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必修卷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99033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必修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必修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必修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必修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盐城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必修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必修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必修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隆重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二轻系统营造奋勇争先、创造新业绩的浓厚氛围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必修)本试卷分为卷和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卷(客观题 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2对孟子特别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臣子所言”“使此老在今,宁得免乎?”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张的 A仁政学说 B“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性善论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 老人们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4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C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5. 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

3、。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6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 “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C格物致知 D致良知,知行合一7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言论A主张格物致知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C强调“心外无理” D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8. 某同学参观李贽故居,最有可能看到的字幅是 A“天不生仲尼,

4、万古为彻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9.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李贽为梁启超谭嗣同主张君主立宪奠定基础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10.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

5、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11.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A B C D12. 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这个“时代”指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代 封建专制衰落时代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代 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代A B C D13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

6、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14. 金史有这样的记载:“船中有贲火炮名震天雷者,连发之,炮火明。” “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之外。”这段话主要说明A金人喜欢打仗、玩炮竹、放鞭炮B宋金时期,火药已较为普遍地运用在军事上C除金人外,其他地方还不知道火器D火药和火器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请阅读15.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

7、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 千里莺题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 B C D16.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A B C D17下图所示中国古代书

8、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是 A B C D18.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这四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19. 苏轼对右图画作评价说: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由此可见该作品A讲究布局构图 B色彩强烈,富有个性C在绘画技法上吸收了风俗画的文化特色 D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20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普通高中在开始音乐、美术课程的

9、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始舞蹈、戏剧、影视等教学模块。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有“徽汉合流”融合其他剧种形成 体现了古代戏曲的魅力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正式形成于十九世纪末A B C D21历史学家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10、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现共和。22“中体西用”是晚清时期流行一时的思想观点,它主要阐述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也涉及政治思想领域。下面哪一主张不能明确体现这一思想A“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B“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23.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家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24.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

11、称赞他是“一个为天下服务的大政治家”。“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他批的是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陈独秀25. 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当选的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文学改良C提倡“民主与科学” D发表狂人日记26陈独秀在其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把向西方学习分为“学术”“政治”“伦理”三个阶段的觉悟,下列言论属于“伦理的觉悟”的是A“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之利器” B“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C“师夷长技以制夷” D“以科学和人权并重”27

12、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动摇了中国正统思想统治地位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8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的主流,先进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有发表有关的宣传文章 胡适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演讲宣传成立专门组织进行有计划的宣传 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进行论战A B C D29.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有鉴于此,他有针对性地提出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