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602289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大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大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大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内蒙古大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内蒙古大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大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大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模块测试题 2018.10一、选择题“(44分)1长江三角洲平原与松嫩平原在发展农业上的共同区位优势是 ()热量充足 雨热同期 地形有利于机械化 土壤肥沃A B C D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23题。2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3雨林中土壤贫瘠的最主要原因是 ()A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B气候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C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D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2、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45题。4“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5“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读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回答6-7题。6.从原始社会至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 A.技术 B.气候 C.市场 D.交通7.导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地形 C.光照资源 D.水源读某区域197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810题。8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

3、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9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10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A保护耕地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保持水土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1112题.11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 B南方低山丘陵区 C内蒙古草原 D黄土高原12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 C森林减少 D荒漠化下图为“19901995年非洲、亚太地区、欧洲和中亚、拉丁美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地区的世界森林面积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1314题.13图中、代表的地区分别是 ()A美国和加拿大、

4、西亚、非洲、拉丁美洲 B非洲、拉丁美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C西亚、美国和加拿大、非洲、拉丁美洲 D拉丁美洲、非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14下列关于、四地森林面积变化及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是西亚,森林破坏严重,荒漠化面积广B是美国和加拿大,因纬度高,气候寒冷且经济发达,导致森林锐减C是非洲,森林面积的扩大得益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D是拉美,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是森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1517题。15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16从图

5、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17在我国推广应用“煤变油”技术的意义在于()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降低煤炭的开采成本C增加能源生产总量 D降低石油对外依赖程度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图完成1820题。18.宁夏枸杞的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于: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荒漠带 C.温带草原带 D.山地垂直带19.针对该地区出现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尽可能多的引用黄河水灌溉,以防土地干涸 推广农作物休耕轮

6、作制度在农牧混合地带营造防护林带 在已出现荒漠化的土地上,全面实施植树造林 A. B. C. D.20.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 ) A.GPS技术 B.GIS技术 C.RS技术 D.数字地球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2122题。2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b中。分别对应的是( ) A. 、 B.、 C. 、 D.、二、综合题(56分)1.2008年9月23日宁夏各界人士在

7、银川举行盛大集会,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结合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 、 (2分)(2)分析Q、R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5分)(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4分)(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2例。(2分)2.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甲图中的M河是 ,乙图中的N河是 。(2分)(2)M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请具体说明其带来哪些效益?(4分)(3)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3分)(4

8、)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3分)3、根据我国安徽省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上图中乙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试分析其原因。(5分)(2)图19中A县农业生产最容易导致的生态问题是 ,并结合下表分析A县该生态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比B县大的原因。(6分)人口(万人)土地面积(平方千米)土层厚度(米)2006年粮食产量(万吨)图中A县6536670.10.856黄土高原上某县154182508045 (3)和松嫩平原相比,乙河下游的许多耕地,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不能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4分)12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9、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共16分)(1)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2)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8分)(3)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1-5DAACA 6-10ADBAC 11-15BABDB 16-20CDCBB 21-22CA1.(1)土地盐渍化 土地沙漠化 (2分)(2)Q地地处宁夏平

10、原,西侧的贺兰山地阻挡了西北方向的寒流风沙;农业生产中由于大水漫灌和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地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R地能够受到西北风沙的影响,因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3)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4)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 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 (任答2项即可得满分)2.(1)田纳西河 长江 (2分)(2)梯级开发(1分)河流开发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

11、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通航。 水库建成之后,可以抵御洪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电力充足用于冶金工业,既保护了森林,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水源充足,小气候得以改善,地力和植被都可以得到恢复。反过来,植被得到恢复,又可以改善不稳定径流。水库储存的水源,可以解决农业灌溉所需,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任答3项即可)(3)长江三峡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水系发达,因此流量大。地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4)通过兴修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任答

12、3项即可得满分)3、(15分)(1)(5分)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1分)。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1分)土壤肥沃(1分);水源充足,(1分);该地农业经济基础好,科技水平高,增产潜力大(1分);市场需求量大(1分);政策鼓励和支持(1分)。(答到5点即得5分)(2)(6分)水土流失(2分)A县比B县:人均土地少(2分);土层薄,山地石质容易裸露,土壤流失后恢复困难(2分)。(答案合理即可)(3)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城市密集,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使耕地不能集中连片;(4分)不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4、(1)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2)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3)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火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