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热点专题复习七 培育核心价值观 提升核心素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5862558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热点专题复习七 培育核心价值观  提升核心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热点专题复习七 培育核心价值观  提升核心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热点专题复习七 培育核心价值观  提升核心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热点专题复习七 培育核心价值观  提升核心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热点专题复习七 培育核心价值观  提升核心素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热点专题复习七 培育核心价值观 提升核心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热点专题复习七 培育核心价值观 提升核心素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点专题复习七 培育核心价值观 提升核心素养【热点材料】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可以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实处,既要使人们在内心深处认同这是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的价值导引,又要将其作为行为准则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具体行动中,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材料二: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对坚持价值引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的编纂提出了明确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民法典的精神灵魂

2、,推动民事主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材料三: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关于印发2018年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人物”系列推选活动方案的通知,2018年11月17日,推选洪百中等10位同志为2018年度福建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人物”。材料四:为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艺术化具体化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认真学习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2018内蒙古首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大赛作品征集作品。材料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命题角度】角度一: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特点、内容各是什么?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2.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3.中华文化的地位及影响怎样?地位: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

4、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影响: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中华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原因有哪些?(1)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中华文化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5.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和传播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中华饮食、中国功夫、京剧、书法、戏曲、绘画

5、、民歌等。6.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不仅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而且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等等。对待:珍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与时俱进,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等。7.习近平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

6、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应如何“吸收外来”?要有开放的胸怀、全球意识、崇高的精神,尊重、学习、保护其他国家和民族优秀的文化;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辨别并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8.你怎样做文化交流的使者?(1) 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2)要有开放的胸怀、全球意识、崇高的精神,尊重、学习各国各民族优秀的文化。(3)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4)在交往中,不卑不亢,以礼相待等。9.你建议学校可以开展哪些形式的优秀文化传承活动?(1) 开展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2)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

7、动。(3)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4)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等。10.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 我国现阶段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2)有利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4)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6)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等。11.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努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1)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3)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4)吸收借鉴优秀

8、的外来文化。(5)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角度二:民族精神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怎样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 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体现,请举例。(1) 革命战争时期形成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2) 新时期的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女排精神等。(3)改革开放赋予民族精神的新内涵: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自由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公平公正意识。3.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9、。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 青少年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 培养爱国情操,增强爱国情感。(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团结同学、勤奋学习、自强不息。(4)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5.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分别是什么?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10、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6. 长征精神、女排精神、红船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角度三:核心价值观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内涵)是什么?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8.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属于哪一方面建设的内容?为什么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有什么意义?)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

11、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国家层面的要求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作为中学生的你怎么做?这样实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中学生应该这样做:树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无私奉献;发扬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使自己成为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提出了哪些要求?对个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1. 青少年

12、怎样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使自己达到这些要求?或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3)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4)遵纪守法,维护公平正义。(5)诚实守信,友善待人。【跟踪检测】1.“小孝治家,大孝治国”,“孝”是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孝”更多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更多赋予了主动孝敬父母、自觉报效祖国的内涵。“孝”的演变说明()A.封建的传统道德已不适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B.中华文化具有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

13、品质C.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全盘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D.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2.2018年5月1日,我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开始实施()有利于形成尊崇英雄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培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从根本上杜绝侮辱英雄烈士的行为为构筑中国价值提供了法治保障A B C D.3.当地时间2018年5月12日,第六届内罗毕国际文化节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舞蹈和舞狮表演博得观众阵阵掌声,传统书法、画脸谱、剪纸等文化体验活动激发参与者浓厚兴趣,中式小吃吸引人们竞相品尝,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书籍深受人们欢迎。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

14、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 B. C.D.4.2018年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航天员扬利伟谈起学雷锋纪念日时表示:一个没有自己精神的民族会十分落后。民族发展需要精神来支撑,这是因为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根”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A. B. C. D.5.1998年,退伍军人王贵武得知10名空军官兵因抗洪牺牲,便将10位烈士母亲认作自己母亲进行赡养,20年来坚持资金扶助和看望老人。王贵武的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高

15、度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启迪我们要立刻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A BCD6.塞罕坝也曾水冲林深单梦,后因开围放收,逐步退化为“黄沙遮天日,飞岛无柄树”的蛮荒之地。新中国成立之初,沙尘暴频繁袭击首都。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塞罕坝林场工人勇敢地向风沙宣战,历经55年的艰苦奋战,让“一棵松”成长为112万亩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而今,人逼沙退,碧波万顷,白云蓝天,塞罕坝已成为“华北的绿色之肺”、京津的生态屏障。据不完全统计,塞罕坝每年为京津榆送净水1. 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年产生态效益超过120亿元。 (1)塞罕坝林林场工人主要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 (2)请从文化角度,续写出塞罕坝林场工人历经5年的艰苦奋战带来了哪些影响。(两点即可) (3)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塞罕坝林场工人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提示】1-5 BBADD6.(1)爱国、敬业。(2)有利于全社会学习和弘扬塞罕坝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践行塞罕坝林场工人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学习塞罕坝林场建设文化。(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