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58779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榜样的力量,源于苦难得磨砺。苦难事人生的必修课,有的人在苦难面前选择退却、消沉、怨天尤人,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却坦然的面对,从不向命运屈服,积极为明天拼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 I卷 一、基础知识检测(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阜盛(f) 敕造(ch) 规矩(ju) 悚然() 倔强()B两靥(y) 忖度(cn) 钗钏(chichun)草窠()歆享()C怯弱(qu )纳罕(hn) 盥沐(gun) 踝骨() 朱拓()D憨顽(hn)惫懒(bi) 瞋视(chng)

2、窈陷() 谬种()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 顶力相助 粘惹 撕混 轩俊 地崩山催B脍炙人口 璀灿 暮蔼 内帏 以手扶膺C无与论比 牍职 翠幄 庑门 峥嵘崔嵬D功名利碌宫绦 盘螭 璎珞 天崖海角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我们 不提这一层。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 ,我有的是恨,是悔。雷雨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由于血缘 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A暂时 委屈 纠缠 B暂且 委曲 纠缠C暂时 委曲 纠葛 D暂且 委屈 纠葛4.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

3、遇,有似屈原和贾谊。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5.下面的对联分别写的是哪几位作家?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A范仲淹 辛弃疾 辛弃疾 李白 李清照B范仲淹

4、文天祥 辛弃疾 陶渊明 李清照C辛弃疾 辛弃疾 颜真卿 李白 柳永D辛弃疾 文天祥 颜真卿 陶渊明 柳永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被后人称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B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C林冲的性格有其善良安分、软弱、忍受屈辱的一面,甚至在面对管营派他去看守草料场时,也未生疑虑听从了安排,而且还作了长久的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崩坏的小屋时还想待雪晴后唤个泥水匠来修理。D 沈从文的边城是我国“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

5、,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二、古代诗文检测(34分)(一)文言文基础知识(7-10题,共8分,每小题2分)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川泽纡其骇瞩(纡:纡回曲折。)千里逢迎 (逢迎: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云销雨霁 (霁:雨过天晴。)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长桨)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悦) 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A BC D8. 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乐夫天命复奚疑9.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

6、一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10. 对滕王阁序一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才华横溢,能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B.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英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一所楼阁。李元英后封为滕王,所以此楼命名为“滕王阁”。唐高宗时阎某任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王勃在赴交趾探父途中,正遇当地在此大宴宾客,于是被邀参加宴会,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C.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

7、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D.文中用典贴切,简练含蓄。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11.翻译句子(10分)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13词末“可怜白发生”一句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

8、感慨?请做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 ,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3)白居易琵琶行中,由琵琶声想到珠玉声,写出了乐声的浊重与清脆的两句 是“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0分)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将军印刘建超两军对峙。相距数里,看得见旌旗猎猎,听得见战马嘶鸣、鼓乐号角。将军以两万壮士对阵敌方十万大军。大帐外,两方叫阵的吼声排山倒海般雄壮;朔风劲吹,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帐内,残烛下,将军屏气凝神,专心致志

9、伏案涂墨,仿佛近在咫尺的恶战与己无关。士兵来报敌军距我五里路遥!士兵又报敌军距我两里路遥!将军从容点完最后一笔,落下款,按上自己的玉印:“两军交战,总要有个见面礼。替我送与对方元帅。”黑脸卫士绝尘而去,直奔对方大营。元帅接过士兵呈上的“战书”,展开观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是一幅画。画面上是两匹鬃毛挺立、四蹄腾空、呼啸而至的骏马。那骏马露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咄咄逼人的霸气。画面上墨迹已干,唯战马的双眼墨迹如珠、晶莹剔透,在烛光下熠熠发光,寒气逼人。大战之前,能心神不乱画出如此气势的骏马的将军绝非等闲之辈,此将军手下的壮士定是视死如归、以一当十的精卒骁将。元帅收起画,下令撤兵。将军一画退十万敌

10、兵,传为佳话。将军的画身价陡增,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珍品。将军作画,总是在战前之时,在刀戟闪亮、战马嘶鸣中完成,画面永远是千姿百态的骏马。南征北战,转战千里,将军的画散留在大江南北。一日,搏杀阵中,将军被冷箭射中左眼,跌下马来。将军的黑脸卫士拼死厮杀,从刀口下救出将军,自己失去一条臂膀。将军抚着卫士空空的袖管,说:“你可以提出任何要求。”黑脸卫士说:“跟随将军征战十年,战役上千,只求将军伤愈后,能给我画一幅骏马图。”将军说:“我会送你一幅最好的。”将军伤愈,战事平息,将军解甲归田,过着乡野隐士的生活。没有了战火硝烟,将军再也画不出骏马了,索性封笔。数年后,将军旧疾复发,双目失明。将军的画作价格猛

11、涨。而伪作也趁机泛滥,鱼目混珠。将军当年战场作画,大多都没有盖印。有得到将军画作的人,就登门请将军辨别真赝。将军虽然双目失明,却能凭双手摸出画的真伪。尤其是骏马的眼睛,将军只一搭手就能验出真假。真的,补盖上自己的一方玉印;假的,便付入灶膛。得将军印者乃真迹。一时间,能得一枚将军印成了收藏者梦寐以求的事。一日,一后生求见,拿出一幅骏马图请将军鉴别。病榻上的将军只搭手一摸,便递于身边仆人,仆人接过画就要往灶膛里放,后生急呼:“且慢,且慢。将军可知请求鉴画者是何方人士?”将军说:“何方人士与我鉴画真假有何关系?”后生说:“我父亲就是曾伴随将军征战的黑脸卫士。”将军身子一颤:“你父亲现在可好?”后生哭

12、道:“我父现已重病在身,可他念念不忘将军。他说将军曾答应赠他一幅骏马图。我知道将军早已封笔多年,已不能再作画了。为了了却父亲的心愿,我只得购此赝品,只求将军能网开一面,盖上将军印,我也好回去告慰父亲。”将军长叹一声:“也罢,你三天后来取此画。”将军喝退家人,三日不食不寐,闭紧屋门。三日过后,后生上门,将军将一画轴递于后生,说:“一定要带给你父亲。”后生接过画轴,叩首拜谢,告别将军。走在集市上,后生好生纳闷,难道将军真的为父亲画了一幅骏马图不成?难道将军双目失明也能作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后生忍不住打开了画轴,他吃了一惊:还是自己拿去的那张画,画的上方被写了个大大的“赝”字,旁边还盖有一枚铜钱大

13、的红印。书生顿觉眼前一黑,忍不住放声痛哭。一富商经过,见后生,问起缘故,看了后生手中之画,愿出50两白银购之。后生欣喜,接过白银忍不住问:“一幅赝品,先生何以出50两白银?”富商说道:“此画是赝品,但上面所题的赝字确是将军真迹啊。看旁边这枚将军印,定是将军新刻无疑,而印上还有人体纹络,据我判断,这枚印是将军在自己的左手大拇指甲盖上镌刻而成,所用印油是将军指上之血。真赝相对,浑然一体,此画价值连城啊!”后生方才醒悟,急匆匆赶往将军家中。将军已气绝身亡。(选自课外阅读,有删改)(1)文中“将军身子一颤”和“将军长叹一声”两个语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4分)_ (2)文章结尾写道:“将军已气绝身亡。”将军为何突然死亡?请简要分析(4分)_ (3)说说第四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_(4)文章情节波澜起伏,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故事情节。(6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