北京和纽约之间的价格差异因此有:n 开放经济中的 “ 一价定律 ” ,即按购买力平价折算,一种商品的价格在任何国家都一样n 我们重新考虑皇家马德里球队与北京现代队友谊赛门票假设一个纽约的旅行代理商降价出售球票,目的是吸引客户但是,在纽约旅行代理商的售票窗口出售的票价不是用人民币计价,而是用美元计价的例如,球票的价格(平均价格)在北京是 680元人民币,在纽约旅行代理商的售票窗口出售的票价是 75美元,那么你如何比较它们之间的价差呢?n 在不存在通用货币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把人民币折换成美元,或者把美元折换成人民币,也就是折换成相同货币来比较两者之间的差价这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涉及到汇率n 我们假设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是 1美元 =8人民币,那么, 75美元等于 600元人民币,显然,用美元标价的球票要比人民币标价的球票便宜 80元人民币;如果都用美元标价,北京的球票价是 85美元( 680 ÷8=85)。
n 现在我们假设有个票贩子知道这个差价,想买进美元球票,再用人民币标价卖出我们再假定,这个票贩子必须先购买美元,然后再用美元买票那么在 1美元 =8人民币的汇率下,他需要用 8元人民币买 1美元,买 1张美元球票所要的人民币是 75 Χ 8 ,即 600人民币买 75美元,其计算方式是:(美元的人民币价格) Χ 球票的美元价格 = 球票的人民币价格n 如果我们用 S表示汇率(即美元的人民币价格),用 P表示在纽约的球票的美元价格,显然,北京的价格就是 SP可见,通过汇率我们可以把球票价格所有的货币统一起来,从而得以比较它们之间的价格差异n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汇率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的核心作用,这是因为汇率使我们能够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n 以后的分析我们还会看到,家庭和企业利用汇率把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转化成本国货币计量的价格一旦本国商品和进口商品的价格都能用相同的货币表示出来,家庭和企业就能计算出影响国际贸易流动的相对价格n 在开放经济中套利者的均衡怎样表示呢?我们只要对 2-1式进行替换,用 Pbj和 Pny(北京和纽约的球票价格)替代 Pb和 Ps 我们得到:Pbj = SPny+ C ( 2-2 )现在,等式左边是北京的球票价格(用人民币计算),右边是纽约的球票价格(用美元计算)。
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加上交易成本 C ,假设为 40元人民币n 利用 2-2式我们可以解出套利者的均衡条件,即当纽约的球票美元价格 80美元时或 640人民币( 80 Χ 8 ),再加上交易成本 40人民币,正好等于北京球票的人民币价格这时,套利者将会停止交易n 在开放经济中,是否存在着在本国经济中不同的使一价定律不成立的因素呢?回答是肯定的:n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些贸易障碍可以简单地认为使交易成本增加n 对理发这类劳务商品,人为的壁垒比贸易商品要少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只有自然障碍因此,劳务价格在不同国家的差价较少 又称巨无霸汉堡包指数,它是一个非正式的经济指数,用以测量两种货币的汇率理论上是否合理这种测量方法假定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 具体做法是将世界各国麦当劳里的巨无霸汉堡包价格,根据当时汇率折合成美元,再对比美国麦当劳里的售价,来测量两种货币在理论上的合理汇率,从而得出这种货币被 “ 高估 ” 或 “ 低估 ” 的结论从 1986年开始,伦敦 《 经济学家 》 ( Economist)杂志每年都要发布 “ 巨无霸汉堡 ” 指数( Big Mac index)专栏:巨无霸指数( Big Mac index)n 其假设是相似的食品无论在哪里销售,其价格应当是相同的,价格有差别意味着币值出现异常情况。
例如,一个巨无霸汉堡包在华盛顿的价格为 1美元,而在鲁利坦尼亚 (Ruritania,假想国 )为 20比索,那么,美元兑比索应是 1美元等于 20比索如果汇率偏离这一水平,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比索的币值要么偏低,要么偏高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应变动至令相同的商品组合价格一 致的水平n n 2008年 3月,用 12.5元人民币就可以在中国的麦当劳里买到一个巨无霸汉堡包,约合 1.78美元而在美国的麦当劳,要买一个相同的巨无霸汉堡包要 4美元左右 这就是常被美国国会议员拿来说事的所谓 “ 汉堡包指数 ” n 尽管自 2005年中国汇改至今的两年多里,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了近 15%——2005 年时, 11元人民币就能买到一个巨无霸 —— 但如果以 《 经济学人 》 2007年公布的指数调查,人民币仍然被低估了 50%以上这正是美国国会要求人民币至少要升值五成的依据 n 据美国 2009年第二季度发布的指数表明, “ 巨无霸 ”在美国平均售价为 3.10美元,而在中国则售 10.5元人民币(约合 1.31美元),由此算来, 1美元基本等价于 3.39元人民币。
《 经济学人 》 杂志通过这一比较,计算出人民币被低估了 58% 58个国家和地区的巨无霸价格转换为美元后,中国的售价最低,其次是马来西亚,为1.52美元,泰国居第三相反,欧元和英镑兑美元分别被高估 22%和 18%,瑞士和瑞典的货币就高估得更厉害了,其中挪威的汉堡最贵,每个卖到 7.05美元另一方面,虽然日元近期有所升值,但仍被低估 28%同时,所有新兴国家的货币均弱于美元 n 类似的指数还有 “ ipodnano指数 ” 和 “ 中杯拿铁咖啡指数 ” 澳洲一家证券部门以苹果公司 2GB的 iPodNano的美元售价作为指标,他们认为 iPod主要产地在中国,因此全球市场的 iPod成本几乎相同,所以能够提供较精确的评估而 《 经济学人 》 对比同样一杯 “ 星巴克中杯拿铁咖啡 ” 价格的结果显示,人民币与美元的购买力几乎相同,似乎并没被低估 n 批评者认为,巨无霸汉堡包指数忽略了不同国家的税收、利润水平和原材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n 中国一家基金公司天宏基金的报告认为,这些指数的偏离其实恰好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现状:食品、纺织品、家电产品等生活必需品相对便宜;国际名牌服装、皮具、化妆品、手表、家具、音响等奢侈品的价格则相对高昂。
麦当劳在中国已经成为相对大众化的食品,而星巴克、 ipod仍然是 “ 小资 ” 、 “ 新生代 ” 的代名词因此,单一商品的价格并不能代表该货币真实的购买力n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李莲盎(音译 LI Lian Ong)最近推出了这一领域的专著 —— 《 大汉堡指数:购买力平价的应用 》 ( The Big Mac Index: Applications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她认为大汉堡指数在跟踪汇率长期趋势方面有着惊人的准确性而在短期,币值可能仍然会在一定时间里偏离购买力平价二、价格和汇率:购买力平价(一)绝对购买力平价(二)相对购买力平价(三)实际汇率(四)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的关系(一)绝对购买力平价n 1、购买力平价的概述n 购买力平价( 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 :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means thatexchange rates change to make equivalent values ineach currency equal in purchasing power.n 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