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_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493045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_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_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_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_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_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_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_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水平地域分异 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表现:各组成要素及其 上的差异。 (2)成因: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 (3)自然带。 (4)空间规律性: 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组合,水热,植被,土壤,水平,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水平地域分异,东西,南北,热量,海岸,海岸,水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2016江苏扬州期中)读地中海周边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1.植被是( ) A.热带草原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落叶硬

2、叶林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的影响 B. 植被的变化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影响 C.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 D. 处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C,D,解析:第1题,植被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下的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2题,植被的变化主要是随纬度变化,主要是热量的影响;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影响;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是山地垂直地带性的表现;处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水平地域分异,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2013全国

3、卷,4、6)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第12题。,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2.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B,C,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东西距离不大,但植被差异显著。根据纬度判断地处西风带,因高山阻挡,西部为迎风坡,降水多,东部为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故选B项。第2题,据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该区域为4

4、5N的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山脉西坡山麓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因山麓海拔较高,其自然植被应为针阔叶混交林。故选C项。,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2014全国大纲卷,45)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第34题。,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3.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

5、厚 D.光照充足,A,C,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度信息判断,K岛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故选A项。第4题,与大陆地区的热带雨林相比,K岛并没有种源优势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植被恢复迅速的优势条件。但K岛火山爆发带来的火山灰形成的土壤矿物质丰富,利于植被恢复。故选C项。,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垂直地域分异 1.概念:地表景观随 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 2.原因:水分条件、 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3.规律: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 及 有关,通常是纬度越 ,山体越 ,自然带越丰富。,常考图形,高度,热量,纬度,相对高度,低,高,知识梳

6、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6湖南益阳二模)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及积雪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题。,常考图形,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非洲 B.欧洲 C.南美洲 D.澳大利亚 2.图中自然森林是( ) A.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 3.四地中积雪厚度最大的是( ) A. B. C. D.,常考图形,B,A,B,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解析:第1题,雪线是终年积雪的最低海拔。图中雪线的海拔为2 3002 400米,即山麓地带平原地区平均气温约14 ,该山地应位于温带地区,最有可能

7、是欧洲。第2题,该山地位于温带,山麓地带是落叶阔叶林,图中自然森林分布在高山区,是针叶林。第3题,积雪厚度与降雪量、地形坡度有密切关系。图示地区降雪量没有明显差异,根据等高线疏密分析,四地中,地等高线最稀疏,说明坡度最小,积雪厚度应最大。,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常考图形,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 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

8、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如下图所示。 乞力马扎罗山,常考图形,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4)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 (5)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一般多于阴坡。,常考图形,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拓展延伸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 000米

9、,气温约下降6 ,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山地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阿尔泰山等。 (3)山地中自然带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常考图形,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6全国卷,101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

10、据此完成第12题。,常考图形,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常考图形,A,C,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解析:第1题,图中磷的累积量在4 0004 500米处最大,结合该山地理位置可知,该高度植被最可能是高山草甸带。故选A项。第2题,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由图可知,与磷高累

11、积区相比,该山地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可推知该处地表径流量较大,土壤含水量较低,气温较高(图中海拔也有明确显示);该处气温较高,生物生长量应该较高,利于磷的累积,但因为气温、土壤含水量及地表径流的影响使该处磷的流失更多,因此磷的累积量较小,从海拔更低处的磷累积量也可以看出这种情况。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事物量的变化时必须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综合分析。,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2013上海卷,5254)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两座山脉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常考图形,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

12、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图甲和图乙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概述图甲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图乙中,山脉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常考图形,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答案:(1)差异:图乙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图乙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图甲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相同类型的自然带,图甲山脉出现的高度比图乙山脉低。(任答两点即可)图乙山脉纬度

13、较低。 (2)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相对于北坡较高。 (3)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解析:第(1)题,山脉自然带带谱的差异主要从带谱数量、基带、分布高度等方面分析。根据“山脉基带带谱与所在纬度带带谱一致”可以推断山脉纬度高低。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山脉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其主要原因是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相对于北坡较高。第(3)题,根

14、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山脉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结合风带分布规律可知,其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常考图形之13 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喜马拉雅山脉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判读方法 1.看基带:基带是指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上图中南坡基带为雨林季雨林带,由此可知此山体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2.理带谱:垂直自然带谱是指从山麓到山顶山地自然带的分布与变化,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山顶与山麓

15、间的相对高度。如上图中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自然带谱比北坡更复杂、完整。 3.析高度: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其分布高度随纬度和坡向而变化。 (1)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2)坡向一般情况下,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4.比雪线: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3)季节:夏季

16、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4)降水: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一般降水多的山地或坡向雪线低。 (5)多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6)人类活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都会使雪线上升。,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非地带性现象 1.影响因素: 、地形起伏和 等。 2.意义:在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出现一些不规律 的 分布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海陆分布,洋流,非地带性,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6陕西宝鸡期中)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略图。读图,完成第12题。,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该岛分水岭东侧地区比西侧地区( ) A.自然带生产量小 B.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C.河流水量变化大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