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文讲评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506420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作文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作文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作文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作文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作文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作文讲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作文讲评(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新背小牧,安定城楼 作者: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州。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一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 注意: 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材料1”所提供的条件,设想小新同学上学的情景。想象要合理。 重点写小新,用什么人称都可以。 重点在行动描写,也可适当运用其它表达方式。 200字左右。,【失误一】想象不合理。,譬如说,有的学生设想小新有“低血糖”病,自顾尚且不暇,何以助人? 有

2、的设想小新上学途中有条大河,必须背着小牧涉水而过; 有的甚至至设想上学必经一条大河,恰逢洪水泛滥,桥被冲垮,小新只能背着小牧在洪水中拼命挣扎,险些丧失性命,等爬上岸,已累得如同一堆烂泥; 也有考生设想小新经常背小牧上学途中“累昏过去”,等等,这些想象显然是不合理的。,如下文:,在一条涨潮的小河前有两个人在经受着风雨的洗礼。你看,小新下定了决心,可忧愁仍不免锁在了他的心头,他背着小牧下了深不可测的河,想游过去。可是体弱的他经不得长时间的拼搏,渐渐地体力开始不支,小牧说:“放下我!”小新说:“不行,我无论如何也 ”渐渐地,小新的身体一点点地向下沉,小新使出全身的力量奋力博斗着,紧咬牙关一股劲把小牧

3、托到了河对岸,而自己则在水中打转。眼看小新的挣扎,小牧含着眼泪呼喊着,然而无济于事。突然小新紧紧抓住河内的一根枯树枝又游了上来。他们俩会心地一笑。,【分析】较合理的想象应该是: 小新背小牧上学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农村而非城市,是山区而非平原; 背小牧途中一定是有“困难”的,但应把握好分寸,这个困难必须是经过一定的努力所能克服的,而非难以上青天式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下文的想象就较前文合理:,“小新,外面雪那么大,你自己去吧。这怎么行,来,快上来。”小新穿着笨重的棉袄背起小牧向外走去。路上很滑,小新小心翼翼地踩着雪向前走。一步两步平常很近的路今天显得格外远。小新使劲叉紧麻木的双手,把小牧向上送了送,

4、气喘吁吁地望着越来越近的学校。“啪”,小新站不稳滑倒了,“对不起,小牧,咱们继续走。”小新抹了一把汗珠,搓了搓麻木的双手,蹲下来背起小牧,又向前走去。这一次更加小心,更加稳重。“咯吱咯吱”的响声伴着小新艰难前进的步伐。到学校了,小新把小牧放在凳子上,揉了揉发红的脸笑了。,在这篇”一类上”作文中,冬天下雪,自然现象,雪大路滑,又背着一个同龄人,穿着也厚,动作难免笨拙,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想象合理。 由此可见,作文贵在立意深刻,贵在创新,决不等同于标新立异,更不允许违背常规,否则就不可信了。,【失误二】以叙述替代描写手法。,题干已明确要求:“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而目在“注意”项

5、中再次申明“重点在行动描写”,仍有考生视而不见。 如有的考生用大良笔墨探究“小牧究竟是怎么瘫痪的”。 有的在交待小新是如何六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背小牧上学的,以概括的方式来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如下文:,学校离小牧家有一公里左右,然而小牧一降临人间,上帝便给了他一个不公平的安排。 小牧一天一天长大,上学了,可是双腿瘫痪无法走路,小牧悲伤极了。这时邻居小新来了,他背起了小牧吃力地向学校走去。在路上小新气喘吁吁,汗水像断线的珍珠从脸上滚落下来,衣服湿透了。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天天过去了,上了小学又上初中,初中结束了又进入了高中。就这样,整整六年,小新背看小牧整整走过了六个年头。,【分析】导致类似

6、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对小作文写作的结构存在着模糊认识,以往所接受的“结构完整”的原则束缚着考生的思维,仿佛交待不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心里总是不踏实,欠缺点什么;若直接写上学途中的情景,惟恐让阅眷人感到唐突,于是少不了交待一下前因后果,这实导致小作文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作文的字数限制较严,一般要求200字左右,难以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应集中笔墨,根据题目要求,如像镜头般直接对准“焦点”小新背小牧上学途中的情景,作特写式的描述,而大可不必去绕圈子求“完整”。,【失误三】没有按题目要求进行描写。 不少考生没有将重点放在行动描写上,而放在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或肖像描写上,如下文,就以人物对话为主

7、: “小牧,我们该走了,今天路不好走,所以我早来了一会儿。”还没看见小牧,小新就在门外喊了。像往常一样,小新走到小牧的房子里,背小牧一块上学。 “小牧,今天是开春以来第一场雨了,小草都发芽了,昨天我看见有些小野花都开了。你不是喜欢桃花吗?等路好走些了,我背你到我家的果园看桃花去”。 “真的!不许骗我。”小牧高兴地说。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要不怎么当大哥?” “我想只有你知道我最喜欢、最需要什么。”小牧说。 只要不放假,你每天都可以看到两个孩子从这条路上走过,风雨无阻。,也有的考生,虽然将重点放在了行动描写上,但不是写小新,或虽写的是小新,但不是发生在上学的途中,也是不合题旨的,如下文: 漆黑的

8、天幕此时泛起了微弱的蓝白色,透过那发出桔黄色的窗户,那个习惯依旧的背景,又映上了窗户。经过一阵忙碌后,小新照例早起,吃了早饭,并给有病的母亲也做好了。一切收拾完毕后,小新习惯地向里屋母亲住的房间,喊了一声饭在炉上温着,您趁热快起床吃吧,我去接小牧去了。母亲应了声,叮嘱了几句后,小新就出了家门,不多一会儿,小新又返回来了。母亲问怎么了,小新一边吹着热气给冻得红红的手加点温度,一边气喘吁吁他说:“娘,俺的大棉袄呢?天太冷怕小牧那瘫了的腿会冻的,所以我想拿袄。”于是小新从衣堆里拿了棉祆就消失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分析】考生之所以会发生此类失误,主要是审题不够认真。作文题目的要求,已是相当清楚了,明

9、确指出“重点写小新”,也就是说笔墨应集中到小新身上。是不是写小新就可以呢?不是的,命题的要求对此又作了限定:“重点是行动描写”,此外,题目中还暗含了一个重要的条件,即题目中的“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也就是说,所描写的小新背小牧的行动必须发生在上学的路上,而非在家里准备或到学校后。,【优秀作文】,小新来到了小牧家,帮他背好书包,又将小牧慢慢扶起,然后弯下腰,好让小牧趴在自己背上。出了门,凹凸不平的地面更增加了小新的难度,他向前方看了看,大步向前走去。他不停地抽出一只手来用袖子抹一把脸上的汗珠,又不时把小牧向上托一托,好让他舒服一些。小牧让他停下歇歇,他笑笑说:“不用了,我不累。”而小牧却感到了

10、越来越慢的步伐和越来越粗的喘息。终于到校了,小新安置好小牧,擦了擦被汗水渗入而生疼的眼睛就去上课了。,这篇优秀答卷,文章能围绕着小新背同学上学时的情景展开描写,重点放在了小新的行动描写上,所选用的词语准确形象地刻画出小新背同学时所付出的辛勤汗水。例如写小新背小牧时的情景,用了“慢慢扶起”、“弯下腰”等词语,写出了小新仔细而且熟练的动作。本文的突出优点是运用了侧画描写,如“小牧却感到了越来越慢的步伐和越来越粗的喘息”一句,就是通过小牧的感觉,烘托了小新的疲劳,而目连用两个“越来越”的句式,准确地写出了小新背同学的劳累感逐渐增加的过程,合情合理。,街头一景,夏天的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

11、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火热的太阳烧着大地,河水烫手,土地冒烟。在这一个天气里我漫步在步行街里。突然看见了一个虎头虎脑的胖娃娃一摇一摆地走在步行街里,像一只胖胖的企鹅。那光秃秃的头上戴着一个红色的太阳帽,红里透红的脸蛋上有着一双黑宝石似的眼睛,小巧的嘴巴和挺直的鼻子挂在他那胖乎乎的脸蛋上,让人觉得他十分可爱。 在他身后跟着他的家人。他们一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向前走着。一个身姿挺拔、气势潇洒的男人就是他爸爸,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保姆”,左手拿着汽水、饼干,右手拿着小孩的衣服、玩具和几个包,我估计包里也放着小孩的东西吧!她妈妈是一位亭亭玉立、眉清目秀的青年女子,现在也被那个小男孩折磨成了一副垂头

12、无语、浑身无力的样子了。年老的爷爷奶奶一边走着一边喊道:“亮亮亮亮慢点走,我们快走不动了,我们回家去吧 . 373字,街头一景,(205字)我漫步在步行街里。突然看见了一个虎头虎脑的胖娃娃一摇一摆地走在步行街里,像一只胖胖的企鹅。在他身后跟着他的家人。他们一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向前走着。一个身姿挺拔、气势潇洒的男人就是他爸爸,左手拿着汽水、饼干,右手拿着小孩的衣服、玩具和几个包!她妈妈是一位青年女子,现在也被那个小男孩折磨成了一副垂头无语、浑身无力的样子了。年老的爷爷奶奶一边走着一边喊道:“亮亮亮亮慢点走,我们快走不动了,我们回家去吧 ”,刚刚看到两幅主题颇为相似的漫画,耐人寻味。一幅名叫

13、给六指做整形手术,不知做手术的是一位怎样粗心的大夫,画面上出现的尽竟是一只被切除了健康的大拇指、保留了畸形小指的大手!另一幅叫做截错了,画面上一位刚刚做完截肢手术的病人,正高举着清清楚楚写有“左腿截肢”的诊断书,气愤而惊恐地冲着大夫和护士大叫。而此时的大夫和护士,望着这个被截掉的右腿和完好无损的左腿,正是一副瞠目结舌、不知所措的模样。,小乐回到家,看到自己的一只鞋已洗得干干净净地晾在了门口,但另一只鞋妈妈没有洗。“这是怎么回事呢?小乐纳闷了。眼前的两只鞋,一只雪白的,一只却灰不溜秋的。“平常,妈妈总是将两只鞋洗得干干净净的让我穿啊!学校里的老师和小朋友还夸我最爱清洁呢!难道?”小乐突然明白了。“原来,妈妈是在告诉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要爱清洁就得自己动手。”于是,小乐拿起那只没洗的鞋,打好水,放到盆里,刷起鞋来,一下,两下,三下小乐忙得满头是汗。“原来,刷鞋也是不容易的事啊!”小乐明白了平时妈妈给自己刷鞋是多么劳累。鞋刷好了,虽然不如另一只洁白,但小乐心里仍旧美滋滋的。第二天小乐穿着一双干干净净的鞋上学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