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8 血液与循环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89851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8 血液与循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中生物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8 血液与循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中生物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8 血液与循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高中生物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8 血液与循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高中生物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8 血液与循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8 血液与循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8 血液与循环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8 章 血 液 与 循 环, 血液循环的作用 运输物质、紧密联系身体各部分; 保护:止血、免疫; 缓冲功能 内环境稳态 体液调节(水盐、酸碱平衡) 血糖、体温调节,等。,8.1 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8.2 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8.3 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8.1 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细胞间液) 组织液:组织间隙中; 管内液:血浆、淋巴液;, 体液在物质交换中的作用 物质交换的途径 细胞 组织液 血液、淋巴 器官 (胃、肠、肺、 肾、皮肤) 外界;,8.2 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8.2.1 血液的构成; 8.2.2 血液的运载和联系功能; 8.2.3 白细

2、胞的保卫功能; 8.2.4 献血与身体健康; 8.2.5 血液凝固; 8.2.6 输血与血型; 8.2.7 Rh因子,8.2.1 血液的构成:血浆、血细胞 1. 血浆:淡黄、透明、液体; 占血液体积:男 53,女 58; 成分: 水:90 92; 晶体物质:盐类、电解质; 胶体物质:血浆蛋白; 其他;, 血浆渗透压:晶体、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盐类、电解质; 特点、作用? 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 特点、作用? 为何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 会导致水肿?, 血浆蛋白:3 类、种 清蛋白:含量最多; 球蛋白:物质运输、免疫; 纤维蛋白原:血液凝固; 血浆中的其他物质 葡萄糖;AAs、脂肪、酶、激

3、素; 尿素、尿酸,等。,2. 血细胞 产生:成人 骨髓造血 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各类 血细胞, 血细胞 三大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凝细胞),(1)红细胞 红色:血红蛋白; 数量:最多 男 450 500万/mm3 女 350 450万/mm3; 寿命短:120天;死亡率 300万/秒; 补充:骨髓造血;, 形态 低等脊椎动物 球形;有核、细胞器; 哺乳类、人 双凹、圆盘;无核、细胞器;意义?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主要成分:全重 1/3 功能:运输氧、CO2,(2)白细胞: 无 Hb 无色; 数量:少, 7000/mm3; 形态:较大、球形、有核; 游走性:变形运动 血液 组织

4、液 淋巴液; 分布: 血液、组织液、结缔组织、 淋巴系统;, 类型:有无颗粒 粒细胞:染料反应 嗜酸、碱、中性; 无粒细胞:单核、 淋巴、杀伤细胞; 功能:保护,后述; 白细胞数量、比例 失调:身体状况异常;,(3)血小板 形态:无核,小、 碎片状; 来源:骨髓巨核细胞脱落 碎片; 非完整细胞,但有活细胞的特性, 具进行独立代谢活动的必要结构; 作用:形成止血栓 凝结(凝血),8.2.2 血液的运载和联系功能 运送 2 类物质 从体外吸收到体内的物质 营养素、氧; 体内细胞代谢的产物 代谢废物:CO2、尿素; 有用物质:激素,等;,8.2.3 白细胞保护功能:吞噬、免疫 免疫作用:见后(第 1

5、1 章) 吞噬作用:机制 局部红肿:受损组织 组织胺 血管舒张 血流、管壁通透性 血浆蛋白渗出 组织液 局部红肿;, 白细胞迁徙 受损组织 吞噬作用;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强 一次能吞噬几个细菌; 单核细胞 受损组织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大,吞噬能力极强, 上百个细菌、疟原虫等较大颗粒。,8.2.4 献血与身体健康(自学) 8.2.5 血液凝固 血凝:组织受损 血液流出血管 凝胶状固体(血块) 回缩 血痂 + 血清; 血凝的作用:封闭伤口 止血; 保护:阻止细菌入侵。, 血清:血块固缩时渗出的液体, 成分不同于血浆 除去了参与凝血的 纤维蛋白原、少量其他血浆蛋白; 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6、 血凝的机制:复杂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血凝块 Ca2+, 凝血因子的激活 凝血因子:血浆蛋白, 12种; 原初反应 无活性凝血因子 接触损伤处血管内皮下胶原纤维 凝血因子激活;, 活性凝血因子 激活凝血酶原激活物; 活性凝血酶原激活物 激活凝血酶原; 活性凝血酶 可溶性纤维蛋白原 固态纤维蛋白; 固态、网状纤维蛋白 包裹血细胞 凝胶状血块;, 凝血反应的本质:级联反应; 多级、连锁反应; 逐级引发; 规模、速度、效果逐级扩增。 级联反应的重要意义 迅速产生大量产物; 体内许多生化反应, 如:血凝、激素的作用,等。, 为何正常情况下 血管中血液不凝结? 凝血因子无活性; 多

7、种抗凝因子 肝素、抗凝血酶等。,8.2.6 输血与血型 血液的凝集:输血中的问题 输入同种其他个体的 血清、血浆 受血者红细胞聚集成团;, 血型的发现:1901,兰德施泰纳 Karl Landsteiner 人类血液:存在着不同的血型; 意义:输血 安全 广泛应用; 血液凝集的本质:免疫反应 凝集原:红细胞表面,抗原; 凝集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抗体, 血液的 4 种类型:ABO 系统, 血液凝结、凝集有何本质区别?, 输血的要求 查明血型 理解图中所示 交叉配血试验;, 尽可能输同种血型的血; 不得已选用其他血型的血时 如:给 AB 型的人 输 A、B、O 型血时, 必须控制输血量 200c

8、c, 需输血量大时:少量、多次; Why?,8.2.7 Rh 因子:红细胞表面 还有其他多种抗原 Rh 因子: 8 种,凝集原; 恒河猴(Rhesus macaque) Rh 血型系统 红细胞表面有、无 Rh 因子 Rh 阳性:有; Rh 阴性:无;, Rh 阴性在人群中的分布 汉族、大部分兄弟民族 1; 少数兄弟民族 8.7 15.8; 白人 15; Rh 血型系统的特点 Rh 阴性血浆中也无 Rh 抗体; Rh 抗体在抗原诱导下才产生;, 输血与 Rh 血型的关系 Rh- 的人,输入Rh+血 第一次输入 Rh+ 血 不凝集:受血者无 Rh 抗体; 但:输入的 Rh 因子 诱导受血者 Rh

9、抗体; 第二次输 Rh+血 凝集反应;, 妊娠与 Rh 血型:胎儿 Rh 因子症 Rh 因子:显性基因; 孕妇 Rh-、父 Rh+ 胎儿 Rh+; 血渗:怀孕后期、分娩偶有发生 胎儿血细胞(Rh 因子) 母体 Rh 抗体 胎盘 下一胎胎儿(Rh+) 凝集 严重贫血、死亡。 为何胎儿 Rh 因子症极为罕见?,8.3 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8.3.1 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 8.3.2 心脏搏动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 8.3.3 起博点决定心脏搏动的节奏 8.3.4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8.3.5 毛细血管网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8.3.6 血压 8.3.7 高血压和粥样动脉硬化,8.3.1 脊椎动物的

10、血液循环 心脏的结构: 肌肉质 节律性收缩 动力; 中空; 4 部分 左、右心房, 左、右心室;, 血液循环:3 个 源于、回到心脏 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 肺动脉 肺 肺静脉 左心房; 作用:气体交换;, 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 主动脉 动脉 全身器官组织 微动脉、毛细血管 微静脉、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作用:物质交换;, 冠状动脉循环 左心室 主动脉(基部) 冠状动脉 2 根 心脏壁肌肉 冠状静脉 右心房; 作用:向心脏 供氧、营养; 运走 CO2、废物;, 瓣膜:防血液倒流 单向流动; 房室瓣:三、二尖瓣; 动脉瓣(半月瓣):肺、主动脉瓣; 静脉瓣膜。,8.3.2 血液循环的动力

11、 心脏搏动 心动周期 心脏由收缩到舒张, 周而复始的过程; 心动周期中 心房、心室中压力如何变化? 瓣膜启、闭及血流方向如何?,8.3.3 起搏点与心搏节奏 心肌结构、生理特点 心脏功能(不断、节律性搏动) 心肌形态结构特点:似骨骼肌 单核,横纹,短柱、分支网状;, 细胞间联系密切 肌间盘(闰盘):间隙连接 兴奋传导 阻力小 同步收缩; (第 3 章) 线粒体多 供能;,线粒体, 心肌生理功能特点 收缩性; 自主性:不随意肌, 似平滑肌,区别于骨骼肌; 传导性 同步收缩; 自动节律性(后述) 区别于骨骼肌的最显著特点; 心肌哪些形态结构、生理特点 与心脏功能相适应? 比较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异

12、同。, 心脏自动节律性 心肌细胞节律性兴奋 动作电位 心脏节律性收缩; 起搏点 心脏自动性节律起源的部位, 定期发出动作电位 节律性心博;, 特殊传导系统 定义:一类特化心肌细胞构成, 具收缩性(心肌细胞的特性), 又能自动产生、传导节律性兴奋 (似神经细胞) 组成: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 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 窦房结 位置 右心房壁, 大静脉入口处; 性质 一小块特化的 心肌组织;, 特点 收缩性:同普通心肌细胞; 兴奋性: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 70 次/分; 传导性:传导纤维, 传导兴奋速度快; 功能:心脏主要的起搏点;, 兴奋的两条传导途径 心房、心室 窦房结 兴奋 传导纤维 心房

13、肌 同步收缩; 窦房结 兴奋 结间束 房室结 (房室隔上), 房室隔为结缔组织,不能传导兴奋; 那么,心室如何实现兴奋 收缩?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氏纤维 心室壁细胞 全部同步收缩;, 特点:传导迅速 同步收缩,强而有力; 房室结:第二个起搏点 窦房结疾病损伤 丧失功能; 房室结取代 起搏点; 人工起搏器 窦房结、房室结丧失功能时。,8.3.4 血管结构与功能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1. 动脉 定义 将血液从心脏 送到全身的血管;,8.3.4 血管结构与功能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1. 动脉: 特点:粗、壁厚、弹性大; 功能: 引导血液: 心脏 机体各部分; 弹性血库 调节血量、

14、血压; 不能物质交换。,2. 静脉 特点:壁薄、腔大、弹性小; 功能 引导血液 身体各处 心脏; 贮血库:1/2 血液总量; 不能进行物质交换;,8.3.5 毛细血管网 连通微动脉、微静脉; 人体最大器官 96000 km; 遍布全身器官、组织; 微循环 血液、组织液间 物质交换唯一场所;, 适应性:结构 物质交换的功能; 细、网状 总长度、总表面积大 物质交换面积大; 总横截面积大 血流慢 物质交换时间充裕; 壁薄(单层上皮) 通透性强;, 三者间物质交换迅速 细胞 组织液 血液; 物质交换的主要方式:扩散; 物质交换的作用 向细胞供给营养物质; 运走细胞代谢产物、废物。, 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比较 唯一区别:组织液中 蛋白质(特别大分子)含量少; 其他物质浓度均相同 离子、氨基酸、糖,等; 血液和组织液组成有何不同?,8.3.6 血压:自学; 8.3.7 高血压、粥样动脉硬化 危害健康的重要疾病 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