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06086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查处在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及资金安排上优亲厚友,在项目检查验收过程中不严格按程序和要求办事、搞吃拿卡要,在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上搞侵占挪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在我们身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D)A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B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C法律为人们生活服务D不违法犯罪就与法律没有关系2法律与人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它伴随着人生的整个历程,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上,在生命的每一刻都不能完全脱离法律。这是因为(D)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法律是生活中的唯一准则法律指导人们

2、未来的生活ABCD3法治与人治的主要区别在于(D)A国家是否存在法律制度 B是否重视立法和法律的真正实施C是否重视道德建设 D个人意志与法律权威孰高孰低4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下列不属于我国推进法治建设举措的是(D)A修改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B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C对于刑事冤假错案有错必纠,并给予补偿D评选2016十大“法治人物”并颁奖5法律和道德同为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其作用表现在(B)约束人们的行为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A B C D6(2016,徐州)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法律(B)A对社会成员具有普

3、遍约束力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7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D)A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的约束力C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8结合右边漫画,它所突出的法律作用是(D)A保护、保障B规范、引导C评价、预测D制裁、打击9未成年人的权利容易受到侵害,是因为(D)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未成年人阅历不丰富,经验不足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A B C D10(2016,贵港)2016年4月19日,贵港市港南区八塘工业园路口发生一起悲剧,一名3岁男童爬到一辆停放在公路边的电动

4、三轮车上玩耍,三轮车突然启动冲上公路,与一辆正常行驶的重型车发生碰撞,男童被碾当场身亡。发生此悲剧的主要原因是该男童缺失了(A)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自由权 D生存权11我国各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场所都向中小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这体现了(B)A家庭保护的基本要求 B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C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 D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12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群体的研究表明,64.7%的未成年人在犯罪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由此可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首要的应该是(A)A未成年人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B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C强化

5、家庭保护和司法保护D依法制裁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13下列行为中,属于依法办事的是(B)A有人打我,我就打他 B城建机关依法处理拆迁中的“钉子户”C为了增加收入,尽量少交税 D在自由市场上欺行霸市14“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的是(B)A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公民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C国家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 D国家建立齐全的执法机关15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青少年要(B)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增强守法的自觉性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严格执法,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参与、推动法治建设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2分)阅读漫画和图片,回答

6、:(1)上述漫画和图片体现了法律的哪些作用? (4分)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2)法律的特征有哪些?(4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有着普遍约束力。(3)在法治社会,我们该如何学会依法办事?(4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我们既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要养成学法

7、、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7(10分)材料: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派出所给我们上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熟悉和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2)有的同学认为法律与道德没有什么区别,你的观点呢?为什么?(4分)有区别。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道德规范是约定俗成的,是自然形成的;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靠人们的信念、习惯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3)道德

8、与法律的联系又是什么?(4分)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18(2016,黄山中考改编)(15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留守儿童是指父母离乡外出打工,未成年子女留守在家乡原籍,日常生活学习主要由年迈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的少年儿童。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各项权利亟待有效保障。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对未成年人主要采取了哪些方面的特殊保护?(3分)家庭保护、学校保

9、护、社会保护;(2)为什么要关爱保护留守儿童?(3分)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加上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犯。(3)国家对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什么?并请列举。(3分)法律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4)面对父母的远离,在校读书的留守儿童自身应该怎么办?(3分)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学会对自己负责、加强自我保护、珍爱生命、遵纪守法等;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5)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意义是什么?(3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

10、望,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他们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共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19(18分)当前,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从发生在校园的种种安全事故看,校园内易发生的危险有以下几种:一是安全不完备的校园设施和危险建筑倒塌引起的伤害;二是学校管理不力,忽视安全教育,导致学校缺乏安全意识而造成的意外伤害;三是火灾、爆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四是校外侵害;五是校外暴力伤害。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让他们安全健康成长,是学校、社会共同的责

11、任。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就有15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切实保障师生安全。【追根溯源】(1)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人大代表呼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的理由。(6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校园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的人身权利,特别是生命健康权。有关校园安全的立法,有利于加强对学校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规范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校园文明建设。【现象列举】(2)想一想,你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列举两条。(4分)如:学校门口小商贩泛滥成灾,挤占道路,影响交通;学校食品卫生情况亟待解决;学生缺乏交通安全和安全用火、用电知识等等。【出谋划策】(3)除了加强立法,保障校园安

12、全还需多方面的努力,请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谈谈如何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6分) 社会:确保学校各类设施的质量,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等。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做好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完善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等。青少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依法自律,正确对待学校和父母的教育;掌握安全自救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救能力;勇于同危害校园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等。【感受提炼】(4)某校要在校园外墙上张贴安全警示语,请你设计两条。(2分)如: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健康。(本题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查处在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在结对帮扶工作中走马观花、不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诉求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