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34918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专题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专题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专题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专题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专题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专题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专题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时2)1用下列形近字组词肄( )肆( ) 矫( )骄( ) 誉( )誊( )驰( )弛( ) 衍( )衔( ) 卓( )绰(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运用的正误,在括号中打上“”或“”,并说明理由(1)日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何厅长表示,报告中所提到的“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有待商榷。理由:_(2)招聘专家表示,白领们可依据跳槽调研了解跳槽动向,关注自身需求,开诚布公地与雇主进行沟通,共同做好职业规划,让2017年的事业发

2、展得更好。理由:_(3)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中国每年出境达到将近1亿人次,中国在海外的企业也已经有2万多家,保护中国在海外公民和机构的正当权益,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理由:_(4)为今之计,国家不仅要预防和惩治官员贪贿的“硬腐败”,也要盯防官员利用职权向子女输送利益的“软腐败”。反腐没有终南捷径,严肃纲纪和刚化程序是唯一的出路。理由:_(5)第三次因偷自行车被警方抓住的廖某被判劳教后,机场警方安排了他们夫妻会晤,廖某对自己的偷盗行为后悔不已,当场痛哭。理由:_3找出下列句子的错误之处并修改(1)故聘请教员,不得不必须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病因:_ 请修改:_(2)19

3、23年1月17日,蔡元培因教育总长彭允彝干涉司法独立,非法要求逮捕北大兼课教师、财政总长罗文干,愤而辞去北大校长。病因:_ 请修改:_1肄业/店肆矫健/骄傲荣誉/誊写背驰/松弛敷衍/衔接卓绝/绰约2(1)(理由:)“商榷”的意思是商讨。用于解决较大较复杂的问题。“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属于较大较复杂的问题,合乎语境。(2)(理由:)“开诚布公”指诚以待人,坦白无私。符合句中语境。(3)(理由:)“责无旁贷”指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它通常做句子的谓语,不能用来做定语。并且与“职责”重复。应该为“义不容辞”。或者改为“保护中国在海外公民和机构的正当权益,我们责无旁贷”。(4)(

4、理由:)句意是说反腐没有什么捷径,“终南捷径”指求官的最近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所以用在句中是恰当的。(5)(理由:)亲人之间一般性的见面,不能使用用于“庄重场合”的“会晤”,而应该用“会面”。3(1)(病因:)重复赘余,“不得不”与“必须”重复。(请修改:)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2)(病因:)成分残缺,缺少与“辞去”相搭配的宾语。(请修改:)1923年1月17日,蔡元培因教育总长彭允彝干涉司法独立,非法要求逮捕北大兼课教师、财政总长罗文干,愤而辞去北大校长的职务。1文中蔡元培先生对北大学子提出了哪些希望?(1)希望青年学子在学业上,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5、孜孜求学。(2)在品行上,能砥砺德行,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3)在平时的个人修养上,要尊敬师长,团结友爱。2在蔡先生提出的三个希望之中,他为什么把“抱定宗旨”放在首位?蔡先生的三点要求,绝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的。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了求学的目的。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在当时可以说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而这种弊端之所以产生,深层原因在于学校的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种种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首先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

6、定要有正大的宗旨。3从本篇演讲辞中可以看出蔡元培是一个怎样的人?首先,蔡元培是一个爱国的有志之士。他清醒地看到当时人人追求功名利禄,道德日益沦丧的现实,心中慨叹、忧愤,欲尽自己之力挽救日益颓靡的社会风气。其次,蔡元培是一个满怀斗志的改良人士。他针对当时北大师生共存的不良风气,大胆地指出,并明确表示:“北京大学虽名声狼藉,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最后,蔡元培是一个对教育有着科学、深刻认识的教育家。在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科学的民主的教育观念以及对教育的意义和方法的独到认识。4阅读文章第2段,讨论北大青年学子为求学和为做官发财而学的学习宗旨会有什么不同的后果。此处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

7、么作用?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加倍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国。作者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学与不学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使是非曲直更为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5阅读文章第3段,思考:作者在要求学生“砥砺德行”时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试举例加以分析。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如“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作者告诫学子要“束身自爱”,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重任。道理论证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了理

8、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会晤(w)数载(zi)提携(xi)道义相勖(xn)B造诣(y)店肆(s)聘请(pn)能裨实用(p)C敷衍(yn)弭谤(bn)商榷(qu)孜孜求学(z)D肄业(s)切磋(cu)訾詈(z)砥砺德行(d)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罡风开诚布公根深蒂固聊以慰籍B诋毁道德沦丧无动于衷旁征博引C镌刻细枝末节怡笑大方力矫颓俗D卓绝张驰有度精旨奥义规行矩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通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了解了多媒体的基本概念,_了多媒体技术的操作与运用。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认为,如果我们谨言慎行,

9、礼行天下,修身养性,就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_之道。我国三大门户网站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全线飘红,这是我国互联网产业步入_并稳定健康发展的体现。A熟悉处世正规B熟习处世正轨C熟悉处事正规D熟习处事正轨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在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多发易发的情况下,避免社会冲动、易变、浮躁,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也万代不易。B南极天气风雨如晦,据气象预报,1月6日天气可能有转好趋势,是雪龙号“突围”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很短暂,需要“雪龙”号做好准备。C在电影市场成熟的国家,影评对于电影票房的走势,具有关键性的导向作用。但是那种曲高和寡,业界“叫好不叫座

10、”的情况也是存在的。D近百年来,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那些抱定军国主义亡灵不放的人,与这个大时代格高意远。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项是A我们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符合中国特点的互联网管理法律和法规,研究非法网站的特点和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犯罪活动的特点。B由于访问量过大,不少旅客在12306网购车票时,频频遭遇“系统忙”而无法访问。相比之下,电话订票比网购车票要顺利得多。C尽管很多网友对“土豪”这个词潜藏着对人的讽刺等负面情绪提出了种种质疑,但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D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

11、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6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蔡元培有一句名言:“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_。蔡元培一度也是个激进分子,制造炸药、组织暗杀团,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温和的教育和文化启蒙。在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中他说:“我国输入欧化,六十年矣,始而造兵,继而练军,继而变法,最后乃始知教育之必要。”由制造炸药到制造“思想炸弹”,蔡元培最终成为一个教育救国者,成为“中国现代教育之父”。A这与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因为他有借助文化启蒙和教育救国来实现其救世理想的理念。B因为他有借助文化启蒙和教育救国来实现其救世理想的理念,所以与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C蔡元培

12、之所以会有借助文化启蒙和教育救国来实现其救世理想的理念,与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D与蔡元培本人的经历分不开,他有借助文化启蒙和教育救国来实现其救世理想的理念。7下图是“孔子学院标识”,请写出该标识主体部分的构成要素及寓意。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50个字。(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然而,新文化运动成为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则是1917年之后的事情。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旗帜下,延聘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新派学人为北大教员,使新文化运动的力量汇聚到北大

13、。同时,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陈独秀将新青年杂志迁到北大。由于北大进步师生的加盟,新青年的宣传内容更广泛,影响也更大,开始真正扎根到“新青年”之中。而在新青年杂志的影响下,北大进步师生创办的新潮、每周评论等杂志,又进一步扩大了新文化运动在全国的影响。这样,新文化运动从原来的由陈独秀少数人提倡的文化运动变成有大批青年学生拥护的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如梁漱溟先生谈到新文化运动历史时所说:“所有陈、胡以及各位先生任何一人的工作,蔡先生皆未必能做,然他们诸位若没有蔡先生,却不得聚拢在北大,更不得机会发抒。聚拢起来,而且使其各得发抒,这毕竟是蔡先生独有的伟大。”更令人感佩的是,蔡元培还以其声望和社会地位,

14、排除反对势力的进攻,极力维持北大这一新文化运动阵地。1919年2月至3月间,桐城派古文家林纾代表守旧势力,率先向北大和蔡元培发难。他一面写毁谤小说,对新文化领导人物进行人身攻击,其中把蔡元培比作赞助“毁圣灭伦”的怪物“元绪”(大龟);一面发表公开信,指责北大陈、胡等人“覆孔孟,铲伦常”。同时,北洋政府也通过教育部对蔡元培施加压力,指责新潮杂志的言论过于激进,要求他约束北大师生的言行。对林纾的恶语谩骂,蔡元培嗤之以鼻,表示“林君詈仆,仆将哀矜之不暇,而又何憾焉”。对林纾的公开信,蔡元培从容作复,一一辩明林纾的指摘是毫无根据的,最后他还声明自己决不改变“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在回复教育总长的信中,蔡元培重申“大学兼容并包之旨,实为国学发展之资”。对于守旧势力压迫他辞退陈独秀、约制胡适,蔡元培坚决予以拒绝,表示:“北京大学的一切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在保护新文化运动的同时,蔡元培也是宣传新文化最有力的人之一。如在提倡白话文方面,他在1917年2月间便与梁启超等发起成立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并出任会长。此后,他还多次发表演说,宣传白话文必然取代文言文。在提倡科学方面,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继续支持我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活动。1917年1月,他为中国科学社创办的科学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