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查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602881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查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查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查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查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查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查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查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届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查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先秦时期,吴国的国君本是周武王的先人古公的长子,到了江南后“文

2、身断发”,服从了当地荆蛮的习俗。燕国的始祖召公与周同属姬姓,但燕国四周是戎狄的天下,其臣民中也有不少戎狄成分。因此,在春秋时,吴国和燕国都被排除在“中国”之外。材料旨在说明当时( )A “中国”的范围不断扩大B 华夏族被周边民族同化C “中国”已形成明确定义D 民族交融进程不断加速2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 )A 有匡时济世的功能 B 有诗歌取士的特征C 有制约君权的职能 D 有民主议政的特点3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

3、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古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的这种做法是为了( )A 注重技术传承B 严格制作程序C 强化市场垄断D 保证产品质量4明朝中后期时尚之风盛行:唐伯虎之画,宣德之铜炉,时大彬之紫砂壶,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时尚之物。苏州成为引领时尚之都,凡是做人“透骨时样”,就被称为“苏意”,凡是衣服式样新颖,就被称为“苏样”。以上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明代世俗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主流B 苏州因商业兴盛而成为时尚之都C 商品经济浸染致使享乐观念流行D 经济水平的提高丰富了精神生活5有学者认为,明末以

4、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市场的形成B 工业革命的开展C 商业革命的影响D 亚洲人口的膨胀6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痛心的条款就是五口通商,认为洋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防不胜防,现在他们更可以横行天下,文人忧国者也莫不以此为华夏巨侮。然而到了清末,统治者发现通商口岸无一例外都繁荣起来,于是又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清廷前后态度的巨大差异反映了( )A 清朝对外政策发生转变B 中国近代化渐成潮流C 列强资本

5、输出步伐放缓D 中国半殖民地化受阻7当代著名史学家秦晖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无论作为民变还是作为西化,它都显得十分另类。”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A 仍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B 旨在化解外来的民族危机C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 是近代文明转型初期的产物8清制规定督抚拥有保举权,但对于保举名额和官职有严格限制。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清廷不断放宽限制,使得各地督抚借军功保举自己的门生、部下等,湘、楚、淮军等政治军事集团因此逐渐形成。该现象说明当时( )A 政治危机开始出现B 集权体制受到冲击C 割据势力迅速膨胀D 专制制度名存实亡9孙中山于1919年10

6、月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的演说中说:“试观今次学生运动,不过被激而兴,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者即强也。”孙中山所称的“绝伦之巨果”应该是( )A 罢免曹、陆、章职务 B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 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10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材料表明孙中山( )A 调整了国民革命策略B 认可苏联的革命道路C 采用中共的革命纲领D 抛弃了民主革命立场11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

7、治局会议,对工商业政策作出新的规定:“要用比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在双方有利的条件下,欢迎他们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领土内投资,开设工厂与商店,保护他们生命财产之安全,尽可能的降低租税条件,以发展中国的经济。”中共改变工商业政策主要基于( )A 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开始改变B 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C 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发展抗日根据地经济的需求12从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共计划安排南方民主人士到哈尔滨居住一段时间,待大军渡江后再南下至北平。随后,“北上计划”改为到吉林、长春、抚顺、鞍山、哈尔滨等地方去参观学习。“北上计划”的改变反映出(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

8、B 解放战争开始进入了决战阶段C 解放区社会发展的欣欣向荣D 民主人士成为两党争夺的焦点13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力求表述更加准确B 更好地体现人民性C 强化宪法的权威性D 尽量体现社会转型14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战争”、“和平”与“建设”的使用频率表。这反映了50年代以来( )A 周边外交环境趋于改善B 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C 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时期151959年,台湾外交部发文:

9、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为“”:提及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一变化( )A 对“一国两制”原则表示认同B 反映了“一个中国”的政治理念C 放弃了与大陆军事对峙的立场D 释放出谋求两岸政治和解的信号16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这揭示了古代雅典( )A 公民大会权力最大B 审判流程公开公正C 公民是城邦的主体D 具有权力制约思想17古罗马的某些法学家被授予“公开解答权”,这使他们的解

10、答对各个具体案件产生拘束力,有“公开解答权”的法学家享有崇高的权威,受到无与伦比的推崇。“公开解答权”的出现( )A 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B 动摇了罗马法公正理念C 束缚了法官依法断案D 维护了罗马贵族的特权18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麦迪逊担心占据高位的人会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和独断专行,特别强调“制定某种条款保证社会防止行政首脑的无能、过失或背信弃义,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共和政体中最能体现麦迪逊意见的是( )A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B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C 地方有制定法律的权力D 国会复议法律通过即为有效19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

11、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以巩固B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C 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民主进程D 法兰西共和之路充满斗争与妥协20对外战争的胜利以及统一帝国的建立,使得容克(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获得了合法统治权。当容克阶级的力量和声望如日中天时,我们很难想象在容克具有合法统治权的政府下所确定的政体会压缩这个阶级的利益,因而德国建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据此,德意志帝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 出于争夺霸权的需要B 兼顾了资本家的诉求C 具有

12、政治威权的基础D 适应了民主化的趋势21据记载,19世纪中后期产生的垄断组织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反而在工业发达的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垄断组织的一种)法”。这是因为垄断组织( )A 干预了国家的经济生活B 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C 阻碍了人们的科技创新D 不符合自由主义的原则22德阿宁在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1917年革命中写道:“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然而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而是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这次革命( )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 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C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13、D 破坏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231963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世界和平”演说中称,美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深切的利益,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结束我们所有的一切分歧,那么,我们至少能够协力使世界在分歧之中保持安全”。此演说( )A 旨在促进美苏两国间合作B 表明美国放弃冷战政策C 吸取了核战争危机的教训D 反映美国的霸权已衰落24当代国际关系里正在悄然兴起政治世界和经济法则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即所谓的“社会世界”,如宗教艺术、教育科学等领域的精英、各种跨国公司、环保运动以及各种国际非政府组织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国际格局的多极化B 国际关系的民主化C 世界经济的体系化D 国际局势的复杂化第II

14、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早在18世纪中期,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革,成为议会中的反对派,并发表了选举制度改革计划。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又活跃起来,议会改革的高潮又一次兴起。1829年,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此后,类似组织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在群众的压力下,1830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表示赞成改革,提出议会改革法案,1832年6月被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生效。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材料二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但没有提到开国会的具体年限。针对开国会这一旧问题,在1907年秋至1911年1月尤其是在1910年,以立宪派人士为代表,各省咨议局为阵地,先后进行了四次请愿活动。期间,各省请愿代表团赴京并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呈递请愿书,吁请“皇上速降谕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