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5831225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自主学习1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 、 、 、 ,在历史上合称“五胡”。2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 迁到洛阳。3迁都以后,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改穿 ,学习 ,采用 ,提倡与汉人 。4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 、 、 上逐渐与汉族趋同。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5 、 、 和 、 、 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6北魏孝文帝迁都的目的是 ( ) A摆脱鲜卑贵族的控制 B加强对北方人民的控制 C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D解除对匈奴族的威胁基础巩固7在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除羯、氐、羌之外,还有 ( ) A匈奴和鲜卑

2、 B鲜卑和回疆 C吐蕃和回疆 D匈奴和吐蕃8黄河流域分裂局面结束的标志是 ( ) A.魏建国 B北魏迁都洛阳 C北魏分裂 D北魏统一北方9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 B鲜卑C羌族 D羯族来源:学优中考网10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 ) A长安 B许 C洛阳 D殷11促使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采用汉姓等措施的根本原因是 ( ) A汉族地主的建议 B南北对峙的形势 C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D先进封建经济的影响12下列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 (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汉武帝改革13下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来源:学优中考

3、网xyzkw A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来源:学优中考网 B采用汉族政治制度 C北魏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D孝文帝迁都洛阳14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 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15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可取材于( )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 A七擒孟获 B孝文帝改革 C张骞出使西域 D甘英出使大秦16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与下列哪项史实有关 ( ) A北魏迁都洛阳 B北魏改用汉姓 C北魏改穿汉服 D北魏学习汉族礼法17下

4、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C完成了南北统一 D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18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通过汉化来推动社会进步,并且影响最大的是 ( )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 A商鞅变法 B“贞观之治”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戊戌变法19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 ) A阶级矛盾 B统一黄河流域 C完成封建化 D北方民族大融合20迁都洛阳 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 采用汉族官制 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请你说出这位帝王 (

5、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2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包括( )来源:xyzkw.Com 采用汉姓 穿汉服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同汉人通婚 A B C D22读下图:请完成:(1)这两幅图反映了哪一民族的生产方式?(2)它出现在关外游牧民族的墓葬壁画中,说明了什么问题?创新升华23阅读下列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来源:xyzkw.Com 请完成:(1)“魏主”是指谁?(2)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

6、革措施?(3)诏令提出这一改革措施的论据是什么?(4)提出这一论据的意图何在?(5)怎样评价这次改革?答案: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来源:学优中考网自主学习1匈奴鲜卑羯氐羌2平城3汉服汉语汉姓通婚4语言服饰风俗习惯5胡食胡服胡床胡乐胡歌胡舞6C解析:北魏孝文帝迁都的目的一是为了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二是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控制。A、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的说法不够准确。基础巩固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7A解析:本题考查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当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历史上又称为“五胡”。8D解析: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自然也就标志着黄河流域分裂局面的结束。9

7、B解析: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历史上称为北魏。10C解析: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11D12C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民族的融合。13A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学会理解表中的含义。此表反映了北魏孝文帝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的历史事实。14B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潮流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A项的说法是不准确的,C项是一个重要条件,D项反映了改革的性质。15B解析:解答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南北朝时期”。由所学知识可知,A项出现在三国时期,B项发生在北魏时期,C项发生在西汉时期,D项发生在东汉时期。而北魏和东魏

8、、西魏、北齐、北周合称北朝。16D解析:迁都洛阳后,孝文帝要求穿汉服、说汉话、采用汉姓,实行汉族的礼法习俗,17C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并没有实现南北统一。18C解析:由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南北朝时期”可直接确定C项正确。因为A项发生在战国时期,B项发生在唐朝,D项发生在清朝。19D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是统一黄河流域以后进行的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的改革,故A、B两项可排除。改革只是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谈不上“完成封建化”,故C项也应排除。只有D项在原有的程度上进一步发展,北方民族大融合,为孝文帝改革提供了条件。反过来孝文帝改革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

9、大融合。20C21C解析:所谓汉化措施,肯定是向汉族学习,不可能鼓励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故是错误的。22参考答案:(1)反映了汉族(农业民族)的生产方式。(2)说明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强,少数民族(游牧民族)逐渐学会了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进行农耕。解析:东汉以来,北方各族人民呈现出逐渐认同的趋势,形成了民族汇聚的潮流,图中的内容反映了生产方式的融合。创新升华23参考答案:(1)北魏孝文帝。(2)改鲜卑姓为汉姓。(3)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4)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5)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解答时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含义,分析材料并从中提取历史信息。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学)优中 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