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础知识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549974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基础知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安基础知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安基础知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安基础知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安基础知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安基础知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基础知识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安基础知识标准化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这是公安机关权力的法定性。2 3 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4 5 6 78 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必须是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监督,对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司法、安全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监督不属此列。9 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因为督察监督属于事中监督,所以此题判断错。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

2、920 行使管制权的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2122 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必须是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监督,对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司法、安全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监督不属此列。23 2425 损害包括对人身权的损害和对财产权的损害。损害必须是客观上已经发生的对人身权、财产权的损害,而不包括可能造成的损害和仅形成危险的情况。2627 警告主要适用于初犯、偶犯,且情节轻微,后果较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28 过失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由于疏忽大

3、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29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了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必须坚持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30 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二、单项选择题1C 2B 3B 4D 5D 6B 7C 8A 9D 10A 11A 12A 13A 14C 15A 16D 17C 18A 19B 20C 21D 22B 23D 24B 25C 26D 27A 28A 29D 30A 三、多项选择题1ABCD 2BCD 3ABCD 4ABCD 5BC 6BD

4、 7ABC 8AC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 14ACD 15ABCD 16ABCD 17ABC 18BCD 19ABCD 20ABCD 公安基础知识标准化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1 2 3 4 56 对犯罪分子,要在惩办的前提下宽大。7 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无条件性,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无条件地置于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领导之下,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削弱、抵制、损害或者摆脱党的领导。8 党对公安工作的直接领导,就是要求公安机关自觉地接受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同时也应自觉接受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对公安机关实际工作的直接领导。9 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

5、专政的工具,人民警察属于人民。人民警察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0 公安机关实施管制涉及的范围是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内,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停留,对拒不服从人员可以强行驱散、强行带离,甚至立即拘留。1112 劳动教养适用的对象,是有违法行为或轻微犯罪行为且屡教不改又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13 以党委的领导取代行政领导,则必然削弱政府对公安机关的行政领导,这对党委本身也是不利的,必然分散党委的工作重点,忙于具体事务,实际上是削弱党的政治领导作用。14 各级政府对同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是通过行政管理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的切实贯彻实施。1516 2003 年

6、1 月 22 日,公安部发布了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五条禁令”。禁令规定,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17 工作对象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和公开性。18 打击与保护,两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互为前提的。19 政策,是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具有强烈的指导、规范、调整作用。20 公安政策是由党和国家所制定的。首先是由党提出来的,然后体现了国家的意志。21 警告是既具有教育性质又具有强制性质的最轻的一种治安管理处罚,主要适用于初犯、偶犯,且情节轻微,后果较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而罚款既不影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人身

7、自由,又能起到惩戒作用,是适用最灵活、最广泛的治安管理处罚方法。2223 以党委的领导取代行政领导,则必然削弱政府对公安机关的行政领导,这对党委本身也是不利的,必然分散党委的工作重点,忙于具体事务,实际上是削弱党的政治领导作用。24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式,是公安工作党委领导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25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 30 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情形,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在给予赔偿的同时,还应当在侵权行为

8、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26 坚持向科技、教育要警力,要战斗力,把教育、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适应打击日益严重的职业化、技能化、智能化的刑事犯罪的需要。27 2829 被辞退的公安民警享有法定待遇,即可享受待业保险。30 评定授予警衔的人员必须是属于人民警察建制的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包括:(l)公安机关(含设在铁道、交通、民航、林业、海关部门的公安机构)的人民警察。(2)国家安全机关和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4)警察专业技术单位、院校、报社、医院中担任人民警察职务的人员。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D 4B

9、5A 6A 7C 8A 9D 10C 11B 12A 13B 14B 15B 16D 17A 18C 19A 20C 21D 22D 23A 24C 25D 26A 27D 28A 29A 30A 三、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D 7BC 8ABD 9BCD 10AB 11ABCD 12ABC 13ABD 14BD 15ABD 16ABC 17ABCD 18ABC 19ABCD 20ABCD公安基础知识标准化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1 23 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

10、安对策体系。45 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所谓依法从快,是指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理案件的时限以内迅速地审结案件。67 集中打击或专项斗争多数情况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当地社会治安情况出发,主动地和有节奏、有准备、有重点地开展。8 除了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之外,抓好其他方面的行政管理,如市场、工商、财贸、税务、卫生、海关、教育等方面的行政管理,也可以大量地减少治安问题的发生。9 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10 1112 公安机关对于公民的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并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

11、审查,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1314 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既要保护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诉讼权利,也要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15 讯问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教师到场。16 17 18 19 2021 坚持向科技、教育要警力,要战斗力,把教育、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适应打击日益严重的职业化、技能化、智能化的刑事犯罪的需要。2223 人民警察法第 22 条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12、2425 人民警察受处分期间,不能享受正常的晋升职务、级别,其中受警告以上行政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2627 对于高度分散的、隐蔽的,又不断衍生的犯罪分子,不宜采用“大兵团作战”,而宜分散地对案件各个侦破,将犯罪分子逐个制裁。28 29 30二、单项选择题1C 2C 3C 4D 5B 6D 7C 8B 9D 10A 11A 12A 13A 14B 15A 16A 17A 18B 19C 20A 21A 22B 23D 24B 25D 26D 27D 28B 29D 30C 三、多项选择题1ABCD 2AC 3ABCD 4ABCD 5ABCD 6ABD 7ABCD 8BD 9BCD 10AC

13、D 11ABC 12AB 13ABCD 14ABCD 15ABC 16ABC 17 ABCD 18ABCD 19ABD 20ABD 公安基础知识标准化试卷(四)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为了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公安部于 1999 年 6 月 10 日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23 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行动上正确运用手中权力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必须坚持的党性原则,也是人民警察区别于剥削阶级警察的根本标志。4 秉公执法,办事公道,其核心就是一个“公”字。5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人民警察:(l)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少年管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