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习 目 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学习空间说明顺序,了解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法培养珍视、热爱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感情读读写写,磬 ( ) 攒( ) 鳌头 ( ) 琉璃( ) 藻井 ( ) 蟠龙( ) 金銮殿( )中轴线 ( ),qìng,cuán,áo,Líu lí,zǎo,pán,luán,zhóu,1.朗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画出故宫示意图,,,,,,,,,,,,,,,,,,,,,,,,,,,,,,,,,,,,,,,北,南,东,西,午门,金水河,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景山,,从 南 到北的空间说明顺序,乾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西华门,东华门,,故宫博物院,,(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分,,前朝(三大殿) (3—10),,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外形 内景 位置 用途,内廷 (12-15),,后三宫 御花园,(16)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
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风格独特,,(11)—— 承上启下,理清结构,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城 墙,护城河,护城河与角楼,角楼,午门与金水桥,太和殿外景,太和殿藻井,铜龟,铜鹤,香炉,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外景,乾清宫内景,,,交泰殿内景,坤宁宫喜床、百子帐,御花园,,,养心门内影壁上琉璃双龙图案,,,九龙壁,,故 宫 风 貌,故宫总说,宫殿建筑,规划布局,藏品精粹,故宫又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今已有580年的历史其间共有明清两代二十四位皇帝在这里行使最高权力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72万㎡,有房屋8700间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故宫总说,点击观看全景照片,宫殿建筑,紫禁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四面围有高10m的城墙,城外有宽52m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北为午门、神武门,东西为东华门、西华门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
前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过乾清门便是内廷内廷由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西六宫和御花园组成,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点击查看总平面图,规划布局,君权神授,阴阳五行,礼仪典制,藏品精粹,大禹治水图玉山,金发塔,珐琅太平有象,海市蜃楼景屏,牙雕群仙祝寿船,金瓯永固,五伦图宝座屏风,重 点 研 读,在前朝部分作者重点介绍了哪座宫殿?有什么特点?围绕这个特点作者又写了哪些内容?说明顺序是怎样的?,下一页,台基—高(三层高七米)、设计奇巧(排水管道) 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高 外观—突出了太和殿之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内部—宝座、金柱、藻井、梁枋 突出其庄严富丽 位置—位于中轴线上 功用—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其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由外及内,总写结合着分写,重 点 研 读,速读课文4~10小节,思考下列问题:,2、作者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上一页,因为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又是中心之中心,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皇帝行使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他在整个建筑群中最有代表性,所以重点介绍太和殿。
3、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文中写龙内容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间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 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彩,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艺术特色,1、在说明各宫殿时的详略方面有什么特点?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2、作者是以怎样的感情来写故宫博物院的?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这种感情的语句试着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1、以空间为顺序,条理清楚2、总说、分说结合,,3、突出重点,带动全局,详略得当拓展延伸,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认为介绍一栋建筑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明确: 1、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内容 2、以空间顺序为主,注意使用准确明白的方位词 3、注意处理详略,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 4、总写结合着分写,既展示总体特征,又突出局部特点。
5、注意在行文中融入自己的感情熟读课文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布 置 作 业,查找有关故宫博物院的资料,写一篇导游词紫禁城,紫禁城名字的由来 古时,人们把天上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垣”是指三个宫城的意思,即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在中间,称为中垣,于是古人便认为这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即天帝之宫封建帝王被认为是天帝之子,他居住的皇宫便是“天上宫阙”又因为皇宫是禁区,非一般人敢于涉足,所以故宫又叫紫禁城护城河,护城河环绕紫禁城外围,河宽52m,亦称筒子河,是紫禁城的主要防御设施河水自西北流入,向东南流出至御河护城河至今已有580年的历史修建紫禁城时挖出的泥土被集中堆在了城北,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护城河和角楼,(回平面图),角 楼,,角楼 紫禁城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造型优美色彩绚丽的角楼,东北角楼,(回平面图),午 门,,午门又称五凤楼,是紫禁 城的正门,其前有端门、天 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 天门),其后有太和门午 门的平面呈“凹”字形,这种 门楼叫阙门,是中国古代大 门中最高级的形式。
午门是 颁发诏书、下令出征和战后 凯旋向皇帝献俘的地方官员犯死罪有所谓“推出午门斩首”之说,但其实午门只是对官员执行“杖刑”的地方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午门,(回平面图),太和门,,,(回平面图),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清代改为乾清门) 门前列铜狮一对,铜鼎四只,太和门前有面 积约26000㎡的 广场,内金水 河自西向东蜿 蜒流过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 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 位置,是紫禁城内规模最大 的殿宇皇帝登基、完婚、 寿诞,每逢重大节日接受百 官朝贺和赐宴都在这里举行 隆重的礼仪太和殿的装饰 十分豪华殿内雕廊画栋,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音录)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安定和政权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点击查看相关图片,(下一页),(回平面图),太和殿,太和殿建立在台基之上,台基有三 层,前后左右设有台阶,其中前后 的台阶有左右并列的三道,中央一 道为专供帝王上下的御道,御道上 雕着九条龙纹。
太和殿前方还布置 着象征国家长治久安、江山永葆的 铜龟、铜鹤、日晷和成排的铜香炉 太和殿前是宽广的广场,广场中路两侧是品级山,其后又有仪仗蹲石每到举行盛大仪式,庞大的仪仗队秩序井然地罗列广场,文武百官按品级跪列于两侧,旌旗招展,钟鼓齐鸣,殿前烟雾缭绕,皇帝在高高的三层台阶上接受百官朝贺,这种环境营造了一种空前的庄严与威慑彰显了皇家的天威上一页),(回平面图),中和殿,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中和殿呈亭子形,平面呈正方形,金砖铺地,殿内设地屏宝座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回平面图),保和殿,保和殿位于中极殿后,于明 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 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每 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 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清代殿试自乾隆年始在此举行回平面图),乾清门,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 宫门门前广场东西两端 为景运门、隆宗门乾清 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 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 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 的“御门听政”、 斋戒、请宝接宝 等典礼仪式都在 乾清门举行。
乾清门,清晨的乾清门广场,(回平面图),乾清宫,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 之首,明代时是皇帝的寝 宫清代自雍正皇帝移住 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 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 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 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 行宴筵的重要场所一些 日常办事机构,包括皇子 读书的上书房,也都迁入 乾清宫周围的庑房,乾清宫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乾清宫内景,(回平面图),交泰殿,(回平面图),交泰殿为 皇后千秋节 受庆贺礼的 地方清代, 于此殿贮清 二十五宝玺 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 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 清世祖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 铁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 后的册、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坤宁宫,(回平面图),坤宁宫即皇后宫,是皇帝结婚的地方,清朝只有同治与光绪两位皇帝在这里住过每逢大的庆典和元旦,皇后还要在这里举行庆贺礼御花园,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点击查看相关图片,(回平面图),神武门,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后门, 位于中轴线之北。
原称玄 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 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 龙,右白虎,前朱雀,后 玄武后来为避康熙(玄 烨)的讳,改为神武门 玄武门因是后门,所以在 形制上比午门低一个等级,尽管也是重檐式屋顶,但大殿只有五开间,也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神武门,(回平面图),君权神授,3、端门、左掖门、右掖门4、乾清宫、坤宁宫、日精门、月华门与天地日月1、紫禁城的命名2、中轴线的设计5、东西六宫与十二星辰阴阳五行,1、宫殿布局上的前朝后廷与前三后二2、前后左右的四门命名3、黄色的大量使用4、背山面水的格局设计高224cm,宽96cm,座高60cm,重5000kg用料产自我国新疆和田的青玉景用夏禹治水之故事 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往扬州,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玉山雕成,共用6年时间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大禹治水图玉山,高147cm,底座70×70cm 塔由下盘、塔斗、塔肚、塔颈、塔伞及日月6部分组成,各层均于适当部位嵌珠宝、绿松石、珊瑚等塔肚内供佛后置一盛发金匣,下配白檀香木座塔下承以紫檀木莲花瓣须弥座乾隆帝在其母去世不到一月时,下诏制作金塔一座,专盛皇太后御发 金发塔共用黄金三千多两,设计式样经乾隆帝钦定,经过三个多月紧张赶制而成。
金发塔纹饰精美,造型高峻而玲巧,反映了清乾隆朝金属工艺的水平金发塔,通高170cm,长100cm,宽55cm清宫旧藏 象卷鼻垂尾,四足直立,背托宝瓶,寓意“太平有象”,下置束腰长方形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