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三 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53314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三 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三 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三 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三 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三 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三 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三 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三 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核心突破考向预测,综合考向多维探究,核心突破考向预测,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草地退化、湿地干涸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结合复习线索,巩固核心知识,核心点一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措施,主干精讲,3.水土流失问题 (1)水土流失的一般原因,4.荒漠化问题 (1)荒漠化在我国的分布 土地荒漠化“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 次生盐渍化华北半湿润区、西北干旱灌溉区。,(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人为原因 a.根本原因:一是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二是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2、b.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3)具体防治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在绿洲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 开发新能源:改变西北农村以生物能为主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开发农村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方法技巧 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 (1

3、)根据材料信息判断 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材料中出现“植被破坏”“过度樵采”,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等。,(2)根据区域来判断 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具体如下:,(3)根据统计图表来判断 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

4、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2.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2016全国文综)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高考题研究,(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答案,答案 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

5、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答案,答案 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答案,答案 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最优解题思路,第一步:读图文资料,获答题依据 信息

6、: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是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 信息: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 信息: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第二步:明设问指向,抓解题关键 (1)设问中“栖息地范围的变化”为关键词。结合图例知,1976年,大熊猫栖息地集中连片分布,面积较大;1987年,面积减少且零星分布;2000年,范围向北向西扩展,分布有所集中。 (2)设问中“人为原因”为关键词。结合材料,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3)设问中“主要途径”为关键词。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

7、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穿越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题后反思 该题以我国大熊猫栖息地的变迁为背景,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及保护,这是教材上所没有涉及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案例为蓝本,明确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条件。,命题点 结合区域荒漠化考查区域地理环境问题(题型预测:选择题或综合题) (2017山东临沂上学期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泊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东西岸沙漠化面积扩大。湖区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

8、中孤岛变成半岛。,预测演练,(1)分析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原因。,答案,答案 入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布 哈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西北 风携带沙尘在此沉降(湖西岸吹离岸 风,湖水侵蚀作用较弱);最终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形成半岛。,解析,解析 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从入湖水量减少及泥沙堆积两方面进行分析。,(2)简述青海湖东部沙漠的形成过程。,答案,答案 湖区盛行西北风,将西岸与北岸沙粒向东南方向搬运;受东部日月山阻挡后沉积,在滨湖平原形成沙丘;湖水水位下降后,水下泥沙裸露形成沙地。,解析,解析 根据湖区盛行风及其搬运作用,及日月山阻挡,大量泥沙在湖泊东部堆积,伴随湖泊水位

9、下降而出露形成沙漠。,(3)为抑制湖区西部沙漠化的不断扩展,请提出治沙措施。,答案,答案 布哈河流域封山育林育草,营造防沙固沙林;设置石(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解析,解析 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采取措施。,1.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 可再生资源(土地、水、生物、气候资源等)和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 2.知识线索 开发条件评价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综合开发措施。,核心点二 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主干精讲,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个地区内的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而对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则事关区域的可

10、持续发展。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不同,其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也不同,因而其开发利用的方式和方向也不相同。,方法技巧 区域资源、能源开发条件的分析思路 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可从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3)有保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2017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

11、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高考题研究,(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答案,答案 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答案,答案 (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答案 (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

12、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最优解题思路,第一步:读图文信息,获答题依据 信息:文字材料中“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等信息,说明山西焦煤 ,质量好;1994年前,焦煤主要通过 交通运往全国乃至很多国家。 信息:文字信息中“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说明小焦化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究其原因与小焦化企业技术水平要求 ,不注重环保有关。 信息:文字信息中山西省根据国家政策逐步关停了小焦化企业,使焦化生产向规模化、大型化转变。其结果是环

13、境质量得到很大改善。,答案,公路和铁路,低,丰富,第二步:明设问指向,抓住关键得结论 (1)设问中“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为关键词。结合信息分析,由于该地焦煤资源储量丰富、质量高,加之对环境要求较低,交通较为便利等,使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呈现如此特点。 (2)设问中“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为关键词。焦化企业多、技术水平低,不注意环境保护等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3)设问中“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为关键词。 结合图示信息,山西焦煤主要采用公路和铁路运输,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一方面和 有关,另一方面和运输的煤炭有关。,答案,汽车数量,题后反思 该题以我国山西省焦煤开发和利用为背

14、景,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问题,其思维途径与教材基本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掌握,切实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命题点 结合煤炭开发,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题型预测:选择题或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灰岩、高岭土、铁矿石、长石、石英等28种,其中煤炭储量约422.9亿吨,坐拥山西煤炭储量的六分之一。,预测演练,下图示意朔州市位置及铁路、河流分布,下表示意“朔州市20072011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1)指出朔州市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答案 地势特点:海

15、拔较高,总体呈西南高,西北和东北低之势。 判断理由: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西部苍头河水系大致从南向西北注入黄河,东部桑干河水系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汇入海河水系,苍头河流域和桑干河流域之间为分水岭。,解析,答案,解析 朔州市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比较高;图示朔州市两个水系,流向分别为西北和东北,可判断地势大致倾斜方向。,(2)说明朔州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解析,答案,答案 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位于山西省北部,距离东部 广阔能源市场较近,能源外运 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条件较好; 本地重化工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桑干河、苍头河等提供较多水资源。,解析 能源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

16、主要考虑能源资源量、内外市场大小、连接能源基地和市场之间的交通条件,此外重工业基地也需要较多的水资源等。,(3)分析朔州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解析,答案,答案 第一产业比重小,并呈下降趋势; 第二产业比重大,且以重工业为主导; 第三产业比重较低,2011年与2007年相比有所上升。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解析 产业结构指一、二、三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的组成关系和变化。,(4)有人提议朔州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此建议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答案,答案 观点一:赞同。理由:朔州河流水域面积较大,劳动力丰富;经济发展,水产市场逐步扩大;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就业,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观点二:不赞同。理由:朔州重工业比重大,缺水严重,发展水产业会加剧水资源紧张,并造成水污染;水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养殖投入严重不足。,解析,解析 水产养殖业是需要水域面积较大、劳动力投入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