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前言[破译高考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400484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前言[破译高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政治前言[破译高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政治前言[破译高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前言[破译高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前言[破译高考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政治前言破译高考试题(一)、最佳选择题 1、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务院组成部门从 40 个减少到 29 个,并决定各级政府机构也要作相应的调整。这次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联系所学政治常识,以上事实说明:A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适应经济体制改革B 、我国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有监督权C 、各级政府机构的数量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定的D 、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减少机构数量 ( 1998 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

2、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政治与经济相互关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国务院机构改革是 98 年社会一大热点,说明高考迎着热点上,并不回避热点。此题题干材料较长,审题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来确定题干的中心。此题题眼为“逐步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体现了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故选 A 。 CD 两项本身观点错误,故不选。 B 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故不选。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府的职能也在逐步转变。这说明A 、政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B 、政府将不再行使管理经济的职能C 、政企分开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原因D 、政

3、治对于经济具有反作用。 ( 1997 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 本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政治与经济相互关系的理解。正确理解此题,首先要弄清楚试题中的事实,哪是经济现象,哪是政治现象。显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属于经济现象;政府转变职能不再直接经营管理国有企业,这是政治现象。其次,要弄清楚这两个现象的关系,政府职能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转变的。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政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故应选 A 。 BC 为错误选项, D 项不符合题意,因为题干并未说明政府职能对市场经济的作用。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这主要是因为A 、国家政权建设是我国当前政治的核心问题。B 、

4、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只是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政治建设。 ( 2000 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与阶级的关系、政治与国家政权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成为我国当前的最大政治,是因为: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是,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5、基础的客观要求,又是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2经济基础的主要保证,也集中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故应选 C 。 B 只是说明阶级斗争已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不能根本说明题干的要求,故不能选。 A 表述不准确,因为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而政权问题应包括:国家应当如何组织,社会应当如何管理,权力和利益应当如何分配等。而政权建设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故 A 不能选。D 观点明显错误,当然不能选。(二)不定项选择题 1、 对上述材料,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可以看出 A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B 、国家具有宏观调控的职能。C 、国家制定粮食新标准是一个经济问题,与政治无关。D 、国家粮

6、食新标准的制定体现了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2000 年北京东城区第一次模拟试题) 破译思路 上述两题为一材多用连锁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基础地位和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价值规律、国家职能、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民主集中制原则等一系列的知识点。第一题中,粮食供求状况的变化及人民群众开始追求营养品质和食品品质,并没有改变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这一重要地位,故 A 不选。稻谷、小麦、玉米等八项国家新标准是国家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有力措施,必定能够促进“三高”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故应选 BCD 。 第二题,粮食供求状况的历史性变化及人民群众粮食消费结构

7、变化引致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粮食新标准,这体现了经济决定政治,而这一措施又对粮食生产、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产生了积极作用,这又体现了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故选 A ,而技监局公布新标准,体现了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掌握和运用经济调节手段的宏观调控的职能,所以选 B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新标准制定对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农村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而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政治问题,故 C 选项是片面的,不能选。国家粮食新标准的制定没有体现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因而也就没有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所

8、以 D 不能选。2、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市、县、乡政府机构重叠和人浮于事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国务院决定把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列为 2001 年改革的重要任务。这说明A 、政治具有相对独立性。B 、政治的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C 、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是经济改革的必然要求。D 、市、县、乡政府机构本有利于经济改革的深入。( 2001 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 本题以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认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市场的发展,我国的市、县、乡政府机构重叠和人浮于事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了一批如乱收费、扯皮推诿、效率低下、

9、工作作风粗暴、不依法行政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因此,国务院决定把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列为 2001 年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势在必行的,故应选 B 、 C 。建立勤政廉洁、优质高效、精兵简 政的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必定促进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故 D 也应选。政治的相对3独立性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会超前或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起促进或阻碍作用,而题干材料说到的机构改革显然不是指超前或滞后于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正是适应当前的形势发展要求而采取的正确措施,故 A 不能选。(三)简答题 1、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走私猖獗,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

10、社会稳定。为保证我国经济健康运行,中央决定加大打击走私犯罪力度。这一决策得到了有力实施。据统计, 1998 年,全国海关依法查获走私案件 8300 余起,案值 154 亿元。经打击,走私势头得到有力遏制 ,守法企业经营环境明显好转。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 ( 1999 年广东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 本题要求考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回答材料是如何体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该题所给材料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恰当,问题也清楚明白。考生只要从两方面回答:一是运用“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联系所给材料说明我国政府打击走私的决策和行为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二是运用“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原理说明政府决策和

11、行动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就可以得高分。 答案要点 ( 1 )政治是由经济决定的。我国政府打击走私的决策和行动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 2 )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经过打击走私,守法企业经营环境明显好转,体现了政府决策和行动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四)、辨析题 1、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1994 年全国高考试题) 破译思路 ( 1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阶级的观点及辩证的、历史的、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知识的要求是集中对国家职能的理解以及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试题紧密结合当年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实际,突出了政府管理经济的职

12、能由计划经济逐步转为宏观调控这一重大转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辩证思维思想,分析题意,联系教材,结合实际,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政府”好坏的标准作出回答。( 2 )、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好坏,是与这个国家政府的管理水平直接相关的,而评价政府管理水平好与坏的标准主要是看其“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否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是否管理管好政府职权范围的 ”等等。这个标准符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思想,以及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答案要点 ( 1 )仅仅用管多管少作为衡量一个政府好坏的标准是不正确的。( 2 )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看,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要看它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 )从历史的、阶级的观点看,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要看它是否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 4 )从政府的职权范围看,该管的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的,就应该放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