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情感体制社会学探析_成伯清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6461853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5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情感体制社会学探析_成伯清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当代情感体制社会学探析_成伯清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当代情感体制社会学探析_成伯清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当代情感体制社会学探析_成伯清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当代情感体制社会学探析_成伯清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情感体制社会学探析_成伯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情感体制社会学探析_成伯清(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情感体制的社会学探析 成 伯 清 摘 要:情感体制是指一定时期在一定社会领域中围绕一套规范情感及其表 达而展开的话语和实践。情感体制的视角可以为我们揭示个人感受与社会结构之 间交互作用的机制提供一种分析思路。伴随当代社会在三个关键领域发生的变 迁,情感体制也相应呈现三种类型,即工作领域的整饰体制、消费领域的体验体 制以及交往领域的表演体制。三种体制之间既有张力也有交叉重叠,由此而衍生 出各种复杂情形。同时,在诸种情感体制中也潜含着共同的趋向并由此导致共通 性的情感现象。基于情感体制的分析和诊断,为理解和解决当代情感问题提供了 社会学的思路。 关键词:情感体制 整饰 体验 表演 作者成伯清,

2、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 南京 ) 。 一、引 言 在当代社会,情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成为问题和话题,已引起人们的特别 关注。而情感现象的凸显,无疑与当代社会结构和交往模式的变动有关,应从 社会学的角度予以考察,因为 “ 社会学想象力可使我们把握历史和个人生活历 程以及二者在社会之中的关系” 。从学术史来看,经典社会学家虽重视情感因 素,但因缺乏有效的概念工具和观测手段,未能对情感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 世纪 年代中期以来,一场 “ 情感研究的革命”席卷了众多学科,社会学界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生命政治的谱系” ( 项目批准 号 )的阶段性成果。 , , , :

3、, , 参见 , , , : , 也出现情感研究的新局面。随着 年美国社会学会情感社会学分会的建立,情 感社会学作为一个分支领域的地位得以确立,相关研究持续展开并逐渐深化,但在 理论框架上主要依循符号互动论范式,间或亦有采用精神分析与交换理论者。 耐人寻味的是,此番情感研究的兴起,跟包括女性、人权、环境等运动在内的 “ 新社会运动”密切相关。新社会运动往往围绕单一议题展开,参与者凝聚的基础经 常是一种共同身份的认同,故也被称为 “ 认同政治” 。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情感 社会学理论,或多或少地带上了这种倾向,即认为就像个人认同的社会建构一样, 情感也是依照特定规则建构出来的产物,个人可对自身情

4、感进行管理。而且,现 行情感社会学理论,特别是美国取向的,虽名目繁多,但大都专注于解释互动情境 中的情感现象,对宏大社会结构背景则漠不关心。其结果,“ 尽管情感社会学作出了 广泛的努力,但并未能够深刻地改变一般的社会学理论,也未能重塑这门学科的多 数分支领域” 。 从内在学理来看,造成这种困局的原因,首先是理论视角的局限,难以将宏大 的社会结构纳入视野。即使有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情感现象的,也基本是根据处于 社会结构中不同位置的个体的相对权力和地位来分析情感过程,而未能从总体社 会结构的特性来对情感问题作出准确的时代诊断。其次是缺乏历史的维度,容易受 蔽于特定的意识形态,将 “ 属于一定的社会形

5、式的”情感现象视为当然和普遍的 事实,鲜能反思性和批判性地探究情感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从而陷入特定的时 代偏见。再次,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倾向导致了对情感的意义维度的忽视,经常将 富有社会意义的情感化约为主要基于生理反应的情绪。最后,现有的概念框架预设 了情感的产生和传导源于和限于社会互动,从而不能将个体的情感故事与时代的宏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期 标志性的成果有柯林斯 ( )的 冲突社会学 ( ) 、肯普尔 ( )的 情感的社会互动理论 ( ) 、霍克希尔 ( )的 心灵的 整饰( )等。 参见 , , , : , 赵鼎新: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第 页。 参见

6、 , , , : , : , , , , , , : , : , , 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 情感社会学 ,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 年,第 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第 页。 大叙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简言之,情感社会学未能乘 “ 情感人”崛起之势,使情 感维度真正回归对人与社会的研究之中。 当前情感问题的复杂之处还在于,许多看似个体的感受其实既跟全球化背景下 日益强化的相互依赖和交互影响有关,也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发展所致。 亦即情感的传导不再依赖于和局限于特定的社会纽带,而可能直接将个体贯通于社 会整体氛围。 有鉴于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将看似个

7、体层面的情感体验与一般性社会趋势贯通 起来分析的视角,也就是从情感得以形成和表达的一般社会条件出发,去洞悉情感 问题生成的社会机制,并藉由对情感现象的理解进而诊断我们的时代精神。 二、情感体制的视角 尽管情感社会学的主导性理论取向存在着局限,但就宏观结构背景影响情感 的形成和表达这一具体论题而言,在社会学中已有一些相关研究。其中值得一提 的是埃利亚斯 ( )关于行为举止、交往礼仪及情感控制的长期演变趋 向的探讨。在充满暴力的中世纪社会中,恐惧和惊吓堪称日常体验,相应地,情 绪及其表达也比较极端化。而随着国家对暴力的垄断,一种 “ 没有激情的自我控 制”出现了,“ 这种或那种的监督机制,都施加持

8、久的、均衡的压力,以抑制 情绪的表达。它们朝着削弱行为和情感表达上的极端波动的方向驱动” 。后来埃 利亚斯等人又通过分析休闲的体育化 ( )现象,指出对情感的 限制可以暂时进行受控 ( )而愉悦的解控 ( ) 。埃利亚斯从 过程的视角来审视情感控制现象,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主流社会学中并不受关 注。巴伯莱特 ( )和特纳 ( )等人也就宏观层 面的社会过程与情感之间的联系进行解析。不过,巴伯莱特只是选择性地探讨了社 会结构的某些方面 ( 如不平等)与某些情感 ( 如怨恨)之间的关系,未能提出一个 当代情感体制的社会学探析 参见 , : , : , 诺贝特埃利亚斯: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

9、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卷,袁志 英译,北京:三联书店, 年,第 页。 , , : , , 在代表美国主流的特纳和斯戴兹所著的 情感社会学一书中只字未提埃利亚斯的工 作,也未提及现象学取向的邓津的工作,更不要说早期的舍勒在情感社会学上的成就 了。倒是中国学者郭景萍在 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 ( 上海:上海三联书 店, 年)中对古典理论多有关注。 系统的解释框架。而特纳则依照下述思路来处理情感与结构的问题,即 “ 就面对 面的日常接触而言,社会结构通过地位、角色、社会生态和人口统计特征的微观动 力而对个体施加影响” 。在流动性日趋增强的时代,这种略显机械的结构论显然难 以解释当代情感世界的逻辑。 事

10、实上,在探讨个体情感与一般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上,霍克希尔所提出的 “ 感受规则”( )概念最接近我们的设想。感受规则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 中习得的规范,用以指导个体如何体验、解释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包括在特定情境 中应该感受到何种情感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参加婚礼的人应该高兴、 参加葬礼的人应该悲伤等。感受规则可使个体从社会生活的复杂感受中,将特定的 感受摘取出来予以确认和命名,依照社会规范来调节和管理,以适应情境的要求。 不过,感受规则概念作为情感体验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连接中介,在回应本文前面所 提出的问题上,还是存在不足:一方面,凡事皆有规则,在特定时代背景下,通过 具体的感受规则无法说明共通性情感体验受制于何种规则体系;另一方面,规则必 因情境而变,仅凭感受规则不能揭示特定时代共通性情感体验源于何种结构性背景。 为找到恰当的视角,我们转向历史,发现确有不少学者,已经展开了颇为多彩 的情感史探索。情感史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特定人群有关情感及其表达的社会 规范的演变。他们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如 “ 情感共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