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课时学案 no.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

上传人:luoxia****01804 文档编号:6404799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课时学案 no.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课时学案 no.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课时学案 no.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课时学案 no.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课时学案 no.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课时学案 no.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课时学案 no.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前探究案【预习目标】1.阅读教材,分析拉马克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和局限性2.理解并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3.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核心概念的理解【知识梳理】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内容(1)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 而来的(2)生物是由 到 逐渐进化的(3)生物进化的原因(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 和 ,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是 给后代的。2.进步意义:否定了 和 ,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3.局限性:缺乏证据,多为主观推测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内容: (基础) 有限资源+ (手段)变异 + (结果)遗传+ 新类型2.

2、理解:(1)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 ,间接对象是 ,根本对象是 。(2)自然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 。(3)自然选择的动力:自然选择是通过 来实现的。(4)自然选择的结果: 、 。思考自然选择的实质是 。生存斗争有哪些类型? 。3.意义:科学地解释了 的原因和 形成的原因。4.局限性:(1)对 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 水平。(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 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自测1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人工选择 B适者生存 C用进废退 D定向变异

3、自测2.(多选)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 )A.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B.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C.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认识到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自测3.对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是由于基因突变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B.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微生物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C.耐药性增强是由于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定向选择的结果 D.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细菌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大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发展 (1)对于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 水平深入到 水平 (2)关于自然选

4、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 为单位发展到以 为基本单位。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1)种群是 的基本单位,也是 的基本单位。 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 、 、 、迁移和遗传漂变等。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发生变化。对基因库和基因频率概念的理解a.基因库是指种群中 所含有的 。每个种群都有它自己的基因库,每个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的一个组成部分。b.基因频率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 的比率。自测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

5、频率可以相等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2) 和 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可遗传的变异来源: 、 和 。生物变异是 的,只产生生物进化的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变异的利与害并不是绝对的,取决于 。思考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为什么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3)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原因:不断淘汰 变异的基因,积累 变异的基因。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改变。自测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4)隔离导致 的形成。隔离的类型:常见的有 和 隔离

6、的作用: 不能进行自由交流。新物种形成标志: 思考物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新物种形成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吗?自测6.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自测7.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具有新的生理功能B出现新的形态结构C出现地理隔离D形成生殖隔离四、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 (1)概念:不同 之间、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思考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7、?2.生物多样性(1)内容:基因多样性、 多样性、 多样性。(2)形成原因:生物的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思考从分子水平和进化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自测8.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 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自我检测请完善下列知识树学案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内探究案【探究目标】1. 深刻认识和理解拉马克学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能够解释生物进化现象2. 比较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理

8、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3. 分析并弄清基因频率改变、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4. 掌握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规律【探究过程】考点一: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典例1】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思维拓展】(1)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还是表现型?研究生物的进化,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可以吗?自然选择如何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2)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吗?基因突变为什么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什么是物种

9、?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什么作用?物种形成的途径有:(4)渐变式:经过长期的 而达到 ,形成新物种爆发式:不同物种间都存在 ,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 时期,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如 【归纳点拨】(1)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 ,而且是个体的 。(2)突变包括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 、 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生物的 。(3)自然选择是 的,决定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4) 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变式训练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10、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变式训练2】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 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物进化了就一定有新物种形成【归纳点拨】基因频率改变、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变式训练3】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 B.是自然选择C.是自然选择学说 D.是物种多样性归纳提升内容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变化后与原生物的关系不属于同一物种可能属于同一物种基因频率是否改变二者联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新物种形成则说明生物进化了考点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及相关计算【典例2】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 _、不发生_ _、不发生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 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