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卷语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164700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四川卷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四川卷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四川卷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四川卷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四川卷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四川卷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四川卷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文本试题卷分第1卷(单项选择题)和第1r卷(非单项选择题)。第1卷l至3页,第II卷4至6页,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1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第1卷共3大题,9小题。每小题3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暂时zan埋怨mai谆谆告诫zhun引吭高歌h6ngB豆豉chl踝骨huai踉踉跄跄cang按图索骥j1C梗概g

2、en删改shan炊烟袅袅nieio明眸皓齿m6uD搁浅ge解剖pou鬼鬼祟崇sul不屑一顾xi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

3、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雍,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

4、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D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人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2、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两汉经学 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迭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

5、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友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此外,

6、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令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

7、经学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5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标志经学的真正确立。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祁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LL。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

8、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会伦理道德。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7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

9、成就。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推动了经学的发展。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父秘,为偏将军,镇陇西。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日:“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请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性成。唐虞之对,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成体息乎太和之中,宜崇

10、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乃具为条制。于是至者七百余人。溥乃作诰以奖训之,日: 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盎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学亦有质,孝悌忠信是也。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日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又

11、日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斯非其效乎! 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体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而令名宣流,雅誉日新,朋友钦而乐之,朝士敬而叹之。于是州府交命,择官而仕,不亦关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贡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溥为政严而不猛,风化大行,有白鸟集于郡庭。注春秋经、传,撰/I表传及交章诗赋数卡篇。(节选自晋书虞溥传)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汉氏失

12、御御:控制。B未见久学而渝者也渝:违背。C夫工人之染染:着色。D朝士敬而叹之叹:赞叹。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岂非化以成俗始以强壮出B.成休息乎太和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C甚于丹青善假于物也D朋友钦而乐之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第II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第1I卷共4大题,12小题。4、 (31分)10. 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1. (1)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日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4分)(2)然积

13、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4分)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限画8处)(4分)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选自隋书经籍志四)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欢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1)吾视其辙

14、乱,_,故逐之。(曹刿论战)(2)明明如月,_?(曹操短歌行)(3) 闾阎扑地,_,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4)万里悲秋常作客,_。(杜甫登高)(5)_,铁骑突出刀枪鸣。(自居易琵琶行)(6)予谓菊,_;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周敦颐爱莲说)(7)持节云中,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8) _,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太湖碎锦范烟桥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