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二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0825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二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二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二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二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二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二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二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综合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人们在评判历史时,往往首先承认那些已经“死亡的”物质形态,即文物。古代的长城作为一道军事防御线,今天已失去原有的功能,成为“死亡的”历史创造,而大运河仍然“活着”,发挥着其原有的部分功能。随着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深入,传统的文化观念逐步发生改变,人们发现今天仍然在使用的活态历史创造也是一种文化遗产。现有的文化遗产理念认

2、为,过去的创造不是现代化的包袱或者障碍,而是积极参与现代化甚至有着非凡价值的文化成就。大运河申遗张扬了开放、共享的价值。东西走向的长城和南北走向的大运河构成了两个反差巨大的文化遗产类型,前者是防御的、静止的,后者是开放的、流动的。与走向封闭与隔离的长城不同,大运河把多种地域文明形态串联起来,增强了文明的流动性和文化的共享性。它发挥的作用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推进人类发展的是流动开放的文明形态,固守防御的创造只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起作用。大运河申遗改变了我们对古代文化的审美观念。以往的遗产申报重视宫殿、都城、帝陵等所谓精英层面的文化形态,而忽视了

3、那些由普通人创造、供普通人使用、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遗产形态。虽说大运河的出现跟隋炀帝的个人意志紧密相关,但它主要是地方政府和普通劳动人民建造起来的,是用于生活而非为特定政治行为服务的水利和交通工程。大运河的长远保护之路更为漫长。大运河沿岸有着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形态,既有城镇、乡村、集市和码头,也有商业、工业、交通和水利设施。可以说,大运河在文化遗产形态上的整合性、复杂性和利益的多边凝聚性,把历史与现在乃至未来有机结合起来的交融性,超越了我国其他所有的文化遗产类型。大运河的保护与发展必然涉及运河两岸的土地使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牵涉水利、交通和文化等诸多部门,更与沿岸地区的人民对大运河文化遗

4、产体系这种历史创造的认知度息息相关。大运河是一个活态的遗产,是一个活着的生命机体,我们应该允许在对其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修复。据我所知,很多工程主要是出于安全而修复两岸的驳岸和码头,并且在修复的时候,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重新开掘山东以北的大运河河段,恢复通航,这是大运河的复兴,是值得赞赏的。因为南北大运河本来就是连通的,后来因为公路、铁路和航空等现代交通方式的兴起,传统运河的使用价值渐渐衰退,造成北河段的废弃。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发现水运其实是一种环保且成本低廉的交通方式,而且对于北方而言,大运河的复兴在用水、排水、绿化和生态方面的价值也逐渐凸显。所以,我们复兴大运河,既是对历史的

5、一种复活,也是对古代创造的古典价值的重新认识与利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肩负保护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责任,如航线的选择及运河的形态,都要尽量尊重原貌。(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有关大运河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仍在使用的活态历史创造大运河是一种文化遗产,不是现代化的包袱或者障碍,而是积极参与现代化甚至有着非凡价值的文化成就。B.大运河申遗开放、共享的价值体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流动开放的文明形态,大运河申遗改变了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审美观念。C.对于大运河,应该允许在对其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修复,如出于安全修复两岸的驳岸和码头时,都要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D.虽然大运河的建设

6、跟隋炀帝的个人意志紧密相关,但它主要由地方政府与普通劳动人民建造,是用于生活而非为特定的政治行为服务的。解析C项,曲解文意。“都要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错,原文为“据我所知,很多工程主要是出于安全而修复两岸的驳岸和码头,并且在修复的时候,尊重它原有的结构、机理和材料”。答案C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东西走向的长城和南北走向的大运河构成了两个反差巨大的文化遗产类型,而作为防御的、静止的历史创造,长城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功能。B.大运河把多种地域文明形态串联起来,如今仍然“活着”,依然像以前一样,发挥着其沟通南北经贸文化交流的功能,促进了文明的流动和文化的共享。C.大运河作

7、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将历史与现在乃至未来有机结合起来,其交融性超越了我国其他所有的文化遗产类型。D.大运河是用于生活的水利和交通工程,它的申遗说明人们开始重视那些由普通人创造使用、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遗产形态。解析B项,断章取义。“依然像以前一样,发挥着其沟通南北经贸文化交流的功能”错误,原文认为大运河依然“发挥着其原有的部分功能”。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运河沿岸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形态,复兴大运河既是对历史的一种复活,也是对古代创造的古典价值的重新认识与利用。B.大运河是一个活态的遗产和生命机体,保护大运河跟沿岸人民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体系这

8、种历史创造的认知度息息相关。C.由于水运是一种环保并且成本低廉的交通方式,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恢复大运河的通航是造福两岸人民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D.大运河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肩负起保护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责任,如航线的选择及运河的形态等,都要尽量尊重原貌。解析C项,妄加穿凿。“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恢复大运河的通航是造福两岸人民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法不当,原文只是说“恢复通航”“是值得赞赏的”,且对这一因果关系的表述也不恰当。答案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法官赤哥黎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留下了妻子和9个孩子,他们靠一小块土地为生。约翰是家里的长子,母亲告诉他

9、,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那年他16岁。约翰到镇里最有钱的法官多恩那儿去要一美元,那是法官买约翰父亲的玉米时欠的钱。多恩把钱给了他,然后说,约翰的父亲也欠他40美元。“你打算什么时候还钱?”法官问约翰。“我希望你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他是个懒汉,从不卖力气干活。”那年夏天,除了星期天,约翰天天都到别人的田里干活;每天晚上和星期天全天在自家的地里干活。到夏天结束的时候,约翰积攒了5美元交给法官。冬季天冷,不能耕种,约翰的朋友塞夫给他提供了一个在冬季挣钱的机会。塞夫教约翰诱捕动物,获取兽皮。塞夫告诉他,靠狩猎能挣到很多钱,但需要75美元买一杆枪和捕猎用的绳、网以及过冬的食物。约翰去见多恩并说明了

10、他的打算,多恩同意借给他那笔钱。约翰吻别了母亲,和塞夫一起来到林子深处的一间小木屋前。这年冬天,约翰学到了很多东西,捕到了很多猎物,得到的兽皮至少可以挣200美元。约翰打算回家,但是塞夫想继续打猎直到4月份。因此,约翰决定一个人回家。塞夫帮约翰捆扎好兽皮和捕猎用的东西,让他能够背在背上。 到了下午,约翰的腿疼了起来,背上的东西也更加沉重。当他终于到达河边时,他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就要到家了。他看到河边长着一棵笔直的大树,高度足以达到河的对岸。他砍倒大树,在河面上形成一座独木桥。 约翰身背兽皮,怀抱猎枪,跨到放倒的树上。树在他脚下稳如磐石。就在他快要走到河中央时,树干突然动了起来,约翰从树上

11、掉到冰上,沉到水里。他的枪掉了,兽皮和捕猎用的工具也从背上滑了下来,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约翰破冰而行,挣扎到河岸。他在雪地上躺了一会儿,然后爬起来,找来一根长树枝,沿着河边来回走着。他一连几个小时戳着冰块,寻找那些东西。最后,他放弃了。他径直来到法官家。天已很晚,但是法官仍在他的办公室里。约翰敲门进去,浑身冰冷。他向法官讲述了所发生的事情。等他把话讲完,多恩说:“这对你和我都很不幸。回家去吧,孩子。” 约翰拼命干活。他又攒够了5美元付给法官,但是还欠30美元那是他父亲欠的债,还有用来买捕猎工具的75美元。 10月份的时候,法官派人叫来约翰。“约翰,”他说,“你欠了我很多钱,我想我能够要回这些钱

12、的最好方法,就是今年冬天再给你一次狩猎的机会。如果我再借给你75美元,你愿意再去打猎吗?”约翰羞愧难当,半天才开口说:“愿意。” 这一次,他必须独自一人进森林,因为塞夫已经搬到别的地方去了。在那个漫长而孤独的冬天,约翰每天出去打猎,一直待到4月底。这时,他得到的兽皮太多了,决定回家了。到家后,法官帮他把兽皮卖了300美元。约翰付给法官150美元,那是他借来买捕猎工具的钱;然后又把他父亲借的那部分钱一张一张地交到法官的手里。 又到了夏天,约翰除了在自己家的田里干活,还去读书和学写字。这以后的十年里,他每年冬天都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把卖兽皮挣来的钱全部攒了下来。最后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个大农场。 约翰3

13、0岁的时候,成了本镇的头面人物之一。那一年法官去世了,法官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还给约翰留下了一封信。约翰打开信,看了看日期。这封信是法官在约翰第一次外出打猎向他借钱那天写下的。 “亲爱的约翰,”法官写道,“我从未借给你父亲一分钱,因为我从未相信过他。但是第一次见到你时,我就喜欢上了你。我想确定你和你的父亲不一样,所以我考验了你。这就是我说你父亲欠我40美元的原因。祝你好运,约翰!”信封里有40美元。(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并没有对法官多恩的外貌、服饰进行精雕细刻,但从简单的言行描写中,人物形象依然清晰感人,给读者留下难

14、以磨灭的印象。B.第二次狩猎后,约翰获得的兽皮卖了300美元,他终于还清了自己购买捕猎工具所借的150美元以及父亲生前借法官的40美元。 C.约翰很小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吃苦耐劳,具有担当和责任感,经受住了一次次的考验,从而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D.约翰经过多年打拼,30岁的时候,便成了镇里的头面人物之一。事实证明,只要勇于拼搏,同命运抗争,就能成功。E.法官多恩去世以后,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因为他十分喜欢和看重约翰,且自己没有后代。解析B项,“父亲生前借法官的40美元”错,法官从未借给约翰父亲一分钱。D项,“只要就”的说法过于绝对,且约翰的成功还有法官多恩对他的帮助和影响

15、,选项说法不全面。E项,“自己没有后代”一说于文无据,原因分析也不正确。答案AC5.法官多恩明知约翰家境困窘,还是慷慨借钱给约翰,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小说,从法官多恩的角度简要分析。(4分)解析解答此题,可以先找出答题区间,再由表及里,逐项归纳。如由最后一段法官写的“第一次见到你时,我就喜欢上了你”“我考验了你”,可概括出几点;进而分析法官多恩的品行,如从“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以及两次借钱给约翰等,可知他热心善良、乐于助人等。参考答案法官多恩第一次见到约翰时,就喜欢上了他;为了考验约翰,证明他跟他父亲是不一样的人;想帮助约翰一家摆脱生活困境;法官多恩具有热心善良、乐于助人的

16、优秀品质。6.小说的题目是“法官”,文中却用大量篇幅描写约翰。对此,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法官多恩,有人认为是约翰。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5分)解析本题要求探究作品的主人公是谁。辨析作品的主人公,首先要看哪个人物能够表现作品的主题;其次,像本文一样,还要从情节、标题等方面加以分析。该题为开放式探究题,认为两个人之中哪一个是主人公都可以,但要结合文本,阐述具体理由。参考答案示例一:小说对法官多恩虽然着墨不多,但他仍是小说的主人公。理由: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起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从本文标题上看,法官多恩统摄全篇,是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从情节上看,约翰只是个线索人物,他的遭遇推动着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最终达到高潮,突出多恩这一人物形象。从主题上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