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45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作业 人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2176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45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45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45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45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45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作业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45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作业 人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45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作业 人民版一、选择题1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洲际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效应。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粉丝的追捧热潮。这说明()A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B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C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D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答案:D解析: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粉丝的追捧热潮,之所以如此迅速,主要得益于信息传播迅速,故选D项。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粉丝的追捧热潮说

2、明信息传播便捷,并非是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全球效应的实现与否,而未比较历史名人与影视明星的效应,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全球化效应的实现与否,并未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C项错误。22014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A充分照顾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B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C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D迫使美国摈弃对外贸易壁垒答案:B解析:世贸组织认定美国违反了相关协议,征收了不当关税,说明世贸组织正在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

3、贸易,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世贸组织不可能以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为宗旨,它是一个讲究法律的国际贸易组织,C项错误;世贸组织本质上受控于美国,不可能迫使美国摈弃对外贸易壁垒,D项错误。32009年1月,欧盟决定对中国碳钢紧固件产品征收26.5%至85%的反倾销税。2009年7月,中国将欧盟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2011年7月,世贸组织最终裁定中国在与欧盟关于碳钢紧固件产品的贸易争端中胜诉。材料反映了世贸组织()A适应了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趋势B处理贸易争端时偏向发展中国家C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D是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组织答案:A解析:“欧盟决定对中国碳钢紧固件产品征收26

4、.5%至85%的反倾销税”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保护自身的碳钢紧固件产品,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将欧盟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并取得胜诉,说明了世贸组织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符合世贸组织的宗旨,适应了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故选A项。世贸组织裁定中国胜诉是因为欧盟的做法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宗旨,是在进行贸易保护主义,不是偏向发展中国家,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C项错误;第一个用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组织是关贸总协定,D项错误。4世界经济论坛主席认为:“当今世界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论坛的工作

5、重心。”下列符合材料表述的是()A发展中国家正在超越发达国家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C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需要重构D大国结盟应对新势力的挑战答案:C解析:“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论坛的工作重心”表明需要建立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故选C项。“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不等于发展中国家正在超越发达国家,A项错误;多极化还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项错误;“论坛”探讨“新准则”与大国结盟不符,D项错误。5西方学者认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材料表明()

6、A苏联在欧洲的政治、经济体系崩溃B两极格局瓦解推动经济的“全球化”C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D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区域集团化趋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材料中西方学者认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表明1989年东欧剧变及其苏联解体具有划时代意义,将社会主义国家纳入经济全球化的轨道,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据此可知两极格局的瓦解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故选B项。A项说法明显错误,C、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6西方学者在谈到经济全球化时说:“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

7、路,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这段话强调的是()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孤立状态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C世界的发展动力完全来自欧洲D欧洲中心论促成世贸组织的建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A、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A、D两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即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对欧洲的促进作用,故B项正确;C项中“完全”表述错误,故排除。7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由于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富国的差距继续拉大。这表明经济全球化()A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B加剧

8、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C导致文明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D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富国的差距继续拉大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经济全球化的确也造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也就造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故B项正确。8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

9、关键因素B全球化会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C全球化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D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全球化”会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世界历史是一部各国、各民族由原始、孤立、分散的历史发展成为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

10、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展开激烈而残酷的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直到二战结束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材料三时间事件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从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初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表现。(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试以20世纪40年代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述20

11、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答案:(1)表现: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分工日益深化;殖民体系逐步确立;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国家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人口流动不断加速。(2)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维持了国际货币秩序的稳定,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国际贸易体系,推动各国开放市场,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同时进行;规范化、法制化的贸易体系建立;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合作领域逐步由单一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协商谈判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