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类题库)考点3 收入与分配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1504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分类题库)考点3 收入与分配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分类题库)考点3 收入与分配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分类题库)考点3 收入与分配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分类题库)考点3 收入与分配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分类题库)考点3 收入与分配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分类题库)考点3 收入与分配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分类题库)考点3 收入与分配 新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考点3 收入与分配一、选择题1.(2012江苏单科T10)如图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A.B.C.D.【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本质,即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以此为目标找到具体措施。【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政策的相关知识。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实际上就是要减少低收入的人数

2、,增加中等收入人数,因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增加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有利于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应选。错在“各阶层收入”上。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与“橄榄型”社会的建设没有关系,不选。2.(2012浙江文综T25)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 000元提高到3 500元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先的5 000元提高到20 000元。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解题指南】本题是一

3、道关系型选择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直接效果。【解析】选C。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税收起征点的变化与财政收支平衡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税收起征点的变化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入选D提高税收起征点对于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不是直接影响排除3.(2012广东文综T26)对下图解析正确的是()A.该省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B.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C.该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D.该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个人购

4、买力的增加【解题指南】本题以图示为背景,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两点,一是收入影响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二是明确财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解析】选D。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图示显示:从2010年到2011年,居民收入增幅提高,而财政收入增幅下降,A不符合题意排除B错在“同步增长”排除C颠倒了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排除D正确看到了财政增幅超过居民收入增幅对消费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入选4.(2012海南单科T3)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据统计,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44.9万户,占比高达99.3%;

5、从业人员7 056万人,占比77.9%;上缴税金1.5万亿元,占比54.3%。由此可以看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可以()扩大消费需求增加财政收入降低恩格尔系数提供就业岗位A.B.C.D.【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小企业对财政和就业的意义。分析材料中的数据是正确答题的关键。【解析】选C。从上述材料可以得知,中小企业数量多,从业人员多,上缴税金占总税金的比重超过一半,可以断定中小企业在吸收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正确。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故选C项。5.(2012海南单科T5)2011年末,我国开始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试点行业选择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

6、税分别属于()A.流转税、流转税 B.流转税、行为税C.流转税、财产税D.所得税、流转税【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税收的类型。关键是记住教材基础知识。【解析】选A。根据征税对象划分,营业税、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A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6.(2012新课标全国卷T38(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 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 736 元。材料一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

7、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1、图2所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14分)【解题指南】第(1)问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读取图示信息要注意六点:一是从标题读起,标题指明了图示的主旨,往往是答题的起笔和落笔;二是横读纵读,全面提取图示信息;三是分读合读,有时将其中几个信息加以整合,会得出新的信息;四是把握信息间、图表间、图文间的联系;五是注意小注,图注往往是图表信息的补充或辅助;六是重视理论升华,揭示本质,落实到教材语言。回答

8、措施时要注意从上问中的结论入手,提高答题的针对性。【解析】解答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首先应明确,图1、图2的主题在于说明我国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占比,这是图表的主题;其次通过横比看到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通过纵比看清不同主体收入占比的差距;再次是结合上下文,通过与世界对比对我国各种数据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概括总结,指明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回答第(1)问中的第二小问,要注意从上问所揭示的问题入手,主要关注提高居民收入、劳动报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措施,并明确这些措施都是在促进社会公平。答案:(1)问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