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桃花源——探析《边城》的人性美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163262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5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中的桃花源——探析《边城》的人性美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想中的桃花源——探析《边城》的人性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中的桃花源——探析《边城》的人性美(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内外 理想中的桃花源 探 析边城的人性美 李建民 大城电大河北廊坊 60 5 900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 , 发表于1 93 4年 , 小说自问世以 来 , 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 它以其独到的思想认识和艺术表 现方式 , 绘制了一部本世纪第二个 十年中国社会生活的恢宏画 卷 , 小说浸透了一种 “ 乡土抒情诗 ”的气氛。 寄寓着作者的审美理 想 , 集中体现主体的审美追求 , 是一篇超凡脱俗的佳作 。 小说描写的是山城茶桐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摊送与 摆渡人 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 。 展示给读者的是 湘西世界和 谐的生命形态 : 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 青山 , 绿

2、水 , 河 边的老梢公 , 1 6岁的翠翠 ,江 流木排上的天保 , 龙舟中生龙活虎 的摊送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 。 这是个理想 中 的 “桃花源”, 温柔中跳动着坚韧的活力 , 牧歌般的情趣里弥散着 淡淡 的幽愁 。 尤其是作品中表现的民风和人性 的美 , 是那么地富 有诗情 , 和谐 , 优美 ,纯净, 本色 , 令人钦慕 。 边 城给我们展示 了一个民风淳厚 、善 良 、朴实 的世界。 这 里的人们过着宁静自足的生活 。 人与 自然就像一幅和谐相依的 图画 : 这里有青山 、碧水、 白塔 , 还有春天的桃杏花 、近水 的人家 和草长虫鸣鸟叫 。“男人劈柴, 妇人一面说话一面做事

3、 , 一切总永 远是那么静寂 , 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寂寞里 过去 。”在沈从文 笔下 ,边城仿佛是个景致 的世界。 由于边城远离 都市 , 受现代文明冲击比较弱 , 从而使得边城历史上那纯朴的民 情风俗 , 一直都能够完整的保存与承续 。 这里 , 充溢着那回归自 然的人情 与人性之美 。 边城有聪明 、 正直 、 勇敢 、耐劳的年轻人, 如 “ 天保 、 摊送 ;有聪慧娴静美丽的少 女 , 如翠翠 ;有 “ 正 经又大 方 ” 的老年人 , 如老船夫 ; 由济危救难慷慨好义的中年人 , 如顺 顺 。 他们都是在大山的怀抱里 , 由传统文化养育着的普通老百 姓 , 传统的道德规

4、范是他们做人 的准则 , 他们真诚待人 , 互相关 怀 , 和睦相处 , 这是传统文化和民族道德的健全存在和合理延 续 。 沈从文通过这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形态 的展示 , 对理想的人生 形式 “ 自然 、健康、优美” 的人性作了热情张扬和赞颂 。 女 主人公 “翠 翠”是 沈从文心 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 , 是 一个生动 、形象 的 “美” 和 “善” 的化身 。 她是在这片灵秀山水和淳 朴民俗的呵护下渐渐长大的 。 她是 人之子 , 更是大自然 的女儿 。 湘西 的清风 、丽 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 ;茶炯 的青山 、 绿水给 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 明的眸子 ;碧溪蛆 的竹箕 、 白塔又给了

5、她 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 ;酉水 、 小船载满了她那少女 的悠 悠岁月 。 她有着水 晶一样清澈透明的性情 。 她 “为人天 真活泼 , 处处俨然 如一只小兽物 ”,“从不想到残忍事情, 从不发愁 , 从不动气 ”。 从 小与祖父相依为命 , 有着对祖父很深切的爱与依恋 。 常伴着月光 偎依在祖父的身边唱歌 、吹 曲 。 祖孙俩在这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 边 、小船上、 白塔下 生活 。 一不贪财 , 二不羡贵 , 三不 嫌贫 , 四不偷 徽 , 愿守清贫 , 甘于助人 , 体现 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 勤劳 、善 良 、淡泊。 幼小 的翠翠正是在这种祥和而又古朴 的小屋 里 , 继承了爷爷的美德

6、 。 随着 年龄的增 长 ,她 的性格也便有了微 妙的变化 : 少了一点乖巧 , 多了一些沉思 ;少 了一些欢笑 , 多了一 份羞涩 。 沈老以细腻的笔墨描写了她隐秘的内心世界和复杂多 变的心理过程 。 诗一般的笔调叙述了翠翠的爱情悲剧 。 她的爱情 世界是那样的纯净 、 美好 超越 了世俗的厉害关系 , 同时又有一点 朦胧 , 若隐若现那样诱人却又难以把握 。 她对二老的感情一直处 于 少女期 的梦境状态 。 随着翠翠的长大这种情感也悄悄滋长 , 后 来摊送接受老船工指出的 “ 马路 ” 夜里为翠翠唱歌时 , 这个少女 的心便完全被俘获了 : “灵魂为一 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 , 仿佛轻 轻地

7、各处飘着 ,上 了白塔 、下了 菜园 、到 了船上 , 又飞穿过悬崖半 腰 ” 这是何等的善良动人 。 翠翠与摊送这对恋人有着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 自然的朴 素纯情 , 有着 “遵从古礼” 的淳厚人性 , 有着含蕴的东方 的传统美 德 。 在作者的笔下 , 翠翠是个天真无邪的山区女孩聪明 、 美丽 、乖 巧 、 淳沛 卜 、 善良 。 摊送是个童稚无欺的乡下小伙 , 他勇敢 、 英俊 、豪 爽 、热情、 勤劳 。 在这偏远的湘西土地上 , 两颗年青的心靠拢了 , 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同时选择了对方 。 一切显得那么自然 , 而在 这自然之中却显示 了 “人性” 在这块 尚不开化的山村的永久魅 力

8、 。 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了人性美 。 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 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 。 在作 者的 笔下 , 是一位关爱外孙女 、善 良 、勤 劳 、忠 于执守 、坚 强面 对苦难 人生 、热爱生活、乐观的 长者形象 。 他 “五 十年来不知把船 来去 渡了若干人 。“ 年纪虽大 , 但天不许他休息 , 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 一分生活离开 ”。 他生活虽然清贫 , 但却从不贪心 ;乐善好施 , 却 从不索取 。 过路人心中不安 , 抓一把钱掷到船板上 , 老人必为一 一拾起 , 依然塞到那人手里 , 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 : “我有 了口 粮 , 三斗米 , 七百钱 , 够了 ,

9、 谁要你这个! ”有时却情 不过 , 便买了 烟和茶 , 无偿分给乘渡的人 。“凡事求个心安理得”。 对于自己的 女儿和外孙女 , 他更是疼爱有加 , 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 们 。 十七年前 , 当他的独生女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兵恋 爱 , 有了小孩子后 , 他 “却不 加上一个有分量 的字眼儿 , 只作为并 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 , 仍然把日 、子很平静地过下去”。 后来 , 士兵 死于暴病 , 女儿为之殉情 , 他又毫不犹豫地负起了抚养外孙女的 责任 。 随着岁月的流逝 , 转眼间 , 外孙 女已出落成了一个如她母 亲一样美丽的少女 。 从此 , 在老船夫的心 里又多了一层心事 :

10、为 翠翠找一个 如意郎君 。 为此他不辞辛苦 , 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 、 天保 、摊送、船 总顺顺和杨马兵之间 。 无意中为孙 女的婚事设置 了一些障碍 , 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 , 最终酿成了摊送与翠翠的爱 情悲剧 。 他带 着万般 的无奈和无限的愧疚悄悄地离开了人世 。 老 船夫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 ; 他 的优良品德是我们炎黄 子孙祖祖辈辈 、 生生息息的血缘乘续 ,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 到了中 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朴的人性之美 。 “一 部伟大作品 , 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 。”作者以 特异 的湘西边睡 , 构筑了善与美的 “ 神庙 ”。 人性 , 作为文学创作的 永恒主题在沈从文

11、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 上接第2 25页) 型 , 我 坝先准备f一些图片提问 : Wha t c o f ou r1 5i? t 让学生一 一回答 。 学生对句型较为熟练后 , 再让他们一组组地到黑 板前进 行模仿表演 , 这样既能达到掌握巩固的目的 , 又能训练学生自己 动手 、 动口活用所学语 言的能力 。 新教材每课都图文并茂 , 如果把这些图画用简笔画描述出 来 , 岂不是激发学生 的兴趣 , 诱发学生想开 口 “说”的 好方法?上 课前 , 我经常把简笔画 画在小黑板上 , 让学生就图画内容进行 “斤朗 园k , , 学生都兴趣很浓 , 认真对待 , 纷纷争相交谈 , 课堂气

12、氛特别活跃 , 教学效果也特别好 。 教学 中适时地运用英语歌曲尤为一种 寓教于乐 的好方法 。 课堂教学只有 4 5 分钟 , 学生的注意力 如果高度集中 , 时 间久 了 也会疲倦 , 影响教学效果 。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有张有弛 , 组织学 生唱唱英语歌曲 , 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劲头 , 使他们始终保持旺 盛的精力 。 当然 , 所唱的英语歌 曲最好根据教学 内容来选 。 如上 半节课时学习和复习了数字可选 唱 , N umb er s o ng ( 数字歌) ”, 学生在唱的同时会对以前学过的数字有所回忆和巩固 。 当然 , 课 外活动时间也可以组织学生学唱英语歌曲 ,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了课堂上难以开 口的心理 。 总之 ,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复杂 的工程 , 所以应 多注意培养学 生听说英语 的兴趣 ,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 只 要教 师有 足够的认识 , 教学配合 , 学生的这种 “ 听说 ”低下 的局面 是能够改 观 的 。 希望月风( ) , 7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