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2011中考科学学科物理部分之物质的性质复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407353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击2011中考科学学科物理部分之物质的性质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冲击2011中考科学学科物理部分之物质的性质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冲击2011中考科学学科物理部分之物质的性质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冲击2011中考科学学科物理部分之物质的性质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冲击2011中考科学学科物理部分之物质的性质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击2011中考科学学科物理部分之物质的性质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2011中考科学学科物理部分之物质的性质复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冲击 2011 中考科学学科物理部分之物质的性质复习 水的存在和组成1: 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降水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蒸发径流(地表、地下)结论:水的运动经历蒸发(蒸腾) 、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等循环变化2:水的组成、水的重要性质 1. 水的电解了解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如图)注意:纯水是不易导电的,应加入能增强导电性的物质。可以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实验步骤及观察内容:1)注入水,关闭活塞,注意正负极2)接通电源,仔细观察A. 观察两极附近通电前后的现象,B. 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C. 注意哪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多,并观察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多少。产生的两种气

2、体的体积比:1(正):2(负)D. 验证:让两种气体采用不同的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 点燃E. 出现的不同的现象: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体积大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氢气2电极 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 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的 2 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水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不是由氧气和氢气 通 直 流 电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总结:负氢大(父亲大)反应原理:2. 水的重要性质颜色 无色 沸点 100气味 无味 凝固点 0状态

3、 常温常压下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 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物质的密度知识点一:物质的密度1)实验基础: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用天平测质量(固体、液体) 2)实验所得数据分析;画图线。3)实验结论:(1)水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2)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即质量/体积1 克/厘米 3含义:体积为 1 cm3 的水的质量为 1g4)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同的。 酒精为 0.8g/cm3,铁为 7.9g/cm35)归纳:密度:反映物质内部结构疏密程度的物理量,用 表示。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公式: 体 积质 量密 度 Vm(读作 ru)表示密度, m 表示质量(单

4、位:kg 或 g) ,V 表示体积(单位:m 3或 cm3)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 (或 1g/cm3 )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1m3 的水的质量是31.0103kg,或 1 cm3 的水的质量是 1 g。 单位:千克/米 3 (国际单位) 克/ 厘米 3 (常用单位)换算关系:1 克/厘米 31000 千克/ 米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知识点二:密度公式的应用:对于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m/V1. 应用注意点:1)m/V 中 、m、V 都是对同一物体

5、而言。2)对于同一物质, 一定,反映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 m、V 的大小无关,V 增大,m 也增大, 不变,即 m/V 不变3)对于不同的物质,V 相同,则 m 大的 也大,m 小的 也小。辨析:“铁比棉花重”的说法是否正确?铁的密度大,所以相同体积的铁比棉花的质量大,不能笼统地说“铁比棉花重” 。4)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压强知识点一:压力、压强概念,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1. 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成因:物体间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的。例如:(1)手指按瓶子:手与瓶子相互挤压,手的压力作用在瓶子的表面上,并与接触面相互垂直。(2

6、)压路机压地面,滚筒与地面相互挤压,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并与地面垂直。(3)钳子夹核桃,钳子与核桃之间相互挤压,压力作用在核桃壳上,并与核桃壳表面垂直。压力的作用效果: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定量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注意:F 是压力而不是重力,水平支持面上静止时 FGS 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或面积。单位统一:N/m 2单位:1 帕(Pa)1 牛/米 2,了解帕的大小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1 帕;

7、砖块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000 帕;2.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增大压力(耙子) ,减小受力面积(菜刀)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建筑材料) ,增大受力面积(橇式直升机、骆驼的脚掌)知识点二:液体内部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不仅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也有4压强,而且液体内部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特点液体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深度越大,压强越大,不但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会产生压强,液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一切液体的内部都存在着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

8、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压强计算公式为:P= g h 其中: 表示液体密度,h 表示液体深度,g 为常量。浮力知识点一:浮力的基本知识浮力的概念: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在水中会向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将一个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下,当物体在空气中时,读出弹簧秤的读数 FG;将物体浸入水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 F,则浮力的大小为 F 浮 FF。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的浮力。知识点二: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

9、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 F 浮 G 排水 gV 排水 推广 F 浮 G 排液同样,阿基米德定理可以推广到气体上面。对阿基米德定理 这个公式的理解应注意:排 液液排 液浮 Vg(1)公式中 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液(2)公式中 是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完全浸入, ;物排 液V 物排 液 V体部分浸入, 。物排 液 (3)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液体对物体 的浮力与液体 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A、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把物体压入水中,感觉浮力变大,这时候是从水面压

10、入水下,当完全浸入后,就不会感觉到更吃力了用物块挂在测力计下的实验来说明;B、与物体的形状无关用橡皮泥变形挂在测力计下的实验来补充说明。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过程中单位要统一)(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知识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问题:三只体积相等的球一只上浮出水面,一只下沉到水底,一只悬浮在水中。问:既然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液体中会上浮,有的物体在液体中会下沉,有的能够静止在液体内部呢?5原因:三只球所受到的重力不同,如果全部浸入则受到水的浮力相同。根

11、据力和运动的关系:F 浮 G 上浮F 浮 G 悬浮或漂浮注意: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沉到水底:F 浮 F 支持力 G)思考:你能不能根据木头、石头和水的密度大小关系,推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跟物质密度之间的关系呢?答:密度比液体小的上浮,密度比液体大的下沉归纳:对于实心物体来说:当 ,物体将在液体中下沉F,。 。G 。 。, 物 体 将 悬 浮 在 液 体 中时 ,当 液物 。注意: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

12、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 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 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 1/3,则物体密度为 2 /3 分析:F 浮 = G 则: 液 V 排 g =物 V 物 g 物 =( V 排 V 物 ) 液 = 2 /3液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 浮 = G 不同:悬浮: 液 =物 ;V 排 =V 物 漂浮: 物 液 ;V 排 V 物 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 F 浮 与 G 或比较 液 与 物 。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 G,浸在密度为 的液体中,示数为 F,则物体密度为: 物 = G/(GF) 冰块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块中含有

13、铁块、石块等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若冰中含有油等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的液体,冰融化后液面上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知识点一: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区别与联系归纳:溶质:像蔗糖、食盐、高锰酸钾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水是较好的溶剂,许多物质能溶在其中) 。溶液: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物质(碘酒、高锰酸钾溶液、糖水、盐水)溶液特点:稳定性、均一性。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或液体,如果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量多的叫溶剂,如果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知识点二:悬浊液、乳浊液1.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

14、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6人生病时需喝药水,有些药水上层是澄清液,下层是很细的不溶于水的药粉。这类药水的瓶上常常标有“服时摇匀”的字样。在摇动瓶子时,瓶里的液体会变得浑浊而不透明。如“钡餐”服用时需要摇匀,液体会变得浑浊不透明,就是悬浊液。2.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物质。牛奶,乳白色,不透明,放的时间长一些,会出现一层白色油脂,这就是乳浊液。3. 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生活中很多像糖水一样的物质,它们有很多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4. 思考:将泥浆水、牛奶与高锰酸钾水溶液、蔗糖溶液情况比较,能不能说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与

15、联系?物质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是否透明 不透明,浑浊 透明久置是否分层 久置分层 久置不分层特点 不均一、不稳定 均一、稳定类型 混合物小结:溶液有均一、稳定(放置一段时间也不会分层)的特点。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在水里颗粒的大小不同。知识点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量的水中)下,溶质不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溶剂里。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根据溶质是否能够继续溶解把溶液分成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2.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3.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16、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4. 讨论:怎样将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如何将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转变方法:5. 浓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6. 思考: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知识点四:溶解度1. 溶解度的定义和特点实验:室温下,10 克食盐和 10 克氯酸钾溶于 100 克的水中现象:食盐未全溶,已达到饱和;氯酸钾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结论: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