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上传人:luoxia****01804 文档编号:62557906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政治生活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政治生活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政治生活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政治生活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政治生活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政治生活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政治生活复习提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1、广泛、真实的民主(理解)(1)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3)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2、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识记

2、)(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3、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简单运用)(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权利。(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

3、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4、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简单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三大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一平等、二统一、三结合)5、选举方式的选择(识记)(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选举人角度)直接选举。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间接选举。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选举; 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从侯选人角度) 等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差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3)各自

4、优缺点: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差额选举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提供选择的余地,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4)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6、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理解)(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2)怎样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一方面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自己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另

5、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参与能力。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综合运用)(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方式: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一般是在决策前,如我为纲要献计献策。)(2)专家咨询制度(方式:论证会、座谈会);(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方式:公示);(4)社会听证制度(方式:听证会)。8、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理解)(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9、最广泛的民主实践(识记)(1)基层

6、民主自治的形式: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国家政权。(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10、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方式(理解)(1)信访举报制度(方式: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将意见反映给人大代表)(3)舆论监督制度(依法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舆论监督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新形式(3)民主监督的意义

7、: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11、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简单运用)(1)民主监督的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2)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12、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简单运用)(1)我国

8、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政府的主要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保卫国家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来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一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科、教、文、卫、体育等各项事业。)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健全医疗、社会保障体

9、系;优生优育;)2、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及宗旨(理解)(1)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2)政府应当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3、求助有门 投诉有道(识记)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多种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建立行政裁决、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法律途径)4、政府依法行政(理解)(1)为什么政府要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是贯策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

10、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法、守法、护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2)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全责统一。5、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综合运用)(1)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必要性: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

11、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 (2)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的监督、监察部门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三是政府要实施“阳光工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3)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阳光工程、开放红头文件)的意义: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

12、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4)树立政府的权威:政府权威的决定因素:政府的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区别有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简单运用)(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即人民代表大会。(2)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全国人大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全

13、国人大与地方各级人大构成国家权力机关体系。(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2、肩负着人民的重托(理解)(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2)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审议各项议案)、表决权(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3)人大代表的义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遵守宪法和法律;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对人民负责,

14、并接受人民监督。3、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

15、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理解)(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实践证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5、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识记)(1)中共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共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共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