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三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84962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三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三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三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三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三 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三 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三 岳麓版选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模块综合检测卷三(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表明()A执政官掌握立法权B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C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D雅典民主制度使贵族独享政治权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情况。雅典由贵族主持的寡头政治“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表明其和平渐进的

2、特点,C项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雅典小国寡民的特点取决于其地理环境,但民主的进程与之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D项不能体现出题干所强调的“民主化”趋势。答案为C。答案:C2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则表现为铁犁牛耕的使用,不过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此他最有力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考查学生处理历史信息和进行基本历史研究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历史研究方法的初步掌握。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字形的甲骨文,属于历

3、史文物类资料。是证明商代可能出现牛耕的最有力的证据,故D项符合题意。商代遗址中出土的牛骨,只能证明牛在当时的存在,而不能说明牛已用于农耕,A项错误;B、C两项反映的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状况,时间不符合。本题易错选A项,主要原因是没有认清牛与牛耕的区别。答案:D3迁都丧失了拓跋贵族集团的强有力支持,造成洛阳新贵与平城老人之间的疏离和对立,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酿成日后的政治危机。北魏孝文帝迁都在地理位置上最明显的变化是()A由南迁到北B由北迁到南C由东迁到西 D由西迁到东解析:本题抓住最关键的信息“北魏孝文帝迁都在地理位置上最明显的变化”,结合所学北魏孝文帝迁都形势图可知由“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

4、)”迁到“洛阳”,B项正确。答案:B4北宋诗人苏舜钦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之,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A冗官 B冗兵C积贫 D积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北宋军队战斗力低下,军纪涣散的情况,这是北宋积弱的体现。答案:D5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共同作用是()A“因信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B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C为“理性天国”描绘

5、了理想蓝图D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材料中的“希腊思想复活”指的是文艺复兴,“原始基督教复法”指的是宗教改革,二者的相同点是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促进了思想解放,B项正确;A项只符合宗教改革;C项指的是启蒙运动;D项是启蒙运动的作用。答案:B6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了教会权威解析:A、C在材料中没有涉及;B说法错误,因为宗教改革前后都是信仰上帝

6、的;材料的意思是宗教改革后教徒和上帝能直接沟通,所以宗教改革挑战了教会权威。答案:D7“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在法律确定的期限内将被授予自由耕种者的一切权利”,此法令的颁布者是()A林肯 B明治天皇C威廉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解析: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其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可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答案:D8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认

7、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据此,你认为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马木路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B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D欧洲列强的干涉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传统结构的进展”,说明原有生产关系的存在是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故选B项。答案:B9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使两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推动了两国的工业化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根除了封建生产关系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通过改革

8、两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推动了两国的工业化,但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正确,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C10近代一位日本官员说:“这就像乘坐三等火车一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乘客进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假如你在肩肩相擦、用双臂支撑自己时失去了自己的地方,那么你就不可能再恢复原来的位置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据此可知,这位官员主张()A大力发展交通 B努力发展经济C学习欧美文化 D进行对外扩张解析:材料“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的信息说明作者主张进行对外扩张

9、,故本题答案为D。答案:D11梁启超在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说:“日本之实行宪法也,在明治二十三年;其颁布宪法也,在明治十三年;而其草创宪法也,在明治五年。当其草创之始,特派大臣五人,游历欧洲,考察各国宪法之同异,斟酌其得失;既归而后,开局以制作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A日本推行宪法进程太慢B明治维新确定了共和制度C中国应效法日本立宪救国D只有君主立宪才能挽救中国解析:梁启超分析日本在明治五年草创宪法,实行宪法则在明治二十三年,也就是说日本在实行宪法前经过了长期的准备,所以日本的君主立宪成功了,也就说明戊戌变法要想成功应效法日本立宪救国,C项正确。A项错误,梁启超并不是说日本推行宪法进程

10、太慢。日本没有实行共和政体,B项明显错误。梁启超并没有说君主立宪的重要性,故D项错误。 答案:C12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解析:20世纪50年代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茫然”的原因是对该转变尚未适应。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

11、52分)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

12、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5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一个奇特现象”的理解。(5分)解析:第(1)问,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2)问,“一个奇特现象”是指: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全面学习西方,如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直到生活习惯的西化;但同时也要保留本国的传统文化,如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现象。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或工业革命的影响)。“

13、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2)提示:可以从明治维新特点角度回答,也可以从明治维新具体内容方面回答,还可以直接对材料进行解释和举例。(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即可)如:经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严重滞后;又如:全面西化的同时还保留自身民族传统和文化;再比如:明治维新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等方面全面学习西方,但也“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如形成近代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神道崇拜等。1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

14、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地已知道可以用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所反映的根本问题和对秦国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9分)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第(1)问从材料中“坏井田,开阡陌”的信

15、息可知商鞅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回忆教材知识回答“影响”。第(2)问回忆王安石变法中的理财措施可知是青苗法、市易法。从改革的艰巨性、改革家的个人命运、改革家的政治策略等角度回答“认识”。答案:(1)商鞅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秦国力量强大,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答出三点即可)15(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