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75303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纲解读,本章内容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的体现,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其中,对“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考查主要放在了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的选修模块中。因此,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侧重在前面三节,尤其是对“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的考查较为深入,需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深、拓展,如水资源危机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纵观近三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可发现主要集中在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水资源的开发两大主题。在题型上是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多以时事热点为情境切入。,高考趋势,本章诠释,第一节 地形、气候变化对人

2、类生活的影响,考点集训,知能提升,核心考点,回归教材,01,02,03,04,Contents,目录,1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 和 。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1)表现:对聚落的 、分布、 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举例: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 ,多呈 、 的格局,人口较 ;南方丘陵山区:规模 ,空间分布 ,人口较 。 3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1)平原地区:限制较 ,在人口稠密地区一般呈 分布;山区:地势起伏较大,限制较 ,公路多呈“ ”字形分布,且工程造价高。 (2)交通线路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 ,避开 ,尽可能降低 ,减少对 的破坏。,乡村,城市,类型

3、,规模,大,团聚型,棋盘式,多,小,相对分散,少,少,网状,多,之,有利地形,不利地段,工程造价,生态环境,回归教材,4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 时期、 时期和 三个阶段。 5近现代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 趋势;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 纬地区、 地区降水量增加, 地区降水量减少;雪盖和冰川 ;全球平均海平面 。 6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 的变化。 的增减,意味着 的变化,并改变了 的空间分布格局,在许多地区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 的难度。 7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 ;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 的改变;全球气候对主要生产领域, 、 、 、 等部门的影

4、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通过 和 ,扩大某些疾病流行,对 造成危害。,地质,历史,近现代,上升,中高,热带,亚热带,减少,升高,资源条件,温度和降水,热量资源和水资源,水、热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原有生态系统,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人体健康,1,微专题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微专题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3,微专题三 全球气候变化,核心考点,【微专题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续表,【例题1】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5、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A,C,解析:第(1)题,乡村聚落数量的空间分布特点与所在地的海拔、坡向关系密切。据图可知,各海拔段中聚落数量自多到少依次是1 5501 700、1 7001 850、1 4001 550、1 2501 400、1 850、1 250m,各坡度段中聚落数量自多到少依次是1015、510、1520、2

6、5、20和2。海拔1 5501 700m聚落数量最多,海拔1 2501 400m聚落数量居第四位;坡度2聚落数量最少,坡度1520聚落数量位居第三。 第(2)题,三江平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5060m,零星分布的残山和残丘海拔在500m以下。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海拔4 0006 000m,盆地中部海拔1 1001 300m,乡村聚落多分布在山麓的绿洲地区。江南丘陵海拔200600m,部分低山海拔1 000m以上,乡村聚落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平原地区。黄土高原平均海拔1 0001 500m,当地居民在深厚的黄土层中凿洞而居,窑洞为主要的乡村聚落景观。 【名师指津】第(2)题,根据图示中的海拔高度多在1

7、 200m以上,且坡度不大,结合四个选项可以确定该地属高原地形,即为黄土高原。,【跟踪训练1】(2016南昌市一诊)下图为某国河流和主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高周低 D西北高东南低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 该国多数城市分布在( ) A气候炎热的地方 B降水最多的区域 C海拔较高的地方 D河运便利的地方,C,C,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国河流呈放射状,故该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选C。 第(2)题,据经纬度可知,该国是北半球近赤道的非洲某国,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地区的聚落宜布局在海拔较高的凉爽区域;再

8、结合图示该国主要城市分布在河流上游,即海拔较高的地方。,【研题悟法】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很多,可归纳为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政治文化地理区位三大类。,因城市区位因素是变化的,故分析城市区位因素应分两步进行,如下所示:,【跟踪训练2】(2016福州市质检)下图是2000年和2010年云贵高原某流域(起始海拔1 210m)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20002010年新增聚落主要分布于( ) A较低海拔的山地陡坡 B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 C较高海拔的山地缓坡 D较高海拔的冲积平原 (2)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会使该流域( ) A农业规模下降 B暴雨灾害增

9、加 C生态环境改善 D环境负荷加重,B,D,解析:第(1)题,乡村聚落的布局要有利于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故海拔略低、坡度适宜且靠近水源的河谷阶地是最理想的区位。 第(2)题,对比两个年份的数据可知,乡村聚落密度、新增聚落的坡度和海拔都在增大,说明随着该流域人口的增长和乡村聚落面积的扩大,农业规模亦相应地扩大;但受地形的限制,新增聚落和新开辟耕地的分布海拔和坡度均在增加,进一步突显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环境负荷加重。 【考向预测】该考点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 (1)考查不同地形对聚落数量的影响; (2)考查不同地形对聚落规模的影响。,【微专题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0、,2地形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分析方法,【例题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下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下图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 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km/h、40km/h。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km/h、40km/h。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 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

11、设计速度低。 解析:据图可知,甲路段所经区域海拔小于200m且等高线较为稀疏,说明地势低平;线路布局受限小,其线路可平直布局,因此列车设计速度高。乙路段地处沿海平原到高原的过渡地带,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施工量及节约建设成本,线路须尽可能沿等高线布局,导致弯道多,因此列车设计速度低。 【名师指津】结合甲、乙两路段的等高线分布特征,判读出甲、乙路段所经区域的地形差异,进而分析不同地形对列车设计速度的影响。,【跟踪训练3】(2016昆明市一模)2014年12月,蒙(自)河(口)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图甲为蒙河铁路示意图,图乙为蒙河铁路线上的马英河大桥。读图,回答(1)

12、(2)题。 (1)影响蒙河铁路建设的障碍条件主要是( ) A气候条件 B地形条件 C水文条件 D资金条件 (2)蒙河铁路有些路段采用图中的高架桥的方式,目的主要是( ) A保护生态 B节约耕地 C减小起伏 D降低造价,B,C,解析:第(1)题,蒙自位于我国地表崎岖的云贵高原,结合图乙可知,蒙河铁路建设的障碍条件主要是地势起伏大的地形,导致桥隧众多,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建设成本高。 第(2)题,据图乙可知,在两座山之间建立高架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火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高低起伏,从而确保行车的安全。 【研题悟法】铁路、公路等在不同地域采用高架的原因是不同的。居民区附近的高架是为减少噪音扰民;地形

13、起伏较大的地区高架是为了避免路线迂回,缩短营运里程;野生动物迁徙通道上的高架是为了避免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平原地区的高架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跟踪训练4】(2016湖北省优质高中联考)展线是展长线路的缩略说法。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的关角展线群是我国现存展线最密集的地方,随着2014年新关角隧道的通车,关角展线群将会被取代。下图示意关角展线群及某段展线景观。读图,完成(1)(2)题。 (1)铁路建设采用展线技术的目的是( ) A尽可能多的经过城镇 B避开断裂构造和地震带 C节省铁路建设的投资 D减缓坡度降低修建难度,D,(2)有专家认为,关角展线是即将消失的景观,其原因是( ) A减轻滑坡等地质

14、灾害的危害 B缩短距离和列车的运营时间 C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D保护自然环境减少人为破坏 解析:第(1)题,展线是展长线路的缩略说法,在山区往往采用展线技术;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进行工程建设,为了减缓坡度降低修建难度,往往采用展线技术;展线延长了铁路线,铁路建设投资会增加,选D。 第(2)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铁路修建技术的进步,对自然条件的改造程度增强,自然条件(地形)对铁路建设的影响逐渐减弱,故关角展线是即将消失的景观的原因是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升;关角展线是人文景观不是自然景观,选C。 【考向预测】该考点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1)考查不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考查不同

15、时期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C,【微专题三】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变暖的原因,2全球变暖的影响,3.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例题3】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2)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 不变,从长期来看将导致( ) A冰川侵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C,A,解析:第(1)题,对比图示两个年份的冰川面积可知,2011年冰川面积明显缩小;冰川面积缩减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第(2)题,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是缩减,即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变。冰川面积缩减会导致今后冰川融水越来越少,进而导致冰川侵蚀作用削弱,绿洲面积缩小;冰川融化并不会影响山脊的分布,故流域面积不会因冰川面积变化而变化。我国西北地区的降水量、蒸发量均因气候变暖而增加,且蒸发量增加幅度大于降水量,导致西北地区干旱程度加剧,选C。 【名师指津】就北半球近现代的降水量变化而言,因全球变暖导致亚热带地区降水量略有减少,其他区域降水量略有增加;但蒸发量也因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