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

上传人:曾** 文档编号:63809247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篇一我工作时间不长,还不到八年。在这几年里,我一直站在通识课的讲台上,关注最多的自然还是教学的点点滴滴。由于是一门通识基础课,大学语文少了专业课的“必修性”和找工作的“实用性”。刚走上讲台时,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的内心充满着不安:学生是否会重视,是否有兴趣,是否会逃课。在各种忐忑中,我不断地揣摩着更加年轻的学生们的喜好和需求,担心会有各种难以追陪新进的吃力和尴尬。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上课时学生听得很专注,会不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一年一个学生给我写了满满四页纸的信,跟我探讨中国文学传统失落的问题,让我诸多感叹之余也颇为欣慰。这是一个电子图像泛滥的信息时代,作为传统文

2、学专业出身的中文老师,以如此直接的方式感受到了学生们对文学传统和人文情怀的深切思考和呼吁,于我们老师而言是一种激励,于我们师生之间则更多加了一种相互的信任和理解。每年审阅学生们写的读书报告,更确认了我对他们的肯定。他们的阅读范围很广,甚至有些书已经很专业,如非暴力沟通、我的应许之地、最后的知识分子、理念人等。学生们的态度非常真诚,他们作业大多都是手写的,字体整洁。还有些学生在作业里手绘上插图,甚至还有的将作业设计成了立体书,配上扇形的亭子和五彩的花朵。可以看出,学生是用了心的。我还上过一门通识选修课唐诗宋词赏析,这是一门安排在晚上的课程,对这种课我早有预期,想着他们差不多是来混学分的,应该不会

3、太当回事儿。我也没太当回事儿。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超出了我的想象。讲课过程中他们不时参与进来讨论,在熟知旧词和新收诗句之间不断进行通读性的关联,在唐宋历史和当下现实之间频繁展开贴切的启示参照,以至每每到了下课时间都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并且他们还经常在课间和课后抓着不放,谈南唐诗词与绘画的关系,谈宋词反映的社会心态,谈杜甫诗风多变背后的前人影响等。他们的诸多思考和疑问洋溢着这个时代最为珍贵的年轻人的魄力和忧虑,不仅充实着满座学生真诚的求知欲,也丰盈着我对人对诗对文学的认知和理解。还有的学生写来古体诗词向我“请教”。每次上完课,我都不得不回去赶紧恶补一通。在这样的互动中,我渐渐理解,最好的教学

4、,绝对不应该仅仅是老师给予学生他所不了解的东西,而是老师和学生都从这个课堂中得到更深更好的认知,成为更好的自己。有时候,我们老师闲聊时也经常会抱怨。开始是抱怨85后的学生不好好学习了,后来是抱怨90、00后。其实,每一个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都有着一颗旺盛的求知心。只是有时候,一成不变的内容,呆板的教学形式,喧嚣的校园环境,消磨了他们的意气风发。我想,老师们的抱怨,也有些类似于高中老师常挂在嘴边的那句“你们这届学生,是我教过的最差的一届”,话虽有点狠,但其内心透出的是一种恨不一夜成才的急切。也正是怀着如此热切的初心,这些年学校也可谓是煞费苦心。宿舍的空调装起来了,寒冬酷暑再也不用在图书馆前排长队

5、了;食堂伙食花样翻新,炒冷面、鸡汤饭、花甲粉、麻辣香锅,都成了小网红;食品科学与工程楼矗立起来,成为校园又一新的地标;教学楼专业楼完成了改造,楼宇命名凸显内涵,校园整体规划焕然一新。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些。记得来学校很长一段时间,上课前每个老师都要去多媒体管理室领取装着多媒体讲台钥匙的“饭盒”,下完课再还回去。后来,多媒体教室进行了改造,直接刷教工卡就可以。这不仅是方便了老师上课,更是一种理念的转变。是的,这些年,学校正在从“管理”向“服务”的理念转型。专业培养方案不断完善,一些课程或压缩、或取消、或新增,都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学;慕课、视频课程、翻转课堂、示范课堂、微课纷纷走进课堂,丰富着学生

6、的视听形式;“课堂有效的互动方式”“如何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变革创新”“如何讲好一门课”等讲座和教师沙龙,提升着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切的改变,都只是希望能够让学生多学一些,成长得快一些。这些学生,也确实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空闲的时候,我也看看校园微信公众号里学生的文字。“南财街拍”、“街访”、“读书”、“数说”、“长江新秀”、“深度”、“身边”等栏目里,一篇篇文章,一幅幅照片,一个个策划,都让我看到学生的用心和努力,看到他们的创意和情怀。再想想自己上大学时的无知和浑浑噩噩,不得不说,他们的时代真的值得期待。今天,我们都在谈论内涵式发展。其实,说到底,内涵式发展就是服务学生成长

7、成才,让学生能够与时代同行。良好的校园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的教学质量一所大学的点滴改变,总是能润物无声,让学生迈出校园的步伐充满激情和力量。篇二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变革和创新。如今一个崭新的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独立于传统形态之外又与其有密切联系的新教育体系的雏形已现。她是传统教育体系的补充;她也极大地扩充了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把教育大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5月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殷切希望我们建设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

8、的建设是我国走向人才强国的必由之路。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才使我有了践行处处学、时时学愿望的机会。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要想借到如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那样的纸质书是很难的。由于制版技术落后,出版周期长以及其它诸多的原因,那时书籍特别是小众方面的多较珍贵而难得。到90年代中后期,技术的进步使市面上的纸质书慢慢多了起来。进入21世纪,纸质书已经多到可用琳琅满目来形容的地步。然而此时电子书却成了我的最爱。电子书之所以成为我的最爱,一是因为网络的方便性可使我足不出户就可下载到各类书籍;二是因为网上

9、书籍的丰富程度也不是一般图书馆所能比拟的,而且找起来非常方便与快捷;再加上手机携带方便,走到哪里可以看到哪里。手机阅读的确有许多优势。也许有人会批评说:用手机阅读多半内容通俗、浅显,这种碎片化阅读不利于深入思考。说这话的人多半是没有用过手机阅读过严肃的材料或是没有掌握良好手机阅读的正确方法。手机只是个工具,关键看你怎么用。我就是用手机读了很多艰涩难懂的大部头严肃读物。在公交车上,在地铁里,在排队买东西时,在等人时,你若拿一本瑞达利欧的原则、拿一本枪炮、钢铁与细菌或者帝国三部曲其中的一本,别人多半会认为你在装,在玩高深而向你投来异样的眼光。这会使你感到不好意思而把书收起来。用手机阅读不管什么内容

10、,内容本身一般不会引人注目。在手机的掩护下我可以安然闲适地读各种严肃、艰涩的书。这类严肃的纸质书利用零碎的时间阅读也的确不太方便。这种书一次是啃不下来的。要一次读一点,然后停下来慢慢思考,慢慢消化。这部分消化完了,再继续读下去。拿起来,放下、再拿起来,再放下;检索、翻页、加书签、做笔记,手机操作起来都要远比纸质书方便。利用手机我读了如反脆弱、黑天鹅、优秀的绵羊、数字化生存、自私的基因、人类简史、文明之光、浪潮之巅和数学之美等一系列严肃、艰涩的经典。这是我在纸质书时代根本无法做到的。刚用电脑写作时,许多人声称用笔写作有利于思考,有利于灵感的迸发,敲键盘会使自己的思维生涩,因而不会产出好作品。时至

11、今日,这种论调早已销声匿迹,其遁形之处亦难觅了。因其各种优势,手机等电子阅读替代纸质书阅读也将是大势所趋。请你也用手机试一下阅读一点严肃作品。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让人多阅读了几本严肃艰涩的经典。网络使教育可跨越时空限制,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其边际成本趋于零。我本人是网络与教育融合的早期受益者。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SWF、NCE、DB、CSF格式的学习资料。前些年这些格式资料的打开还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当时许多播放器是不支持其文件播放的。通过努力问题最终基本解决了。这期间我学习了逻辑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较难的课程。因为可以反复看,可以从任一点开始看,可以在任一点终止看,这无形中降低了学习的难

12、度。过去不太容易学懂的课程也有了掌握的可能。时间走到了公元2012年,老的在线精品课程的热度还未退去,技术与教育融合新的型式MOOC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随后的几年中我如饥似渴利用超星学术视频学了多因素试验设计等课程。学了华文慕课里的翻译与本地化工程、网络与人群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上)(下)、悖论:思维的魔方。在学堂在线上,我学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慕课问道、基于R语言的社会统计分析等课程。我还学了爱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学、研究的数据处理与工具应用、教你如何做MOOC、“互联网+”时代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等课程。2013年登场的喜马拉雅APP引爆了知识经济,升华着国人的思维能力。其中的科学史平

13、话卓老板聊科技有可能让人们真正学会深度的思维,这是目前一般学校无法提供的。我也多次呼吁科学史平话能引入学校的课程之中。喜马拉雅和得到(2015年)APP里,许多内容质量远超国内最好的学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巅峰之作。有人会问这样学习意义何在?答案是处处学、时时学的终身学习能使人擦亮眼睛,能辨明什么是逻辑严密科学的政策,什么是荒腔走板的奇异规定。时代的发展意味着你不能老用过去管用的老办法;昨日的合情合理也许今天看来就是简单粗暴。许多似乎不证自明的命题实际上都有经不起推敲的漏洞。看似简单的事往往处理起来往往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采取中间办法则又显拙劣且无效率。但你只要努力更新自己,用符合时代的知识

14、与能力武装自己,问题会变得简单。可以说没有通过网络学习就没有我今天的自信。如果一个社会的公民人人学、处处学、时时学,那么整个社会都将受益匪浅。目前我国有了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物质条件。也许只有再加上全民终身学习的意愿才能把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也许我们应当建立符合基本国情实际的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并把它们和就业与升迁挂钩。对于那些看淡知识与技能所能为其带来的外在利益的人们,真理追求的学习本身就其乐无穷,也是对其最大的奖赏。现代信息技术为这部分人提供了广阔的可翱翔的天空。篇三马云认为,阳光灿烂的日子修理屋顶是最重要的。2016年以来,煤炭行业逐步走出“寒冬”,现在正处在

15、阳光灿烂的日子。笔者认为,阳光灿烂的日子正是煤炭企业修缮屋顶的有利时机,通过科学“修缮”打牢基础、做厚家底、厚植优势,既利于市场下行时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又利于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赢得空间。要把握大势增强主动修缮这个“第一自觉”。把握大势才能掌握工作主动权,把握大势才能走得更远,把握大势方能赢得未来。从煤炭行业看,煤炭价格恢复高位运行已近三年时间,而高位运行周期越长则意味着距离市场下行的节点越近,还要看到,煤炭市场好转的三年,有的煤炭企业急于盈利,并未来得及很好地弥补欠账、休养生息,一旦市场出现大的波折,势必会很快重陷困境。更要看到,煤炭行业发展现在是“四面楚歌”:“去煤化”“限量化”“替代化”

16、之声不绝于耳;光伏发电、核电、“可燃冰”、干热岩等新能源对煤炭的冲击越来越大;安全、稳定、资金、环保等限制政策对煤炭的束缚越来越紧,煤炭发展空间一步步被压缩。当务之急,煤炭企业应牢牢把握煤炭市场高位运行的历史机遇期,把“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修缮屋顶”作为“第一自觉”,坚持弥补历史欠账与厚植先天优势并行,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并重,做强做优煤炭主业与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举,更好地打牢基础、做厚家底、厚植优势,以经得起市场冲击和风吹雨打。要持续抓好形势任务教育这个“第一措施”。形势任务教育是攸关企业前途命运的战略任务,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深了就是竞争力。煤炭企业深陷“寒冬”后,许多煤炭企业把常态化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作为企业保生存、保发展的“第一措施”,使企业做到了思想不散、士气不减,而且信心更加坚定,干劲更加高涨,企业逐步走出困境。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