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9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29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件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3832887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9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29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9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29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9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29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9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29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9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29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9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29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9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29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件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29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考试说明,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群落的演替()。 3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一、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 图9291,链接教材,区域,所有,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物种数目,目测估计法,链接教材,2种间关系,食物,寄生,空间和资源等,彼此有利,链接教材,3 空间结构 (1)类型,镶嵌,分层,光照,食物条件,土壤湿度和盐 碱度,光照强度的不同,自身生长特点,(2)形成原因:在长期_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3)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_的充分利用。,自然选择,自然资源,二、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随

2、着_的推移,一个群落被_代替的过程。 2类型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和_进行。,链接教材,时间,另一个群落,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彻底消灭了,原有土壤条件,种子或其 他繁殖体,方向,速度,衔接课堂,1正误辨析 (1)微山湖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2)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 (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4)竞争的结果就是导致其中一方灭绝,而另一方大量生存繁衍。( ) (5)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是次生演

3、替。一般次生演替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需要的时间短。( ) (6)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 (7)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 (8)利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未打开光源,调查实验结果无变化。( ),答案 (1) (2) (3) (4) (5) (6) (7) (8),解析 (1)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生物称为群落,全部鱼、植物、微生物并非所有的生物,还有一些浮游动物等。 (2)物种丰富度指不同生物种类的数目而不是同种生物的个体数目。 (4)若两个竞争的物种生存能力相差不大,会出现双方共存。 (6)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

4、也可能发生变化,但维持动态平衡。 (7)演替最终能否形成森林,取决于当地的环境条件,与演替类型无关。 (8)未打开光源,则趋暗性的小动物无法采集到,从而导致调查结果偏小。,衔接课堂,2联系实际 图(一)为某水池中两个种群的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二)为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请思考: 图9292,(1)图(一)中,甲、乙两种群间为何种种间关系?若图中两种群为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则甲曲线表示何种生物? (2)图(二)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种演替类型?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3)图(二)中C点与E点物种多样性相同,二者的物种组成是否相同?,答案 (1)捕食关系,浮游动物。 (2)

5、由于甲曲线群落演替起点的物种多样性为零,因此甲应属初生演替,乙曲线存在起始物种,故应属次生演替。 (3)不一定相同。,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1.“四种”种间关系的比较,2垂直结构的“两种” 典型图解 图9293,1 下列关于山地、 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唯一生态因素 B山地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海洋植物的分层主要是受光照的影响 D影响森林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典例追踪,答案 ,解析造成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态因素是环境条件;山地不同高度的

6、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温度影响植物分布;海洋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在水的不同深度上光照不同;影响森林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2 2016湖南永州一模 图9294所示的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9294,典例追踪,A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比棕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利共生关系 C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 D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答案 ,解析分析曲线可知,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晚,更适于夜间

7、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三种蝙蝠之间属于竞争关系,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蝙蝠夜间觅食,既可降低与白天觅食的食虫鸟之间的竞争关系,也避免遭遇许多白天觅食的天敌的捕食。,3 2016河南商丘模拟 三趾树懒是一种移动缓慢、代谢率极低的植食动物,这种动物不直接从树冠“空投”粪便,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爬下树排便。研究发现,这种树懒到地面排便时,躲在其皮毛里的树懒蛾就伺机在大便中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专食树懒大便,而羽化后的树懒蛾又会寻找树懒钻进其皮毛中。蛾死掉后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氮促进树懒皮毛中绿藻的生长,绿藻

8、能帮助树懒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趾树懒和绿藻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耗能较多且易被天敌捕食 C树懒蛾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来自三趾树懒的同化能 D三趾树懒、树懒蛾和绿藻构成的生物群落相对稳定,典例追踪,答案 B,解析根据三趾树懒上的树懒蛾死掉后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氮促进树懒皮毛中绿藻的生长,绿藻能帮助树懒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可知三趾树懒和绿藻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和捕食关系,A项错误。三趾树懒是一种移动缓慢、代谢率极低的植食动物,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耗能较多且易被天敌捕食,B项正确。树懒蛾幼虫呼吸消耗的能量来自三趾树懒的粪便中的能量,即生产者同化

9、的能量 ,C项错误。三趾树懒、树懒蛾和绿藻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D项错误。,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2演替的结果,提醒 与群落演替有关的四个易错点 (1)演替不是“取而 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会取代另一些种群,主要是占优势种群的取代,如灌木阶段森林阶段,高大的乔木取代灌木,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地衣等存在。 (2)群落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与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照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演替并不是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演替的顶点。 (4)演替并非最终都形

10、成森林。演替最终能否形成森林取决于演替所处地的气候条件,如干旱地区很难演替到森林阶段。,1 2016福建龙岩一模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相对于次生演替进程缓慢、时间长 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优势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C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改变,典例追踪,答案 D,解析初生演替的起点是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所以相对于次生演替进程缓慢、时间长,A项正确。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优势种群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B项正确。在演替过程中

11、,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提供给动物的食物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动物的种类随之改变,C项正确。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将发生变化,D项错误。,2 2016安徽淮南一模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群落经数十年演变发展为树林。如图甲、乙、丙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9295,典例追踪,A该过程为次生演替,期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 B演替的第3阶段后期,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演替过程中垂直结构变复杂,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D群落演替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替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 B,解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期间群落的物种丰富

12、度逐渐增大,A项正确。演替的第3阶段后期,丙种群的数量保持稳定,说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B项错误。演替过程中垂直结构变复杂,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C项正确。群落演替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替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项正确。,考点三 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原理 (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 (2)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3)统计方法:通常 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实验流程,3收集小动物的“两种”装置 图9296,(1)诱虫器(A图):诱虫器中的光源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

13、置,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等习性,使土壤小动物远离光源、热源进入下方的试管中。应特别注意该装置中的光源应为热光源,如白炽灯,不能用冷光源。 (2)吸虫器(B图):主要收集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装置中纱布的作用是防止土壤小动物被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4实验中的“五点”注意事项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收集尽可能多的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从同样营养的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 (5)注意安全,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1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

14、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 ,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典例追踪,答案 D,解析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实验,A项正确。对于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辨的小动物不可忽略不计,可用目测估计法,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B项正确。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

15、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调查其丰富度,C项正确。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D项错误。,2 2016陕西一模 图9297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9297,典例追踪,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答案 C,解析 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也便于小动物的采集,A项正确。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运动能力较强的土壤动物如跳虫的采集,B项正确。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C项错误。可以将采集的小动物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D项正确。,1 2016海南卷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对群落的认识。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项正确。群落的演替是群落的特征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