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精选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62319245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18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18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18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18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精选(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精选工作中,我认识了一名党员,叫xx,今天我要分享的故事就是由xx老人讲述,题目是“小小车票见证中国速度”。xx老人原是xx机床厂的一名工人,因为工作关系,他经常要去上海、天津一带出差,手头上留存了不少老车票,。退休后,他特意把它们整理出来,并配上从报纸杂志上剪贴的文章,做成了一份收藏夹,从1993年至今,收藏的火车票超过了1000张。今天我带大家看看小小火车票上串联的中国铁路发展史。第一代车票叫卡式票,又称“纸板票”,堪称火车票中的“爷爷辈”,使用时间最长,从上世纪40年代始到上世纪90年代结束。当时如果来不及买票,上车后可办理补票手续,票据上的信息是由列车员手写

2、上去的。第二代车票是软纸火车票,1997年,“纸板票”被“软纸票”取代,淡粉色铺底的车票上印有一维码。车型也从过去的“绿皮车”进入了“红皮车”“白皮车”“双层车”。火车列次也按车速划分,从“普车”“普快”,进入“快速”“特快”。补票也从手写票据发展成打印车票了。第三代车票是磁介质火车票。2007年7月1日,开始使用磁介质车票,利用磁介质记录票面信息,可在自助检票机上使用,方便快捷。第四代火车票是无纸化火车票身份证。2011年6月开始,“刷身份证进站”的无票时代来临,乘客只要带着二代身份证,就能在自助机上刷证直接进出站。如今,全国各大火车站都开始推行无纸化车票。早在2017年5月,xx南站就实现

3、了刷脸进站乘车。xx老人回忆,“过去要是出差到上海说当天能回来,那是根本想象不到的。”以前坐绿皮车到上海要8个多小时,坐白皮车和红皮车、双层车要4个多小时,坐动车要3个多小时,坐高铁只要1个多小时,这也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铁路发展大变迁。除了速度提上去了,出行的环境也更舒心了。xx老人回忆道,“那个年代,上了绿皮车以后是人山人海,两个人站在车厢里都抓不到扶手。”上世纪90年代,空调还没普及,火车站有专门的空调候车室,要想吹风纳凉候车,就要购买2元“空调票”。而现如今,空调成了火车站候车大厅的标配,人们再也不用为了吹空调另外花钱了。从绿皮车到白皮车、红皮车到动车到高铁,小小的火车票上被烙上

4、了改革开放的印记,同时也见证了铁路40年的变革与发展。从2008年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到今天,十年间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被世界冠以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不少外国政要到访中国时,乘坐中国高铁,感受中国速度已经成为了必备项目。2012年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说,这次中国的高铁之旅让她感受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2013年7月,巴基斯坦前总理谢里夫说,希望能够在巴基斯坦建高铁,缓解巴基斯坦铁路运输几近瘫痪的窘境。2014年12月,泰国总理巴育说,“我喜欢很快的速度。”2017年6月,美国加州州长布朗说:“我很喜欢坐火车,可以阅读,与人交谈,还可以站起来四处走动,而且火车速度很快,也非常方便。”2017年9

5、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乘坐高铁后表示,“非常方便,很平稳,很舒服”。2018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坐高铁有种浪漫的感觉。如今,高铁已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它逐渐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智慧和魅力,引领着无数外国友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火车的发展只是其中的缩影。在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提出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同学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正在召唤我们,希望我们共同

6、努力,挥洒热血与汗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周末,我在整理家中书房时,那2000多册百看不厌的藏书,依然令我爱不释手、陶醉其中。随手打开一本本或新或旧的书籍,吮吸浸透其中的精华,品味滋润心灵的书香,悄然开启了尘封的记忆闸门,读书的往事仿佛历历在目。我虔诚地翻开这些上世纪70年代末的新华字典和小人书、80年代的文学和励志书籍、90年代的报刊和杂志,以及新世纪以来的中外经典名著,静静地追溯这些陪伴我从小学到中学、从军校到军营、从县城到省城、从北方到南方、从沿海到内地辗转奔波40年的时光旅程,打心底里领略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和我的家庭在书香氤氲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变

7、化,回味起与书为伴带来的时时刻刻幸福。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到位于淮河岸边的皖西革命老区,在凤阳县小岗村承包责任田示范带动下,我的家乡霍邱县也实行了分田到户。那时我正在大队读小学,放学后,当老师的爸爸忙着与妈妈一道下田做农活,作为长子的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学着做饭。当时厨房里用的还是拉风箱烧柴草的土灶,我就是在灶洞前传火的过程中,第一次读完了爸爸特意从县城带回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科普启蒙读物引导我遨游知识的海洋,步入智慧的殿堂,让我领悟到从1加到100,除去笨拙地用笔相加外,还可以巧妙运用乘法口算,尝到甜头的我从此便如饥似渴地迷上了看书。每次不论是学校发的课本,还是爸爸买的新书,

8、我都会兴奋不已地嗅着浓郁扑鼻的墨香,迫不急待地找来耐磨的硬纸,小心翼翼地叠上精致的书壳,再整整齐齐地放进绿色的书包。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勤学苦读,我如愿以偿地考入心仪的县重点初中、省重点高中和军事院校。课余时间,我终于可以自由选书阅读,也可以购买一些钟爱的图书。改革开放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图书出版发行业同样也宛如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校外书店、书摊和租书点的书籍种类繁多,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和教室也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古今中外图书。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我开始在寝室的床头边添置了自己的小书架,摆上了自己的各类藏书。记得那时最高兴的事,就是拿着省吃俭用的钱,去购买一些期盼已久的经典文

9、学名著、励志修养丛书。在乐此不疲的借书、买书、读书过程中,我不但提高了文学修养和文字写作水平,而且大大提升了思想素养和沟通交流能力,书柜中那些早已泛黄的“三好学生”“道德模范”“学习标兵”奖状、证书,无不见证着“读书改变命运”的奇迹。上世纪90年代初,我满怀雄心壮志走上了部队基层工作岗位。作为“一线带兵人”,每天从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虽然读书的时间少了些,但购书的余钱却更加充裕了。慢慢地我的木制书架换成了铁皮书柜,随后小书柜又换成了大书橱,书橱从一个又变成多个。我的藏书就这样越集越多,室内书香也日渐浓厚。结婚成家后,我的读书环境又有了质的飞跃,由一室一厅拥挤的公寓房,又换成了三室两厅宽敞的经济适

10、用房,而且圆了我多年的“书房梦”,那些跟随我走南闯北的爱书也开始享受起“小康”的待遇。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大幅改善,我又将书房从里到外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改造,不但藏书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大大提升,而且配备了连体书橱、一体电脑、手提电脑,开通了无线网络,实现了数字化阅读。读书学习逐渐成为我的业余爱好和生活方式,给我带来了无穷的精神享受和生活乐趣。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坐拥书房,轻抚卷帙,感慨良多。书香氤氲的40年来,我从艰苦生活中苦无书读,到殷实小康中书香盈室,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回想自己从十来岁的懵懂少年到如今白发丛生的知天命之年,正是在

11、改革开放40年来的滚滚春潮中,始终不忘初心,依靠读书学习走到今天,今后还将砥砺前行,继续依靠读书学习走进新时代,奋力谱写新征程上的新篇章。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想起家乡,牵牵绕绕的满是乡愁。家乡是位于大秦岭腹地的一个小山村,那里依山傍水,民风淳朴,宁静祥和,环境静逸,七千年的山山水水依然秀丽,亿万年的朱鹮鸟儿仍在飞翔。离开家乡许多年,最割舍不下的是故乡的那条小路,那是走了十几年的路。怀着期盼怀着思念,再次踏上久违的归乡之路,忽然发现,那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小路。路很宽,曾经坑坑洼洼石子满地天晴如刀下雨如胶的小路不见了,满眼的都是平坦的水泥路面。路边除了野花丛生还有各种各样人工种植的花草。除了那一

12、棵棵虽已长粗长壮但仍能辨认出原来模样的大树外,其他的都变得我不认识,这还是我曾经无数次行走的那条乡村土路吗?偶尔有落叶飘下,不小心被踩在脚下发出轻微的窸窣声,是那么贴心。时有豪华轿车从身边经过,带起一缕山风轻拂面颊,掠起一缕发丝轻掩额头,居然有种惬意神怡的感觉,忽然让我想起以前偶尔有大卡车从身边经过,撅起一路尘土,昏天黄地辨不清方向,掩了鼻口,还是呛到了嗓子里哦,小路,你让我刮目相看。几回回梦里回家乡,都是踏着硌脚的石子走在那条熟悉的小路上,如今,我再次在陌生中追寻那消逝的曾经熟悉的印迹。小路通向我们学习的地方,那条路,我从一年级就开始每天两个来回,一直到中学毕业。我喜欢迎着朝阳哼着儿歌在小路

13、上行走,喜欢从家里出门便掏出一本书来背,语文,英语,历史只要是需要背诵的,都可以拿来边走边背。我喜欢沿着那条路练习长跑,尽管坑坑洼洼,一跑扬起一路尘土,那条小路锻炼了我的意志,强健了我的身体。家乡的小路,就这样陪伴我走了那么多年,我熟悉她的每一寸路段,每一处花草树木,熟悉得闭着眼睛都能找回家。那条路,记录下了我成长的经历。当我沿着小路找寻记忆的时候,我遇见了我村已离任多年的老支书。我们聊了很多,谈及这条小路,他打开了话匣,说自从村村通水泥路后,大山深处的村民都移居到路边,村民出行方便很多,家家有摩托车,还有几家买了轿车,每天都有车通往县里,孩子们再也不用来回走路上学了,都是校车接送我聚精会神地

14、听着老支书娓娓倾诉,居然羡慕起村里的孩子们来。他一边说一边指着村北的山坡对我说,你看,咱村里都成立了果业合作社,家家有果园,栽种着梨果、核桃在家里就能批发给外来收购的人,村里人都比以前富裕了。我像听天方夜谭一样听着老支书讲述我离开家乡这些年的变化,这还是我从小生活的那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偏僻小山村吗?还是那个出行都要走几里山路才能坐上车的小山村吗?是的,还是那个小山村,只是因为修了公路,让距离不再遥远,让贫穷变为富裕。回过身看看家乡的这条小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小路它已经不单纯是一条路了!小路这一头连着村庄,那一头连着远处的城市,连着在外游子的心。我虽然很少走这条路了,但是,家乡的父老乡亲

15、还在走着这条路,他们的心情是兴奋的,因为,这条路连着未来,连着希望!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有人把它称做“天上牧场”“人间天堂”;有人把它比做“塞外风光”;有人把它称为“綦江的香格里拉”。它藏在深山中,群峰环抱,泉水喷涌,繁花似锦。你来,或者不来,它一直都在,千百年来它一直在那儿等着你,等着你共赴一场唯美而浪漫的约会。话说故事的开始,早在盛唐时期。诗仙李白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而被流放夜郎。数年后奉诏回京途中,经过此地,沉迷于这儿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地貌气候,遂驻足暂居,并教当地村民识字、酿酒等,后人为了纪念李白,故将此地命名为李公坝。如果你来得够早,或许恰好赶上与太白偶遇,醉酒,作诗,不亦美乎?然

16、而李公坝四周是笔直高耸、陡峭如削的奇石悬崖,欲访太白居,非翻山越岭不可。那一座座重峦叠嶂,杂木丛生,百草丰茂,你除了望“峰”兴叹,剩下的也只是望而止步了。故事发展,时间的脚步进入80年代。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们在坚硬的山壁间,凿开一个进入李公坝的隧洞。隧洞将李公坝与外面的世界联结了起来。经隧洞而入,豁然开朗,疑是桃源。只见杨柳依依,水影婆娑,碧波荡漾。有幽谷鸟语,高山流水,云雾环绕;有农家小院,鸡犬相闻,炊烟袅袅;有田园纵横,阡陌相通,小桥流水,百花争妍。如果说以前的花坝是藏在深闺人未识,那么通过村民们自凿的山洞和羊肠小道,花坝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但无论是怎样的隐逸仙境,对生活在凡尘中的人们来说,衣食住行才是基本的需求。居住在花坝的人终因诸多不便,逐渐迁出,最后只有几户人家留了下来。那时,如果你去,手脚并用,攀爬而上,历经险难,站在空空的太白广场,面对寥寥几户人家,你难免发出一声叹息:美则美矣,花辰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