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 四 分子扩散、静电、物态变化(无答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63627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 四 分子扩散、静电、物态变化(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复习 四 分子扩散、静电、物态变化(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复习 四 分子扩散、静电、物态变化(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复习 四 分子扩散、静电、物态变化(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复习 四 分子扩散、静电、物态变化(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 四 分子扩散、静电、物态变化(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 四 分子扩散、静电、物态变化(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敏感度和鉴别力欠缺。对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和敏感问题缺乏警惕性和鉴别力,对工作中、生活中、手机和网络里的一些不当言论等现象,分子动理论、静电、物态变化 【复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2知道静电现象,了解静电的性质并会根据电荷间作用力判定电性3理解有关物态变化的实验图像。【教学过程】一、 分子扩散实验 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分子间有_。 2物质是由大量_组成;分子间有_;分子在永不息的做_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力和_力。3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_和_组成,原子核由_和_组成。它们由更小的 构成的

2、。 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类似 的核式结构模型。玻璃板AB例1:用如图所示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填“A”或“B”)瓶例2: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进行如下实验:将金属圈伸进水袋再拉出,金属圈内形成一个薄薄的水膜晃动金属圈,水膜没有破裂,原因是_用注射器向水球内注入少量红墨水,过一会儿,整个水球都变成了红色,原因是_ 例3: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_,目的是_。为使实验观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345 50g20g较_的玻

3、璃管。二、 静电 知识点: 1用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_和_组成,原子核由_和_组成;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弱的原子失去电子而带_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_。 3.摩擦起电实质: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_,而不是创造了电荷。 4.带电体的性质:能够_。 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_;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_。 6.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_,异种电荷相互_。例3: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

4、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例4: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图中的( )例5: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棒( )A失去一些电子 B得到一些电子 C失去一些质子 D得到一些质子三、 关于物态变化的实验知识点(一): 1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为。图所示温度计示数为。 2探究一: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1)测量工具:_、_。 (2)实验设计:采用“水浴法”加热,目的是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_,缓慢熔 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规律。 (3)实验结论:海波在

5、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蜂蜡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4)补充说明: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种晶体,熔点与凝固点_(选填“相同”或“不同”)。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熔化条件是达到_,持续_。例6: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温度/时间/min2468201001010 甲 乙(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第6分钟时冰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3)某同学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如

6、图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根据图像不能 ( )A知道冰块熔化时的温度 B判断出冰属于晶体C求出冰熔化前的质量 D比较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4)由图乙可知,冰和水的比热容之比为_。知识点(二)水的沸腾(1)测量工具:_、停表。(2)实验设计: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可以使水_(选填“多”或“少”)一些、水的初温_(选填“高”或“低”)一些、烧杯加上盖子。(3)实验现象:水沸腾前,气泡由_变_,最后消失,且水吸收热量,温度_;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最后冲出液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且水吸收热量,温度_。(4)评估交流: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_、持续_;水沸腾时温度_。(5).物质的三态六

7、变及吸、放热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三个吸热过程: , , 三个放热过程: , , 例7: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点(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_。(2)图中是“研究水的沸点”实验,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下列的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90919293949596979893989898(3)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

8、明显错误的是第分钟时的数据;(4)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第10分钟时水的内能_(选填“”“”或“=”)第11分钟时水的内能(5)在图丙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6)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7)小明用右图所示的烧瓶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再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_。乙AB温度/时间/min10098969492900123456789101112丙甲【课后巩固】1.对下

9、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2.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C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有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带正电荷D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3.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削干净,紧压后它们“粘”在一起很难被拉开,是因为;夏天,舔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时,舌头会被“粘”住,这是水的现象。(填物态变

10、化名称)4晓雯将几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水中,如图甲所示,观察到整杯水慢慢变蓝。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_。晓军同学先将注射器筒内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使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 第4题图 第5题图5.如图所示,上瓶内装有空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片抽掉,过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均匀这个现象说明 .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 (变大/变小),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6.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

11、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带正电;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带电体具有的性质。7.小华和小国两位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试管里的冰进行加热,并且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和图丙是他们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知:(1)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图像中BC阶段物质处于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3)通过观察两位同学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你认为图(选填“乙”或“丙”)的CD段的数据有问题,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会有一些不当的网络用语出现在微信工作群或个别党员的微信“朋友圈”中,把“三八节”说成“女神节”、“女王节”等不正确称谓,虽然有提醒教育,但没能做到全面彻底制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